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它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记者的新闻敏感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修炼。一、善于捕捉“线索”新闻敏感,说到底就是如何捕捉新闻线索。线索是一种信号,是一种征兆,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那么怎样获得新闻线索呢?线索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无处不有,所谓“处处留心皆新闻”。1998年4月15日,《陕西农…  相似文献   

2.
新闻敏感及其表现
  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它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体现。新闻敏感就是记者发现和判断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一名记者能不能更多地发现新闻线索,能不能及时写出有分量的新闻,新闻敏感的强弱是关键。新闻敏感是记者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培养锻炼出来的一种特殊素质,没有这种素质,记者就很难完成自己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新闻敏感是记者必备的职业素质,它集中反映了记者对新闻线索的发现能力和对新闻素材的发掘能力。善于运用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要素,根据新闻事实同受众在地理、职业、年龄、心理、利益等方面的距离所产生的吸引力,寻找新闻线索,挖掘新闻素材,应成为一个优秀记者发现新闻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4.
对于新闻记者而言,新闻敏感是至关重要的.新闻敏感的强弱直接影响新闻采访的成败.新闻敏感就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这对一名记者来说,可以说是成败的关键.《新闻学大辞典》中表明:新闻敏感一般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迅速判断那些看来无关紧要的新闻线索,有无可能导致发现重要新闻;2.迅速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诸多事实中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5.
发现新闻线索是采访的头一步,也是新闻工作人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发现新闻线索取决于通讯员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一个通讯员思想水平、生活阅历、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所谓新闻敏感性强,无非是说这个通讯员懂得新闻价值,善于从一大堆材料中,特别是在不被别人注意或者司空见惯的事实中,迅速及时地捕捉到新闻。那么,怎样培养这种新闻敏感呢?从十多年的写作实践中,我认为应从这样三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多了解情况。平时,我除尽量参加各种会议外,有点时间就到县委书记和县委办公室、商业局、工商局等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串串门、聊聊天,在“闲聊”中发现一些新闻线索。你同领导同志和一些部门保持经常的联系,他们有什么事都会  相似文献   

6.
新闻线索的识别和和选择,是新闻采写者的基本功。有人说,世上没有没有新闻的地方,只有没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此话不假。在我们的周围,不是没有新闻,而是缺少发现,缺少一双“新闻眼”。只有发现,才有开掘。新闻线索隐含在事物运动的过程之中,隐含在众多的一般性事物之中,需要新闻人把它们筛选出来。  相似文献   

7.
著名记者李普曼说得好:“往往一条新闻的价值不在于文字上有多么优美,写作上有多么高明,而在于谁首先发现它、报道它.”新闻工作者这种首先发现、报道新闻的能力,即指及时识别事实所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即新闻敏感.这是记者的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能力.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泰勒就曾说:“没有新闻鼻、新闻眼,请滚蛋.”  相似文献   

8.
(57) 新闻线索是从____中来的。能否发现它,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新闻____。(58) 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很多,比如,阅读____、________和____,收听____,出席____招待会和____,甚至在街上、公共汽车上听人们____,细心的记者、通讯员都能发现有采访价值的新闻线索。(59) 所谓新闻敏感,简单地说,就是记者和通讯员____的敏锐能力。(60) 培养新闻敏感,首先需懂得新闻____。不懂得它,你就无法判断一种事实是不是新闻,重要不重要。(61) 一种事实具有新闻价值,至少  相似文献   

9.
敏感,在新闻职业中堪称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记者如果真正具备了职业敏感,而且保持不懈,就会成为一个高水平、高产量的记者。当强烈的新闻敏感同勤奋的敬业精神融于一体时,一个记者就会如虎添翼。 敏感使你出门“撞”上新闻 何谓敏感?从新闻定义上表述,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识别新闻价值的特有素质,是记者对社会形势(问题)敏锐的洞察能力,对客观现实新闻价值敏锐的判断能力以及对报道对象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  相似文献   

