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刊讯上市仅仅一个月,香港著名言情女作家张小娴新书《谢谢你离开我》就以70万销量创下2013年中国大陆图书市场新奇迹,不但延续了其二十年来图书畅销的神话,还以其优美、温婉的文字掀起一股新的治愈风潮。她对人性的洞察,使她开创了一种既温柔又犀利的爱情文学。每一字句都打到心坎,让数以千万的读者得到疗愈,而我们也能从她的作品豁然明白,爱情的得失从来就不重要,  相似文献   

2.
书架     
《出版广角》2014,(6):92-93
正文学艺术《我这辈子有过你》作者:张小娴著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3月版定价:32.00元提要:《我这辈子有过你》,讲述了三个始终在爱情里颠沛流离的女人,那么义无反顾地寻觅世间的温暖,那么死心眼儿地爱着她们的男人。张小娴诠释了:  相似文献   

3.
书架     
正文学艺术《我在云上爱你》作者:张小娴著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定价:32.00元提要:最纯净的初恋:让时光倒回十六岁的那场心动,张小娴最纯的笔描画初恋这件小事。最唯美的绘本:治愈系画家李书轶温暖配图,再现故事中的动人场景。全书精美彩色印刷。最动人的情话:突然,我觉得眼睛都甜了,爱上你,就是这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4.
4月位于文学类排行榜首位的《谢谢你离开我》本月继续在榜,只不过已屈居至第二名.本月榜首书虽然是4月份上市的新书,但并非新面孔,而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又一个版本.上月全新修订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继续排名第三.  相似文献   

5.
文学艺术     
正《我的爱如此麻辣》作者:张小娴著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版定价:25.00元提要:妙趣横生、笑中带泪的美食情缘,情深无悔、荡气回肠的生死绝恋——张小娴深情长篇《我的爱如此麻辣》,讲述了一段笑中带泪的美食情  相似文献   

6.
陈万卿同志: 《新闻战线》编辑部转来的信收到了,谢谢。你在信中说,你在《光明日报》上见到我写的通讯《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后来在《青年文学》上见到我写的报告文学《路,该这样走》,最近又在《光明日报》上见到我写的通讯《岳安林——中国新农民的一个典型》,这三篇文章写的都是岳安林同志,似乎在他的身上有做不完的文章。你要我谈谈我是怎样进行来访和写作的。我认为,这个问题涉及怎样采写  相似文献   

7.
有的青年作者读了《谈散文写作》一书之后,来信要我再谈谈写散文的体会,恰好四川大学中文系编辑《中国散文百家谭》的同志也来函催促我交一篇写散文的体会,思来虑去,将日常写散文的一些想法组成了这篇文章。对于文学艺术我有着多种爱好,我喜爱书法绘画,我也喜爱写诗,我尤其喜爱写散文。我在侧重于写散文之前,曾经侧重于诗歌创作,那是在50年代及60年代初。80年代我才致力于散文创作的。写诗与写散文,我觉得在剪裁素材、创造意境、提炼语言等方面,有其共同的艺术规律。所以从写诗到写散文,这个转变如水到渠成一样那么自然,那么自如,不象有人所说的是“隔行”。我应  相似文献   

8.
杨宏霞同学: 先后收到你寄来的五篇散文,每篇都在五六百字左右,其中有的是写你自己感受的,像《校园恋情》之一与之二,还有的是你摹仿他人的作品。你坚持要我给你的作品提出意见,现在我把读过你的作品后的想法写在下面。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5月20日,作者扎西拉姆·多多的新书《当你途经我的盛放》在开心麻花剧场——地质礼堂举行,同时,该书发布也是经典话剧《开心麻花》与新书发布会活动的一次创新合作。本次活动的主题为"遇见真实的扎西拉姆·多多——《当你途经我的盛放》  相似文献   

10.
曹世钦老师: 您好! 我是一位刚满19岁的战士.由于以前书没读好,来到部队这所大学校顿感知识贫乏,我就订阅了大量的书刊,拚命地学习。其中《新闻与写作》给我的启迪最大,特别是您的散文讲座,激发了我创作的欲望。在您的熏陶下,我提笔试着写起散文来。写了一些,自我欣赏良好,别人又说不行,我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今寄来一篇我写的散文,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帮忙看一下,并请您谈谈这篇散文从这个立意上应如何动笔,如何润色,如何抒情,如何写景状物等,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谢谢!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5月20日,作者扎西拉姆·多多的新书《当你途经我的盛放》在开心麻花剧场——地质礼堂举行,同时,该书发布也是经典话剧《开心麻花》与新书发布会活动的一次创新合作。  相似文献   

