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静波  郭征 《传媒》2018,(15):26-27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经过七年的发展,从最初的通讯工具,现已成为连接人、服务、商务的平台.2012年8月,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目前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超1000万,日群发超70万条消息.腾讯《2016年微信影响力报告》显示,微信月活跃账号数达8.46亿,直逼9亿大关.超过九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半数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关注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中,订阅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占比47.8%,说明对于用户来说,微信公众号是其日常微信浏览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
张孟迪 《青年记者》2016,(24):38-39
2016年,腾讯公司发布的微信影响力报告指出,超过9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6成以上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每天超过30次的重度用户占36%.另外,截至2016年2月,微信公众号超过1000万个,公众号日提交群发信息超70万条,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而高校团委微信公众平台因其受众群体特殊、传播内容独特等特点,受到高校师生的广泛追捧.各高校团委纷纷建立自己的公众号,通过公众平台,推送信息提供服务,以此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本文对“山东师范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服务用户、贴近用户的新媒体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微信公众号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具有即时性强方便快捷的优势,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可以在每天推送的文章下面通过点赞或者评论来表达自己.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的一种附加功能对人际传播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以微信公众号"国书坊"为例,分析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14,(13):13-13
<正>7月25日前后,微信推出的一项"新政"广泛吸引了网民"眼球":在微信公众号每篇推送文章的标题下方、发布日期的右侧,可以看到实时阅读数,而在文章末尾,则可以看到点赞次数。从此之后,在活跃度和粉丝数量上"造假"的公众号将无所遁形。不过,腾讯为何要给微信公众号"挤水分"?微信本次改版将阅读数和点赞数公开,实际上是将公众账号的活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对档案微信公众号用户关注、点赞、留言评论、转发/分享、收藏这五种信息接受行为的动机进行研究.档案微信公众号用户采取信息接受行为的意愿度、用户对信息内容的认同度和档案微信推文的内容形式,都会影响用户信息接受行为意愿.档案微信运维者可以从加强与用户的互动、重视用户反馈行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增强档案微信推文内容的专业性和形式的新颖性等方面,加强档案微信公众号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徐婷婷 《青年记者》2017,(32):95-96
根据2017年《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有62.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人均微信阅读使用频次为每天2.16次,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分钟,与阅读相关的活动成为微信接触者的主要选择.随着人们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文化类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应受到关注. “十点读书”的发展现状 “十点读书”是国内首个粉丝量破千万的文化阅读类微信公众号,也是国内最大的文化类自媒体,在多种微信公众号排行榜中位居前列.它是以年轻女性为主要受众、以阅读为兴趣聚合点、以高品质治愈系文章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类、情感类微信公众号.在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7年2月全国微信公众号100强名单中,“十点读书”居第二位,仅次于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  相似文献   

7.
通过各种手段吸纳粉丝是媒体微信公众号增加生存价值的举措,然而一些媒体微信公众号在"增粉"的同时,"掉粉"也很快.如何在增加粉丝稳定性的前提下,更好地"吸粉","NBTV养生有1套"告诉我们,应该"科学实用、内容为王","创新用语、合理排版","合作权威、强强联手","创新模式、吸引互动".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和"两微一抖"等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文化类自媒体已经成为传播生态中重要的文化内容载体,承载着文化传播、情感疏解、社交娱乐等功能。作为最早入局微信文化生态圈的十点读书,自2012年11月26日公众号发布第一条推文开始,已成长为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文化自媒体品牌。2020年1月14日新榜发布《2019年中国微信500强年榜》,十点读书公众号年阅读量超过2.9亿次,总点赞数超过1502万,稳居文化类公众号榜单第一位。[1]作为文化类自媒体的领跑者,十点读书的运营模式值得探究。本文从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商业运营三个角度对十点读书的运营模式进行剖析,为其他文化类自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董广安  李佳 《青年记者》2017,(30):47-49
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用户基数大、可供用户移动阅读而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平台,于2012年8月推出,到现在不断升级、改版和功能优化,已经成为集发送信息、传播消息、社会募捐、比赛投票、消遣娱乐、购物消费、留言互动功能为一体的重要场域. 2016年11月29日,研究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APP与微信公众号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1200万个,比2015年增长46.2%,预计在2017年将增长到1415万个.艾媒调查结果显示,52.3%的网民使用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各行业微信公众号不断增多,网民已将公众号内容作为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琰  吴宇轩 《传媒》2021,(16):11-13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闻传播中心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直属单位,负责《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媒体的建设管理.作为纪检监察主流舆论阵地,其定位是全面阐释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大力宣传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生动实践和成效经验,打造信息发布、宣传教育、舆论引导、政策解读、监督举报、互动交流的平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是新闻传播中心"报、网、端、微"传播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微信公众号自2016年1月1日上线以来,定位为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权威信息发布、政策宣传、纪法教育、舆论引导等职责,发布内容具有权威性、原创性和独家性等特点.截至2021年7月,公众号粉丝量超过480万,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之一.在2021年6月举办的2021年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作为社交平台的微信给人们的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拥有千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十点读书",通过自身精致的内容吸引用户,精细选择推文,中期利用精准的内容分析巩固发展,后期理智选择广告商,逐步拓展自己的版图。本文对这一公众号运营策略的研究,希望能对其它公众号的运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蒋诗堂 《传媒》2021,(19):66-67
