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陇婵 《声屏世界》2011,(11):18-19
2004年.据说是三大国际专业品牌研究机构的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开始发布“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央视、凤凰卫视和湖南、江苏、浙江、北京等强势省级台均赫然在榜.特别是央视已连续多年位列前五名。今年6月28日新出炉的“2011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央视以品牌价值1260.29亿元排名第四及传媒类第一。湖南台以品牌价值96.92亿元排名第117位及省级广电第一。颇有意思的是,除了这些顶级大台以外,  相似文献   

2.
李鋆 《青年记者》2017,(21):92-94
近年来,省级卫视强势崛起受到了普遍关注,但数量更多的省级地面频道目前生存状态如何?从全国整体来看,它们普遍面临着体制僵化、定位重叠、战略缺失和资源匮乏问题,大都处在“维持生存”的被动状态,没有跨上“持续发展”的主动轨道;从各省局部看,为了取得相对竞争优势,部分省级地面频道采取下沉战略,逐渐演变成了省域内的城市频道,集中兵力抢占核心城市的受众资源和广告份额并取得了成功.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以下简称“齐鲁频道”)就通过该策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2016年创收7亿元,位列全国省级地面频道第二(仅次于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的10亿元).本文以齐鲁频道为例,探寻省级地面频道城市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2005年一场由电视湘军激情导演的娱乐风暴——“超级女声”,迅速席卷中国的大江南北。电视湘军酣畅淋漓地展现了娱乐的巨大魔力。本文试图从分析电视湘军娱乐化①现象入手,从价值定位及内部机制等方面,探寻电视湘军成功的规律。一、娱乐化是电视湘军最本质的特性和最核心的竞争力1、频道定位娱乐化。早在《玫瑰之约》、《快乐大本营》一炮走红之后,其他省级电视台还在纷纷效仿中央台办“严肃的新闻综合台”之际,电视湘军就开始思考频道定位问题,在90年代末湖南卫视就打出了“快乐中国、湖南卫视”的招牌,提出了一系列诸如“锁定青春”、“…  相似文献   

4.
杨汉云  刘星 《新闻界》2005,(6):49-50
随着省级台的陆续上星,省级卫视表面一派繁荣,实则危机四伏:一方面,竞争对手增强增多。2003年,竞争对手中的老大——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业化的频道改革,导致全国卫星频道重新洗牌.此外,省级卫视还要面对城市电视台、同级卫视的竞争,其潜在对手还包括境外卫星电视;另一方面,省级卫视由于自身资源的限制和所担负的宣传使命,“立台之本”的新闻已成弱项,相互之间的“克隆”又导致“同质化”倾向严重,竞争力下降。“省级卫视自1997年以来,市场份额逐年下降,2001年为14.76%,中央台为31.15%。单个省级卫视在全国市场竞争力极弱,与央视一套相比,可以忽略不记。在2002年全国市场收视份额前15名卫星频道中,央视就有6套占据了前六位。”  相似文献   

5.
李晓娟 《青年记者》2017,(32):59-60
山东卫视改革的背景 我国大陆目前共有31家省级卫视平台,并且均为全国性综合频道,竞争可谓异常激烈.而目前卫视竞争中“马太效应”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2016年,湖南110.25亿元、浙江80亿元、江苏50亿元、东方45亿元,四个一线卫视共赢得约300亿元的广告费用,占据全国卫视广告营收总额的88%.”① 卫视平台存量节目过多,优质节目有限.“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国家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卫视竞争市场条件下可以引申为供需关系的平衡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田华 《青年记者》2006,(19):54-55
湖南卫视的收视率、广告收入、频道综合竞争力等指标一直位居全国省级卫视前茅,其品牌价值已达25.54亿元,位居200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257位。媒体之争、市场之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湖南电视产业的飞速发展,与其独具匠心的用人之道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原创推动成长——对江苏卫视新近崛起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建  于晶 《现代传播》2007,(6):69-71
时至今日,中国电视已经进入份额竞争的时代,各省卫视都纷纷跨出区域市场,去开发已有市场边界外的广阔天地.这一切的立足点,似乎显示为诸多卫视将自己锁定为全国性频道.然而算上央视的16个卫星频道,以及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几个副省级卫视,全国共有近50个卫视.在各省级广电只拥有一个卫星频道的前提下,省级意识到,要在全国范围内拼抢市场,仅仅瞄准"新闻、影视、娱乐"的定位不可能创造辉煌,地方卫视要想实现战略突围,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电视媒体的不断增多,节目更是逐渐趋于同化,受众市场的竞争压力也变得空前巨大,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国内媒体,也来自看好中国媒体市场的国外媒体.在这种压力下,中国电视媒体发现,单单依靠节目的新颖来吸引观众是远远不够的.东方卫视在全面分析媒体市场后凭借其精准的品牌定位和全方位的品牌塑造,打造出了省级卫星频道中极具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上星卫视,是我国电视媒体品牌塑造成功的典型案例.本文以东方卫视为例,通过分析其品牌塑造的成功过程,挖掘出其成功占领媒体市场的原因,为我国众多媒体的品牌发展做借鉴.  相似文献   

