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我院自 1 998年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 ,在院、所两个层次上凝练和提升科技创新目标的过程中 ,明确重点领域、优选战略方向、组织重大项目的一些情况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田静  张春华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3):219-221,239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启动以来 ,声学研究所作为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之一 ,围绕明确的科技目标 ,对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支撑、条件及评价体系等进行了全面改革 ,以科研活动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启动阶段的科技目标已基本实现。通过对声学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启动阶段工作的总结 ,进一步凝练和提升下一阶段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科技目标 ,我们深感科技目标的凝练是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1 确立知识创新试点工作指导思想研究所的科技目标应当反映其科学使命、研…  相似文献   

3.
1998年以来 ,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主要在研究所层面展开。各试点单位在凝练科技目标、调整体制结构、精选创新队伍和建设文化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这对于实现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我院适时地将试点工作重点转移到紧密围绕国家“十五”规划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 ,面向世界科学前沿 ,组织跨所、跨学科重大科技创新战略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 2 0 0 1年起 ,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为此 ,院决定自 2 0 0 1年下半年起 ,实施中国科学院全面推进阶段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 (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4.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直接领导下 ,1 998年 6月 ,中国科学院开始进行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两年多来 ,全院围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 ,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 ,以凝练科技创新目标为导向 ,以体制改革和机制转变为突破口 ,以队伍建设为重点 ,锐意改革 ,开拓创新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于 2 0 0 0年 1 2月圆满地完成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启动阶段的任务 ,从 2 0 0 1年 1月起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中国科学院关于全面推进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报告批复精神 ,中国科学院已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行动计划 ,现将其…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践中,我院确立了新时期办院方针。为贯彻新时期办院方针,2002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制定了新时期发展战略,这次党组扩大会议又围绕新时期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把实施新时期发展战略确定为下一步推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深入发展的重点。新时期发展战略由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和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三部分组成,其中,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是核心,人才战略是关键,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基础。一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1目标与任务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大幅度快速提升我院科技创新水平和…  相似文献   

6.
由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整合组建的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近一年来 ,在目标凝练、结构调整、机制转变、队伍组建、园区建设、支撑条件等方面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基地建设方面 ,首先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为导向 ,提升和凝练研究所的知识创新目标和研究所定位 ,明确优势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等 ;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调整 ,转变机制 ;组建由“学术指导、基地中青年科学家、青年流动人员”组成的创新人才梯队 ,建立鼓励和吸引海外杰出青年学者来所工作的机制和政策。根据国际学科发…  相似文献   

7.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加强创新发展战略布局,其中以美国政府制定的《美国创新战略》最为典型。在分析科技创新何以成为各国发展战略布局的核心和重点基础上,介绍了美国创新战略布局,总结了其创新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发现美国创新战略以不断优化完善创新创业环境为基础,突出政府战略导向作用,坚持将制造业创新作为创新的核心,以把握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的控制权。研究提出应在借鉴美国创新战略有益经验,重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生态系统、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加大国家优先领域科技研究部署,推动以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为关键的创新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优先发展的领域前沿和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科技目标 ,从院、所两个方面来体现。创新工程试点基地和研究所 ,负责基础学科的建设、基地和研究所科技发展目标的凝炼 ,院着重抓试点基地和研究所的宏观布局和战略引导 ;在重大科技目标凝炼上 ,院主要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 ,重点研究确定重大科技领域的战略布局。根据国家战略需求 ,结合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中国科学院的优势 ,重点选取了九大科技领域 :农业高新技术、人口与健康、能源、新材料、信息与自动化、空间科学与技术、生态与环境、地球科学、重大交叉学科前沿。同时 ,为了提高重大科技领域前沿创新能力建设 ,…  相似文献   