12.
你,我,他,这三种人称在抒情散文中均有运用,而运用最多的便是第一人称“我”了。我,是作者在写自己(有的散文也不独是写自己,所谓“大我”,本文不涉及这个问题),既在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又自觉不自觉地在对自我形象作一些描绘。所以说是自觉的,即是在构思一篇散文之时,将自己的形象揉进去了,这个我,也许是愉快的,也许是抑郁的,也许是聪颖的,也许是愚拙的,反正是我在写我的思想和行动。所以说是不自觉的,写的是他人,或者是风光,然而有时又避免不了要把自我作一些描绘,或者是感怀,或者是踪迹。也可能作者不曾想写自我,却是自然而然地流泄于笔端。下面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谈谈自我形象的描绘。有的散文中作者是在展示自我的心境。鲁迅在《藤野先生》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  相似文献   

13.
在爸爸留下的1986年的剪报里,有爷爷写的一篇散文《诗话》,后面附着爸爸写的一段文字,他写到:记得1946年,在马叙伦先生等上海人民代表在下关车站被特务打伤之后,在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之后,父亲写过一首诗。这是一首咬牙切齿的诗,父亲没有留下底稿,我各处找,找了几年也没找到。昨天商金林同志来看我,给我捎来了父亲的一篇散文,题目叫《诗话》,这首咬牙切齿的诗,原来在这篇散文中。……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施宇同志: 《抽样调查》一文,是我和冉晓芹合作写的,《新闻采访学第二版前言》中曾提及。由于我的疏忽,未曾提醒你,此文在《新闻爱好者》上刊出时,就只有我一人的名字了。你看可否在明年第一期补救一下,作一简短说明。 寄来的《新闻爱好者》,均收到了,谢谢。但缺 11期,望能补寄这期给我。祝 贵刊在新世纪更上一层楼 !并祝 新年好 ! 蓝鸿文 2000年 12月 20日编读往来  相似文献   

15.
同志,你是《燕山夜话》的热心读者吗?告诉你一个消息:人民日报出版社最近又编辑出版了一本《邓拓散文》。这本散文集,收了邓拓同志的38篇散文,绝大多数都是他在1958年以后写的作品。这些散文说古道今,旁征博引,知识丰富,议论风  相似文献   

16.
李城外 《湖北档案》2011,(12):32-33
李:孙老师,几年前我在《新文学史料》上读过你的文章,你回忆在向阳湖的往事,十分精彩。上次寄了你一套《向阳湖文化丛书》,其中《向阳湖纪事》收入了你的文章,谢谢你的支持。我今天来,是想听你再多谈一点。  相似文献   

17.
我爱读散文,也常想写散文,因为散文是文化品味很高的文体。记人的散文,与小说不同,大概主要在于没有虚构的余地。《河南日报》举办的碧云天纪实散文征文,既特别标明“纪实”,是要写真人真事无疑了。我是先见了“泥猴张”的作品之后两三年才看到这位艺术家的。最初看他的泥猴,眼前为之一亮,别看是只泥猴,煞是机灵有  相似文献   

18.
前些年.准确地说是2000年.“美男作家”葛红兵为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写了两篇悼词:《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和《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写一份悼词》。“昔者巴枯宁有言.‘历史唯一的用处是警戒人不要再那么样’.我则反其曰‘历史唯一的用处是告诉人又要这么样了!’”(《周作人散文钞.废名序》)因此,我很想给中国的档案学研究写一篇悼词。当然有人不乐意了.中国的档案学研究正是高潮一波连一波.你现在就写悼词.不是自找霉头,公然与大家为敌么?不写也罢。还是留着以后给别人写吧。  相似文献   

19.
我也曾是文学青年。当时我喜欢写一些散文,读一些文学作品,这可能对我后来写《冰点》栏目时的文字锻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落笔不俗     
我和朋友谈论写西湖的散文时,都感到很难写,看也看了,想也想了,就是没有写出散文来,原因是找不到一个新角度,跳不出俗套子。只是一股地写西湖如何美丽,再加一点感想,写出来也不过是平淡无味的东西,则不如不写。历代文人写西湖的故事、散文和诗词,实在很多,但是,看了明末张岱写的散文《西湖七月半》,却有与众不同的感觉,他选择了自己深有感受的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