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镇南关—谅山大捷主要历史人物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法战争中镇南关到谅山大捷的历史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得出在大捷中的有功之臣应该包括李秉衡、冯子材、苏元春等人,成绩若按十分划分的话,李秉衡应得四分,冯子材和苏元春各得三分,主要历史功绩并不像传统认为的那样只归冯子材一人。  相似文献   

2.
中法战争初,清军消极防御,处处挨打;到北圻战场时,清军走向积极防御和进攻,并能以已之长攻敌之短,以守为攻,伺机反击,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反击法国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取得了镇南关大捷、临洮大捷的胜利,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相似文献   

3.
军队问题,是研究战争史必然要涉及到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军队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战争的胜负成败。台湾战役是中法战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台湾战局的发展,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尤其在最后的战争结局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研究中法战争,必然要研究台湾战役,而研究台湾战役,必然要涉及台湾的军队问题,这是很自然的。然而,在以往的许多研究文章中,却很少有人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论述。本文拟从中法战争期间,台湾军队的来源、种类、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等方面,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甘硕业 《职大学报》2006,2(3):119-121
中法战争后广西农业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在自然经济的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农民商业观念的转变及农垦公司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文章着重对中法战争中的台湾保卫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指出台湾保卫战是中法战争中的一个主要战场,经过爱国军民的努力,取得了胜利,挫败了法国侵略者攫取台湾以作为“担保品”的野心,有力地支援了中法战争中的其他战场,打乱了侵略者进一步侵略中国大陆的战争部署。  相似文献   

6.
全文对中法战争的结局和战争指导方面的得失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论述,指出中法战争中国在军事上的胜利是显而易见的;清最高统治者腐败,是乘胜求和,断送胜利成果的根本原因;爱国军民发挥了积极抗敌的重要作用,中国在第二阶段沿海防御、陆路反攻时制定了符合当时主客观情况的指导策略,特别是冯子材等爱国将领身先士卒,正确组织指挥,为中法战争中国在军事上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中国抵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惟有中法战争曾经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台湾保卫战则是中法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此战的胜利,对整个中法战争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临危受命督办台湾军务的刘铭传,是一位力主抗法、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爱国者。在领导抗击法寇、保卫台湾的战争中,他无私无畏,联络广大爱国军民,同仇敌忾,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19世纪80年代发生的中法战争,是由于法国侵略中国的邻邦“藩属”——越南引起的。本文通过对中越历史形成的“宗藩关系”与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的内容和实质性比较,以及对法国侵略越南的历史之考察,分析了越南问题的缘起和中法战争的背景,指出这是在国际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紧分割世界领土,侵略中国近邻边疆并进而图谋瓜分中国的严重形势下发生的。中国援越抗法的战争是正义的。某些外国史学家对中法战争起因与性质的论述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应予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中法战争中的妥协派人物唐炯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剖析:他以镇压农民义军起家;而面对法寇入侵,却退缩畏战,在中法战争首战山西之战失利中,唐炯难免其咎,可谓罪魁:最终沦为彻底的妥协派。  相似文献   

10.
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著名的反侵略战争。唐景崧是这场战争中唯一一个主动请求前往越南并有一定影响的清朝中央政府官员。探索唐景崧的请缨目的和在中法战争中的行动,有助于我们对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和对中法战争的研究。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敬请前辈指正。 一 唐景崧(1841~1903)字维卿,广西灌阳人,1865年进士,选庶吉士,后改吏部主事。1882年9月,唐景崧以“绥藩固圉”为主要内容上书慈禧太后和光绪皇  相似文献   

11.
纸牌游戏是全民体育休闲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促进了人们间的情感交流,也锻炼了参与者的多种心理能力。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收集资料并对双扣游戏进行质的分析,发现影响选手纸牌游戏胜负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记忆品质、牌局战略与战术意识、配合意识与能力、战局判断与战机把握能力、自信心、情绪稳定性及善于分析与总结的性格特点等,据此提出提高纸牌游戏竞技水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科技兴体战略向科教兴体战略的嬗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出我国体育事业走向繁荣发展的历史轨迹.分析了科技兴体战略和科教兴体战略的内涵、嬗变逻辑及其历史动因,主要是:体育发展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是其嬗变的逻辑基础,对体育本真的永恒追求是其嬗变的内在动力,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是其嬗变的外力驱动.科技兴体嬗变为科教兴体的价值取向是:从注重政治功能转变为注重人文价值;从以物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从优先发展竞技体育转变为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  相似文献   

13.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和复杂的人物。他与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前的近代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均有关系。他在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二十五年中所从事的对外交涉事务更是他一生中主要活动的一部分。在中法战争中,曾经负责过具体对法交涉的李鸿章的思想和活动如何,他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怎样,很自然地成为研究中法战争中必须涉及的问题。多年以来,有关中法战争史的论著一般多  相似文献   

14.
宫崎骏的动漫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中的主人公少女苏菲一直敌视战争,逃避战争,但她却是战争的第一操纵者。在与战争貌似远离却亲密的接触中,苏菲的少女性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成功阻止了一场大型战争的延续。同时,战争持有的机械性,因为与苏菲的少女性的连接而产生了决定性的转变,呈现出温和的女性特征。少女与机械的交错登场,扭转了战局,也表达了人类共通的愿望——对和平与幸福的憧憬与期待。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区域空间结构这一角度分析构建宁镇扬成长三角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并以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为指导,提出分两个阶段采用两种空间模式构建宁镇扬成长三角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重庆江津区白沙镇是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化名镇之一,2010年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5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十二五”期间,江津区政府将投入10亿元,以抗战文化为核心,以旅游发展为载体,启动“五大工程”,全新打造白沙镇为“中国最爱国的历史文化名镇”。文章利用SWOT分析法,探讨了重庆白沙镇抗战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对进一步开发的提出了一些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下半叶,中国先后发生了中俄伊犁危机和中法战争,张之洞通过对该期间中外重大交涉事件的特别关注和实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外交策略理论和思想.一是联日御俄,二是"守在四夷",二者均属于"以小制大"型的以夷制夷.  相似文献   

18.
中法战争期间,英国号称自己保持中立,但在实际中,却以国际法为外衣,实现着自己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9.
刘永福是中法战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抗法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不容动摇。虽然刘永福接受了越清政府的“册封”,但仍保持了农民起义军的英雄本色。而刘永福回国后,则把本来可以进行下去的抗法事业断送了,这则是由于他不折不扣的忠君思想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战略成本管理是在传统成本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战略管理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新成本管理系统,其基本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以满足决策者的管理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战略成本管理要与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企业必须转变理念.实现由传统的成本管理向战略成本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