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初,在长沙的公交车上多了一位特殊的“乘客”——广播新闻,人们坐在7路、115路车上,开始能通过电波收听新闻信息。一些广播频率还针对车厢特点,准确进行了角色定位。如湖南电台新闻频道便与长沙公交七公司联合创办了“阳光快  相似文献   

2.
数字移动电视是采用了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设备接收的方式进行电视节目传播的,观众可以在数字移动电视的有效覆盖范围内任何安装了接收装置的公交车、出租车、轮渡、轨道交通等移动载体中轻而易举地收看到清晰的移动电视画面,数字移动电视当然也能在非移动的情况下接收。①移动电视首先在新加坡出现,2001年2月,新加坡开始在1500辆公交车上安装移动电视设备,为150万人次的乘客提供移动电视服务。②2002年国内首套公交数字移动电视系统在上海正式投入商业使用,此后湖南、北京、河南、南京、广东、湖北、辽宁、…  相似文献   

3.
杨旭 《东南传播》2012,(6):67-68
车载移动电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移动通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兴媒体产业。车载电视提供给人们一种新的信息接受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车载移动电视制播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特别是公交车载电视在运营机制上逐步走向正规化、专业化道路,人们开始接受并熟悉这个看起来陌生的"新媒体"。兰州市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公交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市民在户外接触最多的视听媒体之一。本文通过对120名曾经乘坐过公交车的兰州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兰州市普通乘客在乘车外出时的收看意愿、公交电视的传播效果以及改进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上海正式推出公交车移动电视系统和服务系统以来,其他城市也陆续开始使用.随着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的投入加大,高端商用公交客车的不断增多,公交视频作为必配设施之一,在未来将得到广泛使用.早在2007年就有权威研究机构预测,2006-2009年中国车载电视市场每年的增长率将超过50%.[1]研究车载公交视频的发展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文探讨的车载公交视频包括使用在各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市内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下简称公交视频).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有40多个城市开办了公交移动电视.公交移动电视位于公交车内.观众收看时往往受到汽车轰鸣声、乘客交谈声以度车窗外各种声音的干扰.要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公交移动电视必须强调字幕的作用。电视的传播优势在于声画兼备所带来的直观、形象和生动。所以画面和声音一直是传统电视传播形式的重点.字幕则作为一种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6.
调查缘起及方法从2002年中国公交车载电视初运营开始,在短短几年间,其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各大城市的公交车上都能看见移动电视的影子。公交车载电视属于强制传播  相似文献   

7.
中国数字移动电视的瓶颈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形象地称数字移动电视为“电视长了脚,跟着乘客跑”。其最大特点就是支持便携接收和移动接收,在传输电视信号上具有高画质、高音质、多频道、高性能等独特优势,可以有效控制信号衰减、重影、画面失真等问题。目前数字移动电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车载数字移动电视。主要安装在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磁悬  相似文献   

8.
张牧因 《今传媒》2008,(4):57-58
西安的公交移动电视早在2005年就已经投入使用,现今,西安市的 300路、800路、101路、K600路、教育专线等58条线路的1500多辆公交车上都安装了数字移动电视,节目播放范围覆盖西安市东西南北各交通要道,受众每天超过5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9.
周扬 《声屏世界》2006,(1):24-26
2001年2月,新加坡在1500辆公交车上安装了移动电视设备,为150万人次的乘客提供移动电视服务,成为亚洲第一个开通移动电视的城市:2003年1月1日,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正式开播。上海成为全球第二个、中国第一个开动移动电视的城市;2003年10月1日,长沙移动电视信号测试成功:10月18日,为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量身打造的电视专题节目——《五城资讯》正式播出。长沙移动电视成为全国第一个播出自办节目的移动电视公司:2004年5月28日,作为”科技奥运”和“数字北京”一部分的移动电视在北京公交车上试播成功:……  相似文献   

