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C.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相似文献   

2.
一、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就是说,甲给乙一个力的作用,乙同时也给甲一个力的作用。因此,此时甲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而乙是受力物体,同时乙也是施力物体。不过有一点要弄清楚,说甲是施力物体,是对于甲施加给乙的这个力而言的;说甲是受力物体,是对于乙反过来施加给甲的这个力而言的。同样,说乙是受力物体,是对于甲施加给乙的这个力而言的;说乙是施力物体,则是对于乙施加给甲的这个力  相似文献   

3.
1.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力,即一定存在施力物体,也就是说力是成对出现的,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4.
高勇 《中学理科》2002,(9):20-25,46-47
二、要点说明 1.正确理解力(1)力的相互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力的作用中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某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力的作用可以是直接接触产生,也可以不直接接触而产生(如磁铁)。  相似文献   

5.
力和运动     
《物理教学探讨》2009,(7):43-50,158
1.力的有关概念:力是物体对物然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力的产生至少有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一个施力物体和一个受力物体。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牛顿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C.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来测定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找到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有()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作用,乙物体肯定对甲物体也有作用B.力是施力物体发出,被受力物体接受的一种特殊物质,力的单位牛顿是度量这种特殊物质多少的国际单位C.物体间的作用是同时发生的,甲物体作用于乙物体的同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发生作用D.地球对苹果有重力作用,苹果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我们在学习力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力的物质性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的,凡是有力的作用时,至少存在着两个物体、如重力是发生在地球与物体之间,压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二、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三、力的间接性力的作用既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如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磁力等等.理解力的概念三…  相似文献   

8.
易错点1 压力和重力不能混为一谈初学压力概念时,容易将压力和重力混为一谈.压力和重力是有区别的.(1)从力的性质上看,压力属于弹性力,而重力属于引力性质,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从施力物体来看,压力的施力物体是相互挤压的物体,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3)从力的作用来看,压力作用在相互发生挤压  相似文献   

9.
备忘清单 1.力的有关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力的产生至少有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一个施力物体和一个受力物体. (2)产生相互作用力的两个物体,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相似文献   

10.
戛 缈 一、选择题(每题中可能有一个正确也可能有多个正确)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重力垂直于斜面…  相似文献   

11.
一、力的基本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基本特性(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至少有两个物体同时存在才能产生力.对某个力而言,必有明确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相似文献   

12.
①如果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或说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对物体做了功,它与日常生活中讲的“工作”和“做工”有区别。  相似文献   

13.
正考点1力的概念例1(2013年内江市中考题)如图1所示,用球拍击球时,如果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解析:球拍击球时,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到球拍给的一个力,所以球是受力物体,球拍是施力物体。如果以球拍为研究对象,那么球拍是受力物体,球是施力物体。答案:球拍球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C.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D.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2.天花板下吊一个圆球,球恰与竖直墙接触,悬线保持竖直状态,如图所示,则圆球所受的力是A.重力、悬线拉力、墙的弹力和摩擦力B.重力、悬线拉力和墙的弹力C.重力、悬线拉力和墙的摩擦力D.重力和悬线拉力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的作用,此时两物体都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设甲对乙的压力为F3,乙…  相似文献   

15.
学习了牛顿定律后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力是相互的,也就是说甲物体给乙物体一个作用的同时,乙物体也给甲物体一个作用力。我们把这两个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甲、乙两个物体可称为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如图  相似文献   

16.
矫烹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 受力物体 B.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也离不开受 力物体 C.力的作用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 施力物体 D.力的产生即可没有施力物体也可没有受 力物体 2、一块砖放在一长木板上表面上的中间,长 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 而保持另一端不动,关于砖受到的摩擦力f,叙述 正确的是 A.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B.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砖开始滑动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C.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砖开始滑…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力的概念,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一定有一施力物体的存在 B.一个物体受力时,它一定与其他物体相互接触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唐琼 《初中生辅导》2015,(11):42-48
一、知识要点: 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但是并不是所有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浮力的作用,如水中的桥墩,由于其底部深深的陷入河底中,不受液体向上的压力,也就不受浮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谈谈压力     
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是物体在相互接触时,接触面之间因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也可以说是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作用力,因而压力也是一种弹力。  相似文献   

20.
首先应该知道力是不能脱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有力就至少应该存在两个物体;一个叫施力物体,另一个叫受力物体.从课本上我们已经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常用推、拉、压、弹、举、托、吸引、排斥、支持、摩擦等词汇表示,这些词汇所表达的意思都需要有物体存在,而且至少需要有两个物体存在.比如,推土机推土,就有推土机和土.人拉车,就有人和车.再比如,汽车刹车后车轮和地面摩擦中,也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一个是车轮,另一个是路面.我们把这两个物体分别看成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若把推土机、人、车轮都看作为施力物体,则土、车、路面就是受力物体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