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灵魂人物,福克纳在多数作品中都表现了他对种族主义的关注和对黑人的同情。然而,因为受到南方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福克纳的反种族主义立场表现出尖锐的两面性,它不仅造成作者笔下黑人形象的局限性,而且与其反种族主义立场形成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韩风 《华章》2010,(16)
威康·福克纳是美国的著名作家,小说<喧嚣与骚动>中刻画了黑人与白人的地位、关系、政治及生活矛盾 .等敏感问题,描绘出美国南方人的形象.主人公凯蒂的命运,展示出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形象,揭示了美国南方旧传统对女性的压迫.  相似文献   

3.
郭娜 《河南电大》2010,(4):59-60
本文通过对威廉.福克纳的《曾有这样一位女王》等4部短篇小说的解读,揭示福克纳对黑人和美国南方白人妇女这些弱势群体的关注,充分表现了福克纳的种族观和南方妇女观。  相似文献   

4.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他的作品《去吧,摩西》中,福克纳以其独特的视角塑造了有着浓厚地方性与历史性特征的南方黑人形象,深刻揭露了南方的奴隶制和种族主义,表达了对南方黑人的同情、尊重和关心。  相似文献   

5.
福克纳的最后一部小说《掠夺者》不仅蕴含成长主题,充满怀旧色彩,更具有对黑人生存策略的思考。但不同于前期作品中黑人的竭力抗争,《掠夺者》中的黑人耐德通过高超的变形能力,较为平和地建构出自身的生存空间。这种平和的生存策略主要体现在耐德发挥人物性格、社会因素、种族关系三方面的双重性,在特定的南方传统和社会背景之下根据形势塑造相应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威廉.福克纳的<曾有这样一位女王>等4部短篇小说的解读,揭示福克纳对黑人和美国南方白人妇女这些弱势群体的关注.充分表现了福克纳的种族观和南方妇女观.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在其宏大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塑造了众多黑人女性形象。由于角色类型丰富,人物形象鲜明,其成为解读福克纳对待南方历史与现实思想与态度的独特载体。透过这群生活在美国南方最底层的黑人女性命运,我们不难窥探到福克纳对待旧南方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和思想的彷徨,正是这种彷徨和矛盾的心理使得他在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同时具备先进性和局限性。这种进步性和局限性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一方面,社会的动荡和变迁促使他加深了对现实的审视和思考,从而形成了他积极的批判精神和独特的笔触;另一方面,南方固有的意识形态又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他的思想,使他难以透彻地看清现实各种矛盾的根源和症结所在,使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的烙印,在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呈现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彷徨之中的思考和探索,一方面使福克纳摈弃了不少美国南方作家一贯将南方描绘成一副悠远浪漫、祥和欢乐的乐土来掩盖南方悲剧性现实的做法,另一方面也造就了福克纳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及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使之成为南方文艺复兴的先驱。  相似文献   

8.
福克纳反种族主义的思想是明确的,他对黑人的命运给予了深切同情,但他对黑人能否与白人完全平等则持保留态度,认为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他笔下的黑人妇女多品质优秀,而男性黑人则多数要么品质低劣、要么滑稽可笑。因为黑人妇女多安分守己,温顺忠诚,而黑人男性则多数不安心当一个“黑鬼”,要追求自由平等。这充分体现了福克纳复杂矛盾的心态,作为一个人道主义作家,福克纳认为奴隶制、种族主义违背人性,是对人性的摧残。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南方贵族后裔,一个浸润在南方文化中的贵族知识分子,他在情感倾向上还是留恋传统的南方社会,更容易认同传统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9.
种族问题与黑人生活是福克纳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但福克纳仅限于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奴隶制与种族主义,他不能认同黑人的文化和他们非白人化的生活方式。这造就了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基本立场,表现出他在人道主义理性思考和南方种族主义情感偏见上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10.
福克纳在《去吧,摩西》里塑造了一系列的黑人形象,他们虽然社会地位卑微、低下,但他们坚强、勇敢、谦卑、感恩、深爱伴侣、重视家庭,正是这些美好的品格使黑人在严酷的种族歧视的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在美国南方扎根、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婷 《海外英语》2011,(2):189+191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第一部最具创造性的作品,并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在小说中黑人女仆迪尔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对康普生家族的忠诚,对班吉明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她对时事变革所表现出的适应性使她成为福克纳笔下黑人妇女的代表。该文旨在分析迪尔西在小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灵魂人物的福克纳,通过塑造性格鲜明而多样的黑人角色,来向种族社会的传统观念挑战.而呈现在他小说种族叙述中对黑人既恨又爱的思想性悖论,则源于个人思想与传统观念之间的继承与反叛.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众多作品中塑造大量女性形象,国内学界关于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形象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挖掘福克纳笔下女性特征,梳理福克纳笔下女性的生存状态及精神品格,从对南方妇女形象的描绘中分析福克纳对南方传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是美国文学巨匠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是反映福克纳南方情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对艾米丽一生悲剧的描写,表达了福克纳对南方文明的缅怀和眷恋,以及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本文旨在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福克纳的经历入手,从多重角度来分析小说中的南方形象,进而探讨福克纳的南方情怀。  相似文献   

