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美作家严歌苓跨越百年,追寻历史,塑造了一个在夹缝中生存、受尽凌辱压迫的妓女扶桑的形象。扶桑是一个复杂的形象,她作为一个被拐骗到美国从事皮肉生意的苦命女子,展现出了如远古雌性的令人惊叹的坚毅。她像是一个天生的妓女,能接待数量惊人的客人并甘于其中;她像是一个最忠诚的仆役,对待大勇始终言听计从;她像是所有人的母亲和妻子,藏污纳垢,包罗万象。文章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东西方文化在扶桑身上的体现,并探析在文化差异及冲突之间的扶桑形象。  相似文献   

2.
严歌苓的《扶桑》从官方历史的缝隙中寻根,对新移民的精神根基进行了重新探索。文本回归活着和生活本身,通过对扶桑女神形象的树立克服了海外华文文学中寻根的泛民族主义和哀伤情绪,展现了自然的生命活力。然而在如何面对东西方的冲突而生活时,文本却又陷入了西方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3.
由于种族歧视与偏见极其浓烈,以至于西方文学作品中华人形象尤其是华人男性形象一直被丑化、扭曲化、极端化。严歌苓写于20世纪90年代末重要的长篇小说《扶桑》中大勇的形象则颠覆了众多文学作品中华人男性弱小、苍白、猥琐的程式化形象,其最具颠覆性的是对扶桑与克里斯东西方爱情的救赎。严歌苓在作品中通过想象还历史以客观,还人物以真实。而华人男性作为一个整体所体现出的民族血性展示了东方古老民族的力量,从而颠覆了西方对东方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4.
严歌苓是一位在异域文化语境下热切关注新移民的生存境况的作家。在审视新移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坎坷境遇和多舛命运的过程中,严歌苓更倾向于边缘化女性类群的抒写。本文从严歌苓的小说《扶桑》中的女主人公扶桑的边缘人生出发,结合严歌苓的异域生活经历对扶桑这个女性形象进行诠释,由扶桑的生存境况,以及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所展现出来的女性特有的姿态,探索边缘女性内在的特质与心理,从而探求边缘处境下女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罗康宁 《文教资料》2012,(34):76-78
严歌苓的《扶桑》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敏感及其温婉的笔触扣问着一段爱欲与文明夹杂的斑驳晦涩的历史,塑造出一个充满神性的妓女形象——扶桑。作者通过扶桑寄寓了她对理想的东方女性的文化期待。读过《扶桑》的人绝不会忘记她那具春天般炽热鲜活的身体及其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的春天般温暖的母性情怀,也绝不会对她痴痴地近乎蒙昧地坚守一份天堂般的自由而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6.
海外华人的作品内涵着浓厚的家国关怀,这既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海外华人作家在特殊的文化境遇中作出的文化选择。不同的文化身份使得海外华人作家在书写中国形象时有着不同的切入角度和书写模式。严歌苓作为一位优秀的华人作家,其小说《扶桑》令人注目的不是作品的故事,而是它多种人称的复合叙事和刻意追求的历史化叙事,并在多重叙事视角下以历史记忆的方式对中国形象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旅美作家严歌苓惯常塑造那些处于弱势的女性形象。在她笔下,这些人物看似活得懵懂、卑微,甚至屈辱,但其实她们才是真正地懂得生活,拥有着生命本真意义的一群人。并且这些人物形象还都纠缠在文本的内部,她们互相印证,形成了一个连续而完整的意象系统,共同完成了严歌苓对东西方文化生存之道的认知和诠释,并为读者打开了一扇解读严歌苓作品内涵的窗户。小渔、扶桑、王葡萄这三个人物形象都表现出了严歌苓小说中以弱势求生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旅美作家严歌苓所写的长篇小说《扶桑》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中国劳工生存状况、人物角色定位与中西方文化交融与冲突,将哲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相结合,在理性思考与感性表达之中挖掘平衡点,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文化批判、文化本质与文化发展等文化观。  相似文献   

9.
海外华人的作品内涵着浓厚的家国关怀,这既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海外华人作家在特殊的文化境遇中作出的文化选择。不同的文化身份使得海外华人作家在书写中国形象时有着不同的切入角度和书写模式。严歌苓作为一位优秀的华人作家,其小说《扶桑》令人注目的不是作品的故事,而是它多种人称的复合叙事和刻意追求的历史化叙事,并在多重叙事视角下以历史记忆的方式对中国形象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0.
《扶桑》体现了移民身份带给严歌苓的文化身份认同焦虑,及由此引起的对Fantasy的关注和书写。面对身份的焦虑和困惑,身处边缘的严歌苓放弃了在两种文化中寻找一个绝对的归属,进而选择寄居于文学这个超越文化藩篱的归属,并以她独具风格的写作,将个体、民族特质融合在文化属性和文化身份的寻找中。边缘的身份会引起对异质文化各种经不起现实考验的Fantasy。严歌苓运用新移民文学的创作验证、思考这些Fantasy和Fantasy破灭后对现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西方作品中就存在一种东方主义的倾向,男性都是软弱、怯懦的形象,而女性都是美丽的受害者形象,而严歌苓在其作品《扶桑》中颠覆了这种刻板的印象,写出了高贵、充满雌性的女性形象扶桑和勇敢、刚毅的男性形象大勇,解构了东方主义的霸权,力图将真实的东方展现在西方世界面前,重现被文本历史排斥在外的那个团体的真实面貌,为被主流历史消音了的集体找回了声音。  相似文献   

