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动量定理研究的是单个物体受力后动量变化的规律;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由两个以上物体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状态发生变化,动量保持不变的规律。因为用该定律解题只需考虑相互作用物体作用前后的动量及变化关系,不需考虑相互作用过程各瞬间的细节,所以用它可以解许多由于相互作用力难以确定,而不能直接应用牛顿定  相似文献   

2.
一、动量定理的理解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即I=△p. (1)动量定理表明冲量是使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量度.这里所说的冲量必须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或者说是物体所受各外力冲量的矢量和).  相似文献   

3.
一、动量定理的理解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即I=△p.(1)动量定理表明冲量是使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量度.这里所说的冲量必须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或者说是物体所受各外力冲量的矢量和).  相似文献   

4.
动量定理是反映力的时间积累效应的重要规律,在中学物理中,由于动量定理不涉及研究对象具体的运动过程和加速度,因此用动量定理解题灵活、方便、在解题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点.新课标中动量定理表述为: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显然,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为“物体”,一般情况下,即是某个单个的运动物体.  相似文献   

5.
动量定理的内容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动量的增量。即: 应用动量定理解题时必须注意: 1、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动量定理中的速度必须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 2、动量定理是一个矢量式,动量增量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冲量的大小和方向。 3、合外力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切外力,因此必须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虽然动量定理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但凡是与力的作用时间有关的动力学问题,用动量定理分析和讨论比用牛顿第二定律要简便。下面用具体的例题谈谈动量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动量定理是高中力学的三大方法之一,和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衔接紧密。动量问题中碰撞模型的衍生变化难度较大,不好处理,但从能量角度来看,依然逃不脱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这两个模型。一、动量知识要点总结1.动量: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表达式为p=mv。2.动量定理: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  相似文献   

7.
动量定理的内容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即I=△p.动量定理表明冲量是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量度.这里所说的冲量必须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动量定理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导出,但适用范围比牛顿第二定律要广.在不涉及加速度和位移的情况下,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用动量定理求解一般较为方便,而且能得到迅速解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动量定理是中学物理的基本知识内容之一,对动量定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是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动量定理的文字表述为:“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数学表达式为:Ft=△p.我们知道,冲量和动量都是矢量,动量的变化量也是矢量,所以上面的式子是一矢量式.  相似文献   

9.
1如何正确理解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所反映的是物体受到冲量作用时,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规律,是力的时间积累效应。对于动量定理的理解应该明确以下几点:1.1清楚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定理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0.
动量定理的内容表述为: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冲量,等于它动量的变化.公式表达为:F合t=p-p'或I合=△p.它反映了外力的冲量与物体动量变化的因果关系.在涉及力F、时间t、物体的速度v发生变化时,应优先考虑选用动量定理求解.下面解析动量定理典刑应用的六个方面,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学物理中关于动量定理的表述是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从动量定理的表述可知 ,其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物体 (或者是速度相同的多个物体 ) ,而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多属于两个以上物体相关且运动状态各异的问题 .如果对每一物体逐一运用动量定理来分析求解 ,其效率将会大打折扣 .倘遇这种情况 ,其实只要将关于系统的动量定理应用于所研究的系统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求解的效率将会得到提高 .一、系统的动量定理系统所受外力的总冲量等于系统总动量的变化 .若将系统受到的每一个外力、系统内每一个物体的速度均沿正交坐…  相似文献   

12.
一、动量与冲量 动量定理1.物体的动量P=mv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相同.若某物体运动中动量恒定不变,则该物体必定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动量必定也发生变化.动量是一个状态量.  相似文献   

13.
动量定理是中学物理的基本知识内容之一,对动量定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是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动量定理的文字表述为:“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数学表达式为:Ft=△p.我们知道,冲量和动量都是矢量,动量的变化量也是矢量,所以上面的式子是一矢量式.事实上,动量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动量表述),而牛顿第二定律具有独立性,究其原因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所以动量定理也具有独立性,可以得到其分量式为Fxt=△px和Fyt=△py.利用动量定理的这一特性,可以巧妙解答一些相关物理问题.例1如图1所示,在竖直面内有一光滑的…  相似文献   

14.
一、利用动量定理求物体的动量变化 例1将质量为5 kg的物体以v0=6 m/s的速度 从足够高处抛出,经t=4 s其速度变为vt.求该物体在 这4 s内的动量变化(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分析与解:由于物体的初、末速度方向均未知,故 无法用△p=p2-p1来求解,而动量定理为我们提供了 求动量变化的另一种方法. 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仅受重力(恒力),故合力 的冲量就是重力的冲量.由动量定理有: △p=IG=mgt=5×10×4 kg·m/s=200 kg·m/s, 方向竖直向下  相似文献   

15.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这叫做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这叫做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均可适用于单个物体,那它们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是否适用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量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定理。其数学表达式为Ft=mv'-mv或者I=p’-p.学习动量定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申探禄 《物理教师》2003,24(1):60-61
1 关于动量定理的推论动量定理的内容是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其数学表达式是 :I =Δp .如果某物体先后在两次不同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分别为I1和I2 ,动量的变化分别为Δp1和Δp2 ,则由I1=Δp1、I2 =Δp2 可推得 :I2 -I1=Δp2 -Δp1,意即物体在两次不同运动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之差等于其两次动量的变化之差 .2 关于动能定理的推论动能定理的内容是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其数学表达式是 :W =ΔEk.如果某物体先后在两次不同运动过程中合外力对它所做的总功分别为W1和W2 ,动能的变…  相似文献   

18.
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基本属性.如何用实验来演示物体的惯性,这既涉及到物体的受力,又涉及到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既涉及到物体所受力的冲量,又涉及到物体动量的变化.本文从力、速度、冲量和动量的角度,分析一类常见实验是否能用来演示物体的惯性.  相似文献   

19.
一、求解恒力作用下物体的动量变化物体在恒力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动量的方向时刻在改变,若用定义式ΔP=P2-P1求物体的动量变化,需要进行矢量运算,较为麻烦,而用动量定理只要求出恒力的冲量,即求得物体的动量变化.例1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做平抛运动,从抛出开始计时,在自  相似文献   

20.
动量定理揭示了物体所受的冲量与其动量的变化间的关系,可表示为Ft=p′-p=mv′-mv=mΔv。定理虽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而来,但其适用的范围要比牛顿第二定律广得多。然而,许多学生对一些常见、简单的问题能够运用它,一旦遇到复杂、生疏些的问题时,即使用动量定理来解是很方便的,但也常常想不到动量定理。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指导学生应用动量定理时,着重把它分成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理解,效果较好。 1.作用力(合力)F无论是恒力,还是变力,动量定理都适用。如果是变力,无非此时式中的F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