10.
记者都想发现新闻,有时也能碰巧“发现”,但仔细想来,碰运气的毕竟是少数,要发现新闻,还需要另外的功夫———就是你得有“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特有的捕捉新闻的本领,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能力,对客观事物新闻价值的良好判断能力,以及对报道对象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的集中体现。新闻界前辈称“新闻敏感是记者的新闻生命”。此断言恰如其分。试想,一个记者如果混同于一般老百姓,对客观存在的新闻线索、新闻事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想履行职责、完成使命自然是不可能的,当然也就当不好记者。所以,对于记者而言,新闻敏感是其自…  相似文献   

11.
发现新闻线索是新闻报道的开端,没有发现能力,新闻活动就无从谈起,在新闻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强化记者基本功,丰富新闻源,成为媒体赢得新闻竞争的基石。笔者从新闻线索的特点、发现新闻线索的渠道以及发现新闻线索的前提入手,阐述记者发现新闻线索的途径和记者应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编采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办报水平的高低。而在整体素质中,新闻敏感占突出地位。与记者的新闻敏感相比,编辑的新闻敏感对报纸的作用更为重要和直接。 所谓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这种敏感使新闻工作者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中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和发掘新闻素材,它是在长期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也称新闻嗅觉或新闻鼻、新闻眼。它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先决条件,是采访的基本功。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敏感对记者来说是指及时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判断新闻价值、预测可能发生新闻事件的一种基本能力,它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更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基本体现。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能力不是  相似文献   

15.
“发现力”就是经过深入研究与探索,看到或者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新鲜事物、揭示前人尚未揭示的内在规律的能力。发现力不同于我们所说的新闻敏感,它比新闻敏感又更进一步、又更高了一个层次。新闻敏感只是记者对某一事物或事件的认识程度。也就是说,面对眼前发生的事件,知道它是新闻并能采写出来,但是没有更深一步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敏感和洞察,决定着记者采写新闻的效率和质量。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与善于捕捉新闻线索能力,是每个优秀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新闻敏感是对事物的一种“直觉”。线索是指临时发生的新闻事件或事件苗头,往往是突发的、偶然的、稍纵即逝的,所以需要捕捉。它往往就在你的面前,就看你能不能识别出来,有没有将它识别出来的新闻敏感。那么,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培养新闻敏感及善于捕捉线索的能力呢?注重知识的积累与储备毋庸置疑,新闻敏感只有与丰富的知识以及从实践中积累来的经验相遇,才能擦出“…  相似文献   

17.
抓新闻难,写社会新闻更难,难就难在没有新鲜的“活鱼”,只要捕捉到好的社会新闻线索,写社会听闻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培养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就是记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记者只有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具备了较强的新闻敏感的洞察力和分析力,才能获取好的社会新闻。  相似文献   

18.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也称新闻嗅觉或新闻鼻、新闻眼。它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写好一篇新闻的先决条件,是采访的基本功。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文戈 《新闻传播》2009,(10):29-29
新闻敏感是记者职业素质的集中表现。它表现为记者对社会现象的洞察能力,对客观事物发展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辨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它的核心是要具备准确的新闻辨别能力。新闻敏感来自新闻实践.但是并不因为记者有一定的新闻实践就自然有了一定的新闻敏感.它需要记者在新闻实践中有意识地不断总结积累。要广泛积累知识,深刻分析了解形势,全面熟悉各方面情况:努力学习成功记者的新闻业务经验,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坚持不懈地对带有新的信息的事实进行追踪和规律性的探索。这是提高记者“准确的新闻辨别能力”,培养新闻敏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当记者的最怕没有新闻线索,没有新闻线索就会无新闻可写。新闻线索可以说是记者的饭碗和新闻之源,独家线索、信源,是记者更重要的竞争力。谁最先掌握了新闻线索,谁就掌握了写新闻的主动权。因此,在跑线记者中,也就有了“贫”“富”之分,这里的“贫”“富”不是指收入,而是指新闻线索的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