10.
公交移动电视,是在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化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安装在公交车上的移动新型电视,它变传统电视的固定性为移动性,它的出现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它正在逐渐成为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的新媒体。一、公交移动电视传播的受众特点公交移动电视从产生到现在仅仅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它的迅速发展,与其自身的传播优势是密不可分的。公交移动电视具有强制性、移动伴随性、传播内容短  相似文献   

11.
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交移动电视是在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化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安装在公交车上的移动的新型电视,它变传统电视的固定性为移动性,拓展了电视的受众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公交移动电视是在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化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安装在公交车上的移动的新型电视,它变传统电视的固定性为移动性,拓展了电视的受众群。公交移动电视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公交移动电视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服务平台,公交移动电视进一步拓展了广播电视传媒市场,促进了新兴媒体产业的发展,并且还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并拉动传媒经营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何发挥它独特的传播优势,值得相关部门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西安的公交移动电视早在2005年就已经投入使用,现今,西安市的300路、800路、101路、K600路、教育专线等58条线路的1500多辆公交车上都安装了数字移动电视,节目播放范围覆盖西安市东西南北各交通要道,受众每天超过500万人次。今后一段时间,西安有望达到每条线路都配备上移动数字电视。西安公交车移动数字电视的信号覆盖范围,东起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到咸阳,北至铜川市耀州区,南达秦岭山脚下,覆盖面积达17余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4.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传播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杭州广播电视集团拟成立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公司。这标志着继报刊、广播、电视、户外、网络之后,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将以"第六媒体"的姿态在杭州传媒市场兴起。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作为一种全新的大众传播媒体,其目标受众就是在城市公交车移动过程中短暂停  相似文献   

15.
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特点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媒介技术孕育了公交移动电视这一电视新媒体。但对于受众来说,技术是其次的,他们最关心通过这个新媒体是否能看到更新更好的电视节目。“内容为王”是媒介市场竞争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受众为本”是生产媒介内容产品的指导原则,公交移动电视的节目制作必须基于自身的受众特点。与传统电视受众相比较,公交移动电视受众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公交移动电视是户外媒体和电视媒体结合的产物,它的诞生弥补了人们在户外获取信息和资讯的空白,无论是在公交车、出租车还是轨道交通工具上,人们都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电视节目,这样的视听资源对于传媒产业经营者和移动受众都具有强烈的吸引,但移动电视也存在自己固有的限制。本文试从移动电视种种特殊的限制条件入手,分析其节目定位,希望能够为移动电视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交移动电视的产生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结果。公交移动电视内容主要以新闻、互动和直播节目为主,符合乘客流动性大的特点。规模巨大的受众市场给公交移动电视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存在其缺点。公交移动电视应丰富节目内容,改变节目形式,创作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8.
兰州公交移动电视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菲菲 《新闻世界》2009,(8):117-118
近几年,移动电视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传媒经济中一个新的增长点,公交数字移动电视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兰州市作为中国西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公交数字移动媒体也已成为普通市民在户外接触最多的媒体之一。本文通过对近200名乘坐过公交车的兰州市民(兰州公交数字移动电视的受众)进行调查,分析兰州市公交数字移动电视在实际收看效果、节目的设置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洪智 《新闻窗》2012,(5):90-90
公交移动电视是2000年才引入我国的,公交移动电视的发源地是新加坡,继而在欧美以及日韩盛行,我国在2000年引入时,只有少数几个城市的公交车上载有移动电视,如今,几乎普及到了所有的城市,成为一种新兴的媒体资源,有专门的企业承担着移动电视节目的制作,发展态势良好,不仅为人们在出行中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还为广告播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这也是移动电视节目盈利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弹幕作为一种新的网络评论方式被逐渐运用于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中,是传统媒体连入互联网的重要切入点.文章从媒介补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弹幕对传统电视的补救;从电视自身的特点、电视体制以及电视受众三个方面分析了弹幕在电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弹幕具备的社交因素、弹幕在形式和规则上的创新以及弹幕给电视带来的互联网思维使得弹幕在传统电视中的运用仍具有乐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