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日报的“思想评论”栏是在1958年9月开辟的。以前,有一个“理论学习”副刊,每周一期,主要发表辅导干部理论学习的理论文章,学习经验,问题解答等。这个副刊对初学理论的同志有一定的帮助,受到不少读者的欢迎。但是很多同志感到不满足,认为它同当前的斗争、当前的思想实际结合不够。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以后,由于斗争的需要,暂时停止了“理论学习”副刊。这时报纸经常发表紧密结合当前斗争的思想评论性质的理论文章,对反击右派、教育干部起了很好的作用。1958年,党中央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建设方针,出现了  相似文献   

2.
我是做校对工作的。从去年九月起,我一面工作,一面到印刷厂跟班参加劳动,学习拣字和拼版的技术。经过三四个月的锻炼后,现在,在拣字方面,我已基本上能够“一顶一”了。去年九月份以前,在报社党支部的统一安排下,我们每周星期六下午到柳州铁路工厂劳动半天。在这段时间,我虽然坚持了每周劳动半天,但由于铁路工厂是修理火车头的,技术性很强,许多活干不了,有劲使不上,心里干着急。这样每周劳动半天,一个月  相似文献   

3.
苦中有乐     
说起来真是好笑!我这个打字员,经常给机关的同志抄抄材料、打印稿子什么的,居然也受到了“感染”,迷上了“爬格子”这事)[。朝哪儿付时间掌握新闻写作知识?白天要打字,晚上还要加班打。一切能够利用来学习、写作的时间,我都没有放弃。上下班的路上;排队打饭的间隙,不加班的中午和晚上,都是我学习、构思的时机。一年四季没有睡过午觉,每天晚上时针不指向12点不敢睡眠,有时熬个通宵。为此,我被查铺的干部误会过,以为我睡觉忘了熄灯。尽管我们单位处在繁华的都市,可为了学习、写作,对市区究竟有多繁华,一直没去“考证”,以…  相似文献   

4.
《中华读书报》2001年6月13日21版发表记者王洪波的文章《“诺贝尔学”呼之欲出》,文章说:“日前,《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辞典》由武汉出版社推出。今年是诺贝尔奖颁发100周年,有关的研究正在升温,公众对此也非常关注,本书的出版正好满足了由此出现的社会需要,也填补了辞书出版的一个空白点。”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是不妥当的。《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辞典》的出版并非是“填补了辞书出版的一个空白点”,实际上,在此之前有关诺贝尔奖书籍的出版真可用车载斗量来形容。各学科获奖者的传记均有专著出版,有的还不止一种。就我个人收藏的…  相似文献   

5.
铁匠打铁讲究“淬火”工序,就是把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浸入冷却剂,以增加其硬度和韧性。我们写作投稿也是如此,需要有一个“热加工”和“冷处理”的过程。 我的多篇文章投出去,有时只能见到一小段“豆腐条”,有时甚至如泥牛入海,一去便没有半日讯了。为此,我也曾埋怨过,消沉过。时间长了,慢慢感悟到个中原由,在自己文章质量方面学习和借鉴了铁匠打铁的“冷处理”办法,颇有成效。例如, 1999年 1月份的一天,我发现厂报上正准备刊登一篇安委会对避免四起重大事故的有功人员予以奖励的文章后,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6.
弥补我的“失落感”詹文星河南54643部队六分之五的函授生活即将过专,确有许多值得我回顾。可以说,在业余报道的长途跋涉中,我又前进了一步:中央、省级报刊又有了我的新作,分别刊登于8月28日、10月2目的《解放军报》、8月15日的《河南日报)。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至六月份是我在陆军学院的最后冲刺阶段——毕业前的大拉练、全军院校毕业统考,几乎耗竭了我的所有时间。七月份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切工作又将从零起步。总之,我是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挤出点滴业余时间参加学习的。对学习,我问心有愧,因为工作占去了…  相似文献   

7.
某报登了一篇题为《弱女洗冤记》的报道,揭露了某妇女被丈夫欺凌的事实。报道是以受害者“我”的追述形式展开的,但在追述过程中,不少论断是不恰当的,有的甚至是很错误的。现将其中一段摘抄如下: “他与我结婚后,依然公开同他的妻子同居,我去他妻子的家里堵截他们,他竟一拳把我打翻在地。”从整个文章来看,文章中的“我”是文章中的“他”的合法妻子,而文章中的“妻子”则已经不再是文章中的“他”的妻子.可是在这段文字里,“我”固然是“他”的妻子,但却又同时也称不是  相似文献   

