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传媒》2009,(9):44-45
2009有哪些新媒体值得广告商关注,哪些新媒体会受到广告商的青睐。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广告投放缩减的现实情况下,广告商和4A公司应该对哪些媒体进行关注,哪些新媒体的广告效果会更加明显?今传媒杂志社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整理和调研,向广告客户推荐广告效果显著、值得关注的新媒体。  相似文献   

2.
栾轶玫 《视听界》2011,(4):117-117
新媒体营销与传统煤体营销有很大不同,很重要的一个不同在于新媒体营销更注重“关系”与“情感”,它对你的影响是“深度卷入”,而不是“生拉硬拽”的。为什么要选择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崛起促使了媒介产业的重新洗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频繁亮剑,纷争不断,较力不止。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媒体带来哪些冲击和问题?社会信息体系还有哪些缺失?如何进一步加强建设,使信息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带着一系列的问题,《网络传播》与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欲晓进行了开放式的讨论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邱积敏 《新闻世界》2011,(10):35-36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在全球迅速发展,敏感的传统传媒业从业者已深切感受到了由此带来的阵阵寒意。那么,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在这样一个时代还有没有未来?新媒体时代将给《决策》杂志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决策》杂志又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5.
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媒体所感受到的挑战与压力也越来越大。传统媒体如何看待新媒体的发展?采取了哪些对策?本文以笔者2008年7月在暨南大学传媒领袖讲习班上获得的粤港传媒资料为依托,分析总结粤港传媒在面对新媒体时的态度和应对策略,并由此对新媒体挑战时传统媒体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期抛砖引玉,共同研究传统媒体该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6.
作为传统媒体报道的重要方面,评论报道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传统媒体如何改革创新评论报道?如何有效运用新媒体做好评论工作?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媒体环境下的评论报道创新”课题组近期专门走访调研了《人民日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环球时报》等评论报道较突出的几家传统纸媒,并对他们的观点看法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梳理研究。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一个热点是,文化传媒领域的并购重组,特别是新媒体业态的上市公司股价遭到爆炒。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专家与传统媒体、新媒体高管近日在2014CCTV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进行了激烈“论战”。  相似文献   

8.
陆敏 《声屏世界》2013,(6):64-65
在全媒体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的发展、应用和普及,推动着各类新媒体快速崛起。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在与新媒体的相互博弈中呈现出融合和互补的态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补融合的融媒体时代已经势不可挡地扑面而来。在这种形势下,地市级广播如何借助融媒体时代的东风更好更快地发展?融媒体到底为地市级广播提供了哪些突围的便利条件?我们通过深入了解融媒体、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带给广播的是什么?广播要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应对新媒体的考验呢?做何种改变,方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在新媒体时代彰显广播魅力呢?这些都是广播人应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网络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数量不断增多、类型不断扩展。目前,全国共有84万余个网站、1000余种网络报纸、2万余种网络期刊、300余种手机报刊。新媒体从业者的数量也不断增长。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约300万网络编辑,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采编人数。另一方面,各种媒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相互融合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媒体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新媒体的采编和运营中。对传统媒体来说,有效运用新媒体已不仅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扩大影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的战略选择。新媒体在思维方式、新闻操作手法等方面与传统媒体究竟有哪些不同?从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从一个传统媒体人到新媒体从业者要经历哪些转变?新媒体采编队伍人员构成怎样?做新媒体的感觉与传统媒体有哪些差异?传统媒体人员怎样成功转型?这组文章试图回答一些大家共有的疑问。  相似文献   

11.
朱德泉:传统主流媒体谈转变转型,实际上新闻网站也在转变转型。现在是PC端流量下滑期、新媒体平台建设期和话语范式转化期,在这样一个三期叠加的时代,新闻网站的转变转型充满了艰辛,有多种选择路径。我注意到舒总说过一句话,他说PC是根,同时他又说过另外一句话,要用70%的精力投入到新媒体建设上去。我第一个问题想问舒总,新闻网站需要有哪些坚守?红网在新媒体转变转型上,突破口怎么选?  相似文献   

12.
李琼 《新闻世界》2013,(1):31-32
新媒体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年轻受众和高端人群选择使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接受信息,而减少或者放弃电视的信息接收,由此导致电视到达率水平呈逐年下滑趋势。自2000以来,我国电视观众的人均收视时间呈现稳定中逐步下滑的态势,2010年,已下降至近十年来最低水平171分钟。我国电视媒体有着怎样的现在?面对哪些机遇和挑战?本文对此作一...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0月20日,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网络媒体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中文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06年网络媒体年会暨中文信息技术发展研讨会在北京风景秀丽的怀柔青龙峡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意畅公关咨询有限公司承办。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杜子德先生和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李鹏翔女士出席会议并为大会致辞,来自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的业界精英共100多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一年来,中文网络媒体在国内取得了长足发展,地位显著提高,影响力日益增长,新理念、新需求、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中文网络媒体的发展离不开中文信息技术,中文信息技术为网络媒体发展助力;网络媒体和中文信息技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新媒体的发展。 会议围绕网络媒体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主题内容展开,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实现网络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对新媒体有何政策?如何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商业网站有哪些增值业务的新模式?中文信息技术有哪些新理念、新应用?如何实现报网互动等关心的问题。来自媒体和公司的各路专家在会上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介绍了许多新的技术。本刊记者经过现场认真整理,特在此把他们的观点刊登出来与读者分享,希望能够给您一些启发。 ……[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伴随着博客、微博、微信等的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中国电影市场异军突起,可观的电影票房离不开营销策略。2013年4月26日首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取得了“青春文艺片”的票房奇迹,在新媒体环境下,其采取了哪些成功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传统媒体纷纷提出转型,建立了新媒体部,那么他们对新闻人才提出了哪些要求呢?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学专业学生为了适应媒体工作的要求,需要掌握哪些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6.
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今,收听广播的行为是否已经落伍?广播在突发事件中的责任与作用又有哪些?从2008年我国发生的南方大雪灾和“5、12地震”两起突发大事件中,让我们又看到了广播发展的春天。事实证明,当今时代发生的许多事件,广播媒体都发挥了其它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期主流媒体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建设工作,并多次重点谈及新媒体发展态势和新闻舆论创新工作。当前新媒体日益崛起造成舆论场的多元化状态,以及草根阶层话语权日益扩大,而传统媒体难以适应新媒介环境。因此,主流舆论场的建设势在必行,它涉及到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能力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但是,如何构建主流舆论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主流舆论场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哪些思路和借鉴?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萌 《声屏世界》2014,(5):57-59
电视是当前国家与社会最主要、最权威的宣传阵地,虽然新媒体日益蓬勃发展,但是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有着极强的公信力。真正的公信力来自于节目本身质量的过硬,也来自于公正、全面、准确的节目评估体系。我国传统的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现状与问题如何?新媒体的发展又给传统节目评估体系带来了哪些冲击与挑战?国内目前节目评估体系现状与问题简析所谓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简单来讲就是对电视节目进行综合评估、测定的一套体系方法。  相似文献   

19.
覃颖 《中国广播》2010,(10):68-70
新媒体推动和影响下,传统广播将迎接崭新的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面对即将出现的媒体改革发展变化,传统广播该做哪些积极的准备?本文从传播效率、传播反馈以及学习借鉴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新媒体研究在经历了15年的发展之后,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然而,在繁华背后,有一系列事关该领域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新媒体研究的学术身份是否形成?当前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研究热点?存在哪些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本文将以国际视野对新媒体研究的学术身份、当前热点和未来方向进行讨论,以期对中国新媒体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