"Sir电影"是一个以提供电影评论和影视推荐为主要内容的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以其独辟蹊径的内容选择方式和评论角度,通过吐槽的方式进行影评,给受众一种全新的认知和感受.这种全新的方式吸引了众多的阅读者,使其从众多微信影评类微信公众号中脱颖而出.2020年,据清博大数据和新榜对影评类微信公众号的数据统计,"Sir电影"在综合预估粉丝数、入榜微信月榜500强次数、超10万文章总数等指标中稳居榜首位置,极具代表性.在内容建设上,"Sir电影"通过反向评论勾起更多阅读者的好奇心,又通过制作精良的内容增强读者黏性,集合了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和特色,同时也摒弃了传统式影评,个性化的表达使其更容易被接受.创作目的明显、创作个性鲜明、创作理念清晰都是其在内容建设上的优势,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中国循环杂志"为样本,调研分析其文章类型、阅读量分布、服务菜单栏等数据,并从用户、内容和服务三个角度出发,提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建议,从而提升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微信公众号方便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互动的同时,也成为少数民族用来传播民族文化的新平台。本文以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肃南发布"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肃南发布"的推送条文,将有关裕固文化的传播内容按报道数量、更新频率、阅读点赞、报道题材及标题制作等进行归纳。从而从充实报道内容,丰富传播形式;重视用户反馈,突出交互功能;提升运营能力,打造精品栏目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10万+"的阅读量和点赞量,与其标题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么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标题是如何影响文章的阅读量和点赞量的呢?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2018年12月31日-2019年3月31日推文的标题为研究样本,发现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基本特点:设置关键词标签定位内容;标点符号巧妙带动受众情绪;融入网络词汇贴近受众。最后总结出党媒微信公众号标题的三大撰写策略:句式灵活多样;内容新颖、趣味化;文风亲民、接地气。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大规模遭遇"滑铁卢",首当其冲的就是纸媒。而《城市画报》却巧妙利用新媒体的特性,成功运营微信平台,实现了粉丝群与广告收益的双赢。它是如何做到的?微信订阅号:运作出杂志以外的产品和盈利模式1.专题策划,内容众包。由于微信采编人力有限,新媒体的内容发布频次也相对较快,城市画报微信将内容开放给用户参与创作。新媒体编辑的工作从码字,转变成专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已经成为新媒体传播核心渠道.2016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上线4周年,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到8.06亿,微信公众号总数已超过1000万个,每天用户访问次数超过30亿.①微信阅读成为移动端最主流的阅读方式,当前学界对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机制、运营策略和盈利模式等方面,对其定位策略和文本表达关注不够.本文以微信自媒体大号“咪蒙”为例,分析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内容、基本定位和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公众号成长记:从信息发布渠道到资源整合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刘冰 《编辑学报》2016,28(4):388-390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作为炙手可热的社会化媒体,微信公众号很快地成为各大媒体品牌延伸的必争之地,处于数字化转型的科技期刊也不例外.随着科技期刊对微信公众号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微信为公众号提供的服务不断完善,科技期刊公众号在不断成长.科技期刊公众号信息内容从最初的纸版内容的信息重现,转向以纸版内容为基础加之独立生产的适于社交网络传播的内容产品的组合形式.已有科技期刊公众号告别了单纯信息供应模式,进入了信息服务与功能服务相结合的模式.用户导向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特征,功能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黏度.而在“互联网+”的运作模式下,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更是可以作为一个资源整合平台,盘活平台上个体与机构的各种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文章对这一成长做一总结,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以期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毛艳青 《传媒》2018,(3):53-54
数据显示,2016年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1200万个,相比2015年增长了46.2个百分点,预计2017年将突破1400万个.可以说,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受众获取信息和服务的重要渠道,并逐渐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不同层面的长尾市场.微信公众号凭借自身"小而美"的特点,在精准传播方面拥有巨大优势.但早期综合型微信公众号,因受众定位不准、内容生产不精等问题而逐渐式微,而细分化、精准化的垂直类微信公众号也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时代,层出不穷的微信公众号在不同程度上建构着用户文化生活的新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由专业心理学家创立的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异军突起,主要以一个传播者的姿态,向受众科普心理学知识,引导受众认识自己认知世界,其影响力不容小觑.本文将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作为案例,对该公众号自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发布的文章进行梳理,选取其中阅读量为10万+的具备代表性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以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为立足点分析其传播策略,为心理学微信公众号的高效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