15.
谈及威廉·福克纳,人们总是自然地联想到美国的南部。福克纳出生在南方,在小说中他致力于向读者描画南方发生过或者改变了的人物,背景和事件。从美国南北战争及战后重建起,福克纳在分崩离析的传统和势不可挡的工业化文明的裂缝中苦苦挣扎。在这样的矛盾和挣扎中,福克纳生动形象地创造了代表美国南方的文学王国-位于边远南方的约克纳帕塔法县。更值得一提的是,福克纳通过他笔下的那些“影子”女性展现了传统南方价值体系和清教徒思想对人性的压迫。作为美国男性作家的一名代表,福克纳在他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的创作中,毋庸置疑,福克纳潜意识里受到了荣格原型理论的影响。福克纳笔下形形色色的南方女性形象大多是夏娃这一原型的变种-堕落的女性。这些堕落女性的形象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甘心充当传统价值的殉葬人,自我封闭导致堕落的女性;第二类是彻底背弃传统价值的叛逆者,自我否定导致堕落的女性。不管怎样,她们都是迂腐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受害者。女性人物在福克纳的作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她们逐渐影子化以及堕落过程的描写,福克纳成功的展现了南方传统价值体系的崩塌,谴责了传统价值观对人性的压榨,同时也唤起了对人性的渴望。  相似文献   

16.
尹学冰 《海外英语》2014,(17):224-225,227
谈及威廉·福克纳,人们总是自然地联想到美国的南部。福克纳出生在南方,在小说中他致力于向读者描画南方发生过或者改变了的人物,背景和事件。从美国南北战争及战后重建起,福克纳在分崩离析的传统和势不可挡的工业化文明的裂缝中苦苦挣扎。在这样的矛盾和挣扎中,福克纳生动形象地创造了代表美国南方的文学王国—位于边远南方的约克纳帕塔法县。更值得一提的是,福克纳通过他笔下的那些“影子”女性展现了传统南方价值体系和清教徒思想对人性的压迫。作为美国男性作家的一名代表,福克纳在他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的创作中,毋庸置疑,福克纳潜意识里受到了荣格原型理论的影响。福克纳笔下形形色色的南方女性形象大多是夏娃这一原型的变种—堕落的女性。这些堕落女性的形象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甘心充当传统价值的殉葬人,自我封闭导致堕落的女性;第二类是彻底背弃传统价值的叛逆者,自我否定导致堕落的女性。不管怎样,她们都是迂腐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受害者。女性人物在福克纳的作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她们逐渐影子化以及堕落过程的描写,福克纳成功的展现了南方传统价值体系的崩塌,谴责了传统价值观对人性的压榨,同时也唤起了对人性的渴望。  相似文献   

17.
福克纳笔下的黑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克纳是美国 2 0世纪文坛上一个奇才 ,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领袖。他集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于一身 ,在创作中大量使用了各种传统的和创新的手法 ,深刻而又全面地探索了当时美国南方人的精神危机。种族问题以及对黑人生活的关注是福克纳作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痛恨奴隶制和种族歧视 ,同情黑人的命运 ,赞美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勇敢、善良、忍耐和怜悯。  相似文献   

18.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殉葬》(Red Leaves)并置了三种文化:印第安文化,西方文化与黑人文化,使得小说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充满张力。本文通过释读小说中文化并置的象征意义,揭示小说蕴含的多重主题。这对于研究福克纳的作品主题与创作心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殉葬》(Red Leaves)是福克纳的一部重要短篇小说,以印第安人追捕黑人奴隶殉葬为主要内容,辅以印第安文明的衰败史,突出反奴隶制与反种族歧视的主题,同时表达对文化交流的思考。小说采用生动的隐喻与深刻的象征,更将辛辣的反讽贯穿其中,极力烘托小说主题。通过对上述三种修辞手法的文本分析,旨在揭示福克纳精湛的写作技巧及其作品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0.
女性形象在福克纳的小说中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毁灭与堕落,福克纳揭露并谴责了各种非人道的道德、宗教和社会势力对人性的摧残,鲜明地表现了人类对命运抗争中的忍耐和坚强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