9.
根据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基地建设的总体布局和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 ,1999年 6月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成都生物研究所组成西南生命科学研究基地。该基地以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为主要发展方向。两年多来 ,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 ,建设知识创新、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基地”的总目标 ,进一步加强了科技创新能力 ,初步建立了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 ,扩大了西南基地的国际知名度 ,为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1 凝练科技目标 ,加强创新能力西南生…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国家"十五"发展计划纲要已经发布."十五"科技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是"要面向经济建设,围绕结构调整,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力争在主要领域跟住世界先进水平,缩小差距;在相对优势的部分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局部可跨越领域,实现突破.本期专题笔谈的几位年轻学者,就"十五"期间科技发展如何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加强突破性创新:中国未来的战略选择陈劲(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取得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在新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产生有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知识创新工程确立八大重点领域我国为占据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在知识创新工程中确立了农业高新技术、人口与健康、信息与自动化、能源、新材料、资源环境、空间科学与技术、基础和重大交叉科学等8大领域。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凝炼科技目标,分别从重点领域、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需求和世界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开展 ,为全面推进上海地区生物学研究单位组织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及发挥整体综合优势提供了契机。 1998年中国科学院把建设上海生命科学研究基地列为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启动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上海地区八个生物学研究机构的基础上 ,以人口与健康的国家目标为主 ,瞄准国际科学前沿 ,筹建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加速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上海生命科学研究基地。 1999年 7月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两年来 ,围绕“发…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建设世界重要创新高地的阶段,亟须借鉴世界知名创新高地的发展经验。以丹麦、芬兰、瑞典、挪威为代表的北欧主要国家在发展创新经济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它们通过创新战略、创新政策的部署,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支撑能力,培育出一批享誉世界的科技企业和品牌,是名副其实的创新高地。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北欧国家普遍部署或调整了创新战略,实施了新的创新政策,值得关注。文章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北欧主要国家的重要创新战略和政策进行梳理,提炼出相关国家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政策、特色化的创新战略、创新集聚模式等方面的新举措和新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创新高地建设的视角,对相关国家的创新战略和创新政策的共性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凝练出创新战略与政策框架,并提出对我国建设世界重要创新高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实施专利战略 提高核心竞争力(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川 《学会》2002,(10):27-27
国家知识产权局为推动专利战略的研究和运用,充分发挥专利战略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在2001年的全国专利工作会议上,就"实施专利战略推进工程"进行了部署.我们将选择一批国民经济的重点行业和高新技术的重点领域,会同有关经济、科技和行业主管部门,对相关技术领域专利申请的国际国内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充分利用专利技术信息,帮助科技创新主体正确选择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重要方向、重大项目,明确创造并以法获得专利的目标,以加速培育和形成新的科技优势,并尽可能地将它提升为专利优势.  相似文献   

15.
王景川 《学会》2002,(10):27-27,29
国家知识产权局为推动专利战略的研究和运用,充分发挥专利战略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在2001年的全国专利工作会议上,就"实施专利战略推进工程"进行了部署.我们将选择一批国民经济的重点行业和高新技术的重点领域,会同有关经济、科技和行业主管部门,对相关技术领域专利申请的国际国内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充分利用专利技术信息,帮助科技创新主体正确选择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重要方向、重大项目,明确创造并以法获得专利的目标,以加速培育和形成新的科技优势,并尽可能地将它提升为专利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2003年度工作会议于3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部署实施我院新时期发展战略为重点,以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机制与管理创新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贡献,开创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新局面。路甬祥院长代表院党组做了题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部署实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工作报告。路甬祥院长在工作报告中首先对我院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提出了要求,他指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要全面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  相似文献   

17.
芦军  梁大兰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4):300-302,323
始建于 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简称兰化所 ) ,4 0多年来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特别是为我国石油化工和“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世纪之初 ,兰化所又迎来了大好机遇。根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 ,兰化所经过学科目标的凝练和提升 ,确定了未来 3— 5年的发展目标。2 0 0 1年 4月 ,经中国科学院批准 ,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阶段试点工作。值此 ,兰化所在原有催化、润滑、分析和合成化学学科的基础上 ,重点开展西部资源化学、新材料和化学生物学的基础性、战略性…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战略是指导科技发展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既包括科技创新支撑国家全局目标实现的规划,也包括指导科技创新整体工作的方针、计划和主要方式等。本文重点回顾1978年以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同志的讲话、历届党代会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技创新规划等重要文献,梳理分析其中蕴含的科技创新战略及其发展历程,从时代背景、战略目标、重点举措和主要成效四个维度重点分析其中的战略思想和发展脉络。提出新时代科技创新战略应立足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加强系统谋划和体系建设,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9.
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的战略方向及创新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的协同发展是西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举措,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为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未来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需重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兴藏惠民战略和科技稳藏固边三大战略,推动西藏由传统农牧业科技主导向科技支撑现代农牧业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由引进创新向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转变,由引进适用技术向兼顾引进高新技术转变,由科技援藏向科技援藏与兴藏相结合转变,由注重应用基础研究向注重实用性技术研究转变。为了实现上述战略转变,建议将西藏现代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高原生态环境保育、新型城镇化、创新能力提升等五大战略领域作为重点创新方向,建设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的国家级创新高地,启动编制《全国科技援藏实施规划》,实施"珠峰学者"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和"高原之星"职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的创新共同体,健全基层科技管理组织,独立设置县级科技机构,为建设创新型西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 ,我院的基础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特别是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 ,在院、所两个层次凝练和提升科技创新目标 ,进行了建院以来涉及面最广、意义最为深远的学科布局和组织机构调整 ,在转换运行机制、凝聚优秀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提高了科技竞争力 ,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推动了基础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本刊将分期介绍近年来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