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买两辆车     
一位阔佬想送给刚当选的政府官员一辆汽车。官员表示拒绝:“你知道我不能接受一辆汽车,否则就是受贿。”送车的人提出,可以把车以20美元的价格卖给他。官员说:“那我买两辆。”我买两辆车...  相似文献   

2.
一鹤  闫颖  邱伟 《新闻天地》2007,(6):36-38
杨彦明自杀过,但没有死成,作为中国银河证券北京望京西园营业部原总经理.他自杀未遂引起了警方的警觉,从而案发。作为中国证券业界被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人,杨彦明很“坦然”。但他的辩护人称:“最希望判处杨彦明死刑的,可能就是那些受贿的官员……“”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乍看没有问题.且道理讲得丝丝入扣.例子也举得恰如其分。本来嘛.“人们关注官员……在意其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在意其办事的公道、有效率.在意其不贪墨、不挥霍”;如果政府官员不重视这些.一味追求表面化的“形象设计”.求得一个光鲜亮丽的外表.就是舍本逐末.注定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部一位代表对美国官员不为“会海”所累的潇洒非常羡慕,我亦对美国人不搞花架子的实干精神表示由衷钦佩  相似文献   

5.
在许多人眼里,记者是“官”。我认为,把记者当成“官”,其实是一种极大的悲哀。老百姓把记者看成是“官”,并不是没有道理。一些“老大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大多数是有关部门领导不管事而造成的,老百姓失望了。于是,只有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记者身上,以为当官的就怕记者,记者一来,什么“疑难杂症”都会迎刃而解。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些官员,并未把百姓的冷暖挂在心间,“分内的事”也不去管或管不好。他们怕记者,怕曝光,最终是怕丢“乌纱帽”。在百姓的“非常信赖”和某些官员的“非常恐惧”之间,记者扮演的角色令人深…  相似文献   

6.
在有过贪污、受贿行为后担心暴露或被查处,成为眼下官员最大的心理压力源。如何去除诸如此类特殊“病因”,似乎专业医疗人员也难有太多的作为  相似文献   

7.
去年5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巩留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办公室里,一位农民送来一封“感谢信”,并悄悄地说:“赵局长,你帮俺办了录像放映营业执照,达是俺的一点意思,以后还求你多给帮忙。”赵鹏元把“感谢信”拆开一看,里面装着五百元人民币。他马上把它退还这个农民,坚决地说:“你把钱收回去!批营业执照是我的职责,如果不符合国家规定,你送什么我也不批。”但这个农民执意不肯收回,还说“现在办事都兴这个”。赵鹏元反复给他讲道理,并且严肃地告诉他:“你要是不收回,我们要通知工商机关吊销你的营业执照!”农  相似文献   

8.
官员何以成为高风险职业?除了资本的魔力与人性自私释放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在相当一些干部心中有“权力末日”情结,趁说话管用,先把钱捞到再说,否则,权力过期作废。  相似文献   

9.
如果贪污腐败有规律可循的话,“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反腐败“铁律”。手里掌控着行政审批大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就再次上演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的故事。郝和平的犯罪很不新鲜,甚至很低级,无非是“钱权交易、官商勾结”。郝和平两口子全部受贿总数不超过100万元,却得到了总数20年的徒刑。按照这个数额,我们只  相似文献   

10.
中国足球的十年资本曲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与教育、文化、传媒都属于上层建筑。在中国,政府意志而不是经济基础对体育的影响更大,因而上层建筑不能全盘、只能部分产业化……”——中体产业董事长魏纪中。产权关系不清晰,资产受管制,不能通过合约自由平等地确定权利和义务,市场竞争讯号扭曲,不能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而竞争秩序不健全,假球,黑哨难以避免,最后变成了黑和黑的竞争……“——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罗卫东。”实际上,政府官员不承认足球是产业,而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老百姓喜欢什么就支持什么,自己又不出钱,却让那些国家垄断的行业搞……”——前广州太阳神俱乐部总经理刘孝五。  相似文献   