12.
严歌苓的小说《扶桑》是一部蕴藏着诸多文化内涵的作品。其作品中塑造了一位19世纪末旧金山唐人街的华人妓女扶桑这一典型东方女性形象。文章从文化阐释的角度,从最高层雌性——母性的书写、完美人性的绽放和民族精神的表现来挖掘隐藏在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严歌苓长篇小说《扶桑》寻根意识的三个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根大潮已过的九十年代中期,严歌苓的长篇小说<扶桑>以寻民族传统文化之根、移民的寻根情怀以及寻整个人类的精神心灵之根这寻根意识的三个向度,展示了更为丰满的寻根意识和寻根思想.寻根永远是人类文学和文化的母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华人女作家严歌苓的小说<扶桑>塑造了一位生活在19世纪末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华人妓女扶桑的形象.应该从圆形批评的视角来分析说明扶桑动人之美的深层文化内涵.身为弱者的扶桑,遭受着来自种族、社会和性别的多重压迫,却以人类远古至纯至善的母性力量,超越近代父权社会对她犯下的罪孽,引导堕落的现代灵魂进行深刻反思,其至善、庇护和受难的特质,唤起了人类心灵深处关于大母神记忆的集体无意识.也使迷惘的第五代美国华人移民,在追思与扶桑相系的民族文化之根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精神归宿.  相似文献   

15.
严歌苓在《扶桑》中采用全新的第二人称叙述,承载了对妓女观念和西方话语权的解构,同时对现有读者与作者的关系、作者创作风格和习惯及读者接受习惯和阅读习惯进行解析,使《扶桑》成为张扬着解构主义的佳作。  相似文献   

16.
继《风声》之后,《人民文学》二度刊出了长篇小说——严歌苓的《小姨多鹤》。小说延续了《扶桑》、《第九个寡妇》等严歌苓创作中着力塑造隐却自我、性格执著、长于以不变应万变的“东方女性”一脉,向读者奉献出“地道”的日本女子多鹤和地道的中国女子小环这个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严歌苓的作品多从女性视角出发,描写流散他乡的寄居者形象。本文即从她的三部作品(《扶桑》、《小姨多鹤》和《无出路咖啡馆》)来分析探讨她笔下的寄居者群体。无论是卖笑女、普通家庭主妇,还是小知识分子,她们都背负同样的命运。严歌苓以女性独有的敏感,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在对异域文化碰撞中所产生的错位意识传达中,完成了对东西方关系的自省和审视,证实了东方是可以自我言说的。  相似文献   

18.
严歌苓是当代著名的海外华文文学作家。她的每一篇小说创作几乎都达到了均衡的出色,蕴涵了丰富的思想,吸引了众多的文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众多的研究从她的小说文本对她的创作进行了剖析。然而,从她的诸多创作谈、访谈、演讲的文章来探讨她的小说创作的思想则鲜有。通过探讨了她强调的“印象”、“特定环境”、“Talk Out”、“想象力”、“形象”等概念的内涵,以及这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阐明其共同构成严歌苓的较为系统的小说创作思想。严歌苓以探讨人在“特定环境”下必然或可能产生的行为,开掘其中的人格秘密,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这使她的小说创作思想具有“求索”的人学意义、悲悯的哲学情怀,伸张、发扬了启蒙主义、个性主义的精神,为当下的文艺理论界带来了新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严歌苓在旅居海外以后创作了大量的移民小说和新历史小说。从这些小说中可以发现严歌苓始终以高度自觉的女性意识去观照其笔下的女性,创造出一个个强韧的在异国求生存的女性形象。扶桑,小渔,多鹤,菲比等女性形象可以说都是严歌苓心里"包容一切的无限体","只要不被打碎打烂,她一直可以接受"的强者。本文选取严歌苓的作品中的三个寄居异国的女性形象为例,试探析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在异域夹缝中顽强求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学审美理论的核心在于“味”,西方文学审美理论的灵魂在于“真”。中西文学审美理论的这一差异源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是以生命为本的文化,而西方文化是以知识(智慧、真理)为本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表现在文学审美理论上,就有了中国的“滋味说”和西方的“真理说”。虽然中西文学审美理论各有优长,但是,中国文学还是应该学习西方文学执着于“真”的境界;中国的批评美学应该在坚持“真”与“善”统一的前提下更重视“真”,重视作品的思想深度。因此,在重视“滋味”的同时又能够获得深刻的思想应当成为中国文学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