9.
范愉 《现代传播》2004,(6):82-84
本期个案研究继续关注省级卫视的定位与战略问题 ,因为省级卫视的一系列动作在某种意义上彰示着中国电视改革、发展与前行的方向。江苏卫视 2 0 0 4年初打出“中国情感特色频道”的旗帜 ,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反响。本刊为此特约请江苏卫视频道策划人、管理者和有关专家撰文 ,对其“情感特色”定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关于江苏卫视情感地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凌 《现代传播》2004,(6):81-82
本期个案研究继续关注省级卫视的定位与战略问题 ,因为省级卫视的一系列动作在某种意义上彰示着中国电视改革、发展与前行的方向。江苏卫视 2 0 0 4年初打出“中国情感特色频道”的旗帜 ,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反响。本刊为此特约请江苏卫视频道策划人、管理者和有关专家撰文 ,对其“情感特色”定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南言 《现代传播》2004,(6):75-77
本期个案研究继续关注省级卫视的定位与战略问题 ,因为省级卫视的一系列动作在某种意义上彰示着中国电视改革、发展与前行的方向。江苏卫视 2 0 0 4年初打出“中国情感特色频道”的旗帜 ,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反响。本刊为此特约请江苏卫视频道策划人、管理者和有关专家撰文 ,对其“情感特色”定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期个案研究继续关注省级卫视的定位与战略问题 ,因为省级卫视的一系列动作在某种意义上彰示着中国电视改革、发展与前行的方向。江苏卫视 2 0 0 4年初打出“中国情感特色频道”的旗帜 ,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反响。本刊为此特约请江苏卫视频道策划人、管理者和有关专家撰文 ,对其“情感特色”定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期个案研究继续关注省级卫视的定位与战略问题 ,因为省级卫视的一系列动作在某种意义上彰示着中国电视改革、发展与前行的方向。江苏卫视 2 0 0 4年初打出“中国情感特色频道”的旗帜 ,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反响。本刊为此特约请江苏卫视频道策划人、管理者和有关专家撰文 ,对其“情感特色”定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对于省级卫星频道来说是非常严峻的一年,各频道之间的竞争大幅升级。面对省级卫视的“同质化”现象,多家卫视改版,办出特色成为卫星频道最为忙碌的事情,情感、情义、女性、故事化——各种特色的综合卫星频道纷纷亮相。但同时也存在一个问题:特色频道没有突出的特色。因此  相似文献   

15.
王永连 《视听界》2004,(2):22-24
2003年10月,跨区域定位的上海东方卫视全新推出, 东方卫视不是原上海卫视的简单翻版,而是上海文广依托上海广电资源优势彻头彻尾重新打造的全新品牌,作为上海对外突围的旗舰,引起业界强烈关注。与东方卫视一样, 2003年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和争议的省级卫视还有湖南卫视和安徽卫视。2003年是湖南卫视聘请媒介顾问公司对节目和营销策略大调整的一年,年初湖南卫视进行全新改版,大打电视剧牌,迅速扩大了湖南卫视在全国及全国市场上的收视份额,带动了广告创收的节节攀升。2003年安徽卫视广告创收突破5亿,稳居全国十强之列,全国知名媒体纷纷关注异军突起的电视“淮军”,“安徽电视现象”成了继“湖南电视现象”之后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电视现象。随  相似文献   

16.
方兴 《新闻天地》2004,(6):35-37
中国一脚跨进WTO的大门时,曾向相关国家承诺“2005年前中国开放成品油零售市场;2007年前中国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加油站是成品油进入市场的“最后100米”,谁拥有了更多的加油站,就意味着谁拥有了更多的零售市场决定权。WTO最后期限来临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简称中石油)开始瞄准湖南狠狠出招。与最老土的招式“拼价格”不同的是,这次中石油狠砸10个亿,且发力方向集中在终端零售网络的布点上.业界认为,中石油的这一动作,是想与中石化分食急剧膨胀的湖南成品油市场蛋糕,以及“与外资提前拼抢加油站”而发起的圈地运动。如此一来,势必引发——中国石油“圈地”湖南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影衍生品开发与销售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馨欣 《青年记者》2017,(2):111-112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内地电影票房总数达到创纪录的440.69亿元,观影人次也达到历史性的12.6亿.①而电影衍生品仍处于疲软状态,虽然部分国产电影开始试水衍生品领域,但其定位仍属于辅助宣传和营销推广的从属地位;而欧美电影衍生品市场则大放异彩,仅2015年,好莱坞电影衍生品就卖出了57亿美元,是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数的85%.②作为刚起步的中国电影衍生品产业想要走得更远,注重电影的衍生品开发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王静敏 《新闻窗》2006,(5):66-66
如今媒体大有向娱乐业转型的态势,用“娱乐天下”来概括当今的电视媒体,大概不算为过,打开电视就可以信手拈来一堆的娱乐节目。国内头号媒体中央电视台有《梦想中国》、《星光大道》、《非常6+1》等等;以娱乐中国为定位的湖南台一直在打娱乐牌,《超级女声》红遍全国,其她的节目如《越策越开心》、《我们结婚吧》等也成梯队的在卫星频道上登场;  相似文献   

19.
成都既是中国市民报发韧之地,也是中国报业趋同化竞争的源头。1995年初,《华西都市报》成功开创市民报模式后,市场定位和办报思路一直“暧昧”的《成都商报》猛然醒悟:市场就在眼前。1995年8月开始,《成都商报》确立了“综合性市民生活报”定位,对《华西都市报》进行直接摹仿和追踪跟进,从而引发成都报业第一轮趋同化竞争。《华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东南卫视强势突围,《欢乐海峡》横空出世,着力打造以海峡文化为特色的强势品牌。经过近一年的品牌培育,“欢乐海峡”的概念深入人心,收视率节节攀升,品牌运营初见成效。一、“海峡”品牌,赢得观众省级卫视发展至今,要求各卫视台“品牌”定位一定要科学,一定要能凝聚自身的稀有或优势资源,打出各自的特色牌。东南卫视“3.27改版”,就是果断利用了海峡西岸独有的地缘优势及资源优势,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流媒体”这一定位进行品牌重建,提出了“欢乐海峡”的独特品牌定位。闽台地域相邻、血缘相融、文化相合、经贸相通、语言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