11.
陈军  钱飞 《新闻三昧》2006,(1):100-101
对于受贿,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认为,权钱交易是“买卖双赢”,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给予别人一定关照,既符合上级要求,又可以中饱私囊。而行贿人求有所应,也不会检举揭发,既然大家都满意,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就大胆地开始捞钱了。  相似文献   

12.
时下,“议事日程”、“议事规则”等用语在讲话材料、汇报材料中出现频率比较高,譬如:把某某工作列入当前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党委(支部)议事规则……按理说,依照“议事规则”,纳入“议事日程”之后,紧接着就应该是提到“办事日程”,按照“办事规则”,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了,可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当前有些单位领导“议事”一结束,所议之事便再也没有下文了,这叫:久议不决,常议无果。  相似文献   

13.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09,(48):28-28
“很多地方政府的官员可能就希望房子维持一种泡沫化的状况.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有钱用。他不考虑整个国民经济是不是健康发展的问题。” 中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说。  相似文献   

14.
“有钱多办事,无钱想法也要办好事。组织上把我放在这个位置,我只有尽职尽责地把工作做好,才无愧于党和组织对我的关心和培养。”这是资源县档案局局长李秀兰同志的座右铭。步入不惑之年的她,在兰台这方热土上,已工作了20余个春秋。20多年来。她从一个普通的档案管理员一步步地走上了领导岗位,这其间有成功和喜悦,也有艰难和眼泪。  相似文献   

15.
陈璐 《新闻世界》2005,(3):9-12
“官赌”产生的恶劣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是腐败的温床——官员往往采取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侵占国家财产等违法手段获取赌资,一旦嗜赌成瘾,反过来又加剧了索贿等腐败行为;同时,境外豪赌更直接导致了国内资金和国有资产流向境外,形成了巨走的黑洞。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的贫困县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说:“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他卖官、受贿一百多万元,被抓了起来。他终于进了垃圾堆。 谁请他来的呢?党和政府一再有决定、通知:当党政干部是不准以权谋私的。而且已经打了一大批以权谋私的官员。可是谁也没请他来发财,是他自己硬要爬上那个他认为能发财的位置的,他是自觉要当社会垃圾的。 过去有过一部电影《大浪淘沙》。  相似文献   

17.
商务部条法司巡视员郭京毅已被“双规”。他在商务部任职22年期间,一直参与外资法律和投资法律的制定以及修改,如果受贿罪成立,这将成为中国第一起在法律制定过程中官员受贿的案件。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事业余新闻报道20多年,又长期担任乡镇领导,接触过中央到地方几十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其中多数记者都很重视自己的形象,他们政治水平高、办事严谨,对基层干部和群众和气亲热,采访深入细致,作风正派廉洁,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也确实有少数记者,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他们以为离开了本单位,自己的言行本单位不会知道,便放松要求。有的记者高傲自大、目中无人,以“钦差大臣”自居,不把乡镇干部和群众放在眼里;有的狂饮狂喝,醉酒之后胡话连篇;还有的讲“黄”话、脏话,不堪入耳;有的吃了还拿还要,甚至搞有偿新闻,严重…  相似文献   

19.
法国有一位新婚的工程师,告别妻子后去瑞士办事,一周后匆忙赶到电报局给妻子发电报,将归期告诉她。拟好电文,小姐告诉他应付的费额,他才发现带的钱不够。“请把其中‘亲爱的’几个字删掉,这样钱就够了。”他想出了这样的办法。热情的小姐说:“我来为‘亲爱的’几个字付钱。因为做妻子的最需要从丈夫那儿得到这个字眼。”(1月31日新民晚报八版)  相似文献   

20.
逢年过节给领导“上供”已经是中国官场颠扑不破的“惯例”,所以“年关”变成了官员们的“廉关”,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总经理聂玉河首先是倒在“年关”的这个关口上的。正厅级高官聂玉河因逢年过节收受下属送上的过节礼金100多万元,颇具“年关难过”的受贿特点.因此被称作“节礼老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