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初中音乐欣赏课旨在扩大初中学生的音乐视野 ,引起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陶冶情操 ,启迪智慧 ,提高其音乐的审美文化素养 ,培养音乐的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欣赏贯穿中学音乐教育的始终。如何在初中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 ,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深入研究和实验的新课题。音乐欣赏教学以音乐作品为媒介给教学带来很大的艺术空间 ,通过教师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 ,使学生通过听和想象的活动 ,进入情境 ,获取美的感受 ,再把个性化的东西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通过语言艺术或非语言艺术表现出来。欣赏音乐的目的在于引发…  相似文献   

2.
周敏 《中国教师》2023,(5):115-117
奥尔夫教学法以“人”为本,并以趣味学习的方式贯穿于音乐技能学习中。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从感受音乐到表现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音乐学科的知识,还可以激发其音乐潜能,为培养音乐综合素养夯实基础,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综合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3.
4.
5.
刘锋 《函授教育》2001,(3):62-63
本文按照中师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通过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从竖笛教学引入课堂的意义入手,重点论述了如何上好竖笛课,并对竖笛教学在基本技能训练、唱歌、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从不同的侧面和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了论述,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有三个目的 :一是教育 ,二是净化 ,三是精神享受。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 ,在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基础上 ,使其具有较为准确的感觉和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音乐欣赏教学则是完成这一任务 ,达到音乐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有效地发展听觉 ,可实现培养学生感觉和感受音乐的目的。“音乐是听觉艺术 ,故音乐教育要立足于听 ,各种不同的声响 ,使之听于耳膜 ,动之于大脑 ,化之于心灵 ,收效于言行 ,这便是音乐产生效用的全过程。”要在音乐欣赏课中发展听觉 ,应该从选择优美动听、引人奋进、有思想…  相似文献   

7.
8.
音乐欣赏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我把教学设想定为对学生音乐思维、音乐感觉进行有目的的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当下对互动教学的理念探讨多是在大的教育学背景下进行的,而较少考虑具体学科的互动教学的特点。音乐互动教学,作为一个个性化的概念体系,既有互动教学的共性特征,也有其特殊的个性性征,表现在以“互动”促“心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音乐共同参与的教学主体;显性互动与隐性互动亲密合作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主导作用表现在:要针对性地备课;要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要有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要有丰富的课外音乐活动;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1.
胡爽 《山东教育》2000,(29):52-53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种语言,其表现方法有它的特殊性。音乐塑造形象是通过声音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从而在大脑中产生联想和想像而获得美感的。因此,我们说“音乐首先是听觉的艺术”。音乐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浸染式的。音乐中蕴涵的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都可以通过每一个音符传递到聆听者的心里,每聆听一次就受到一次感染,增加一次记忆与联想。音乐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多听”是学习音乐的好方法。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让学生善于听,学会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力。现就本人对此…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音乐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因素分析入手。应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要利用电教媒体使音乐教学原直观形象。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13.
14.
幼儿教育必须成为快乐的教育。快乐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作潜力,因此幼儿园音乐教学必须将幼儿快乐的感受放在首位,让幼儿在快乐音乐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中学歌曲教学前的“导入”在各种方法应用的同时,应用紧紧抓住音乐情感,音乐审美这根主线,挖掘出歌曲作品中的情感力量,并运用现代教学思想实现艺术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地处北美洲中部,东临哥。美国的居民中白人占80%以上有墨西哥人、阿拉伯人、波多黎著居民,保存着自己的文化习俗传统的音乐体裁大致有:民歌、它乐器,所以其音乐全部都是歌竞赛游戏。  相似文献   

17.
关于音乐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先天的音乐才能是个体固有的,而音乐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注重的是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即通过多种音乐训练,如音高感、音强感、节奏感等基本功能的训练,控制力、表达力、音乐想象力等基本功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音乐教学作为培养人文素质的课程,在完善人性、美化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大学生以选修课方式出现的音乐素质课程,应该充分考虑大学生兴趣以及已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除了课堂教学外,环境的影响十分重要,学校要重视校内,校外两个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音乐审美观因过于强调音乐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一味承袭“严肃音乐”的教育教学程式,导致了音乐审美价值研究视角狭窄,陷入了误区。本文力求通过音乐价值与音乐审美之间、音乐文化价值与音乐审美价值之间关系的分析与探讨,从而揭示音乐审美价值的内涵及其实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主感知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汇及通过想像对乐曲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活动。它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音乐欣赏教学由于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音乐欣赏课显得较为枯燥。那么,如何使音乐欣赏课生动、活泼、有趣起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