8.
《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的“口述实录”版,从一个只能容纳1200字的小栏目演变成为今天的一个很受读者关注的版面,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作为编辑与栏目一起成长,并且,通过这个从栏目到版面的培养和建设的过程,我在业务上也开始逐渐成熟。回顾这个过程,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总结。一、创办“口过实录”栏目最初的缘起《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第10版“人在旅途”开办“D述实录”栏目是在1997年的5月底。当时主持这个版面的编辑是我的同事陈国华,我在“前沿新知”版作编辑、记者。在1996年7月1…  相似文献   

9.
尽管咚咚才五岁,却对自己是怎么来的十分好奇。这段时间一直缠着妈妈问,“我到底是怎么来的啊,为什么会有我?”这让咚咚妈妈很为难,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相似文献   

10.
彭国 《大观周刊》2012,(18):217-217
目标教学是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目标分类理论。这一理论现已愈来愈引起我国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浓厚的兴趣。大家都在学习它,研究它,都在纷纷进行理论的研讨和实验的探索。近年来,我对“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我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2004年4月,自治区党委决定调我到自治区纪委工作,但因还要等中央纪委来考核研究决定后才能到任,于是就有了一段闲暇,有了一段时间来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我决定用这段时间,整理一下我在档案局工作期间发表过的一些关于档案工作的文章和这期间的一些随笔。整理出来一看,竟然也有几十万字。这些文章反映了我对档案工作的想法和工作思路。这些随笔部分地反映了我在这期间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收获与谢忱     
温建波 《军事记者》2001,(11):42-42
我是二炮士官学校的学员,也是一名业余报道员,今年4月份参加了贵中心举办的函授学习,自从收到教材后,我每天都要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不到半年时间,我的新闻写作水平已有了进步,在采写的30多篇稿件中已有4篇在驻地报上发表,虽然上稿率并不高,写作水平与别人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却从中看到了一点希望。我要感谢你们,是你们给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 我已经当了4年兵了,可是直到今年才与新闻“结缘”,以前虽也有过写作的冲动,但始终没有勇气。即使有时真想写,拿起笔时脑海中却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脑海中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13.
我在一篇论文中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理论是其最高层次的智慧。一位朋友看过之后说:“你的理论文章有激情!”是的,我对理论有激情,这种激情来自学习理论的收获。我对于学习理论,探  相似文献   

14.
“爱岗敬业的好记者”甘远志有句常说的话:“新闻,是跑出来的。”又说:“我是记者,不下去怎么出新闻?”这是他的一个信念,也是他的切身体验。在海南,“物价,以前是报道空白,甘远志跑出了源源不断的新闻:交通,以前少有报道,甘远志跑出一篇篇稿子:药品,以前很少涉足,甘远志将其跑成了‘富矿’;电力,以前少有问津,甘远志把它跑成了热门。”  相似文献   

15.
报刊种类不断增多,且许多小报扩版为大报,按理说,通讯员的稿件见报率应当有所提高才对,可是,我们许多通讯员一碰头,“中稿率大不如以前了 !”、“是不是哪里得罪了编辑 ?”云云,成了大家感慨的主题。细细思量,并非哪里得罪了编辑,而是因为我们关心稿件能否被采用的多,关心自己稿件质量优劣的少,向编辑学习讨教不够,不树立编辑意识,采写稿件求全不求精。   一日,笔者上文山日报社办事,将一份稿件交到一位编辑手里,她看了看,让我坐在她身边看她编稿。一篇近 600字的消息被“砍”了只剩 320字,表现手法变了,但文章新闻事…  相似文献   

16.
“我对土地的爱和关注,是永生都不会改的。不过爱的方式不一样了,以前就是爱,现在爱里面充满着恨。恰恰充满着恨使这样一种爱非常深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吕建江 《视听界》2013,(3):78-80
“首发”新闻曾是媒体和记者孜孜追求的,但在不受时间、审批程序以及真实性制约的自媒体面前,“首发”已经失去了往昔的意义,于是,传统媒体对“首发”的追求正在向“独家”转变。与此相应的,“独家采访”的涵义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是“说什么”,现在越来越多地走向了“怎么说”,即从并非独家的话题中说出与他人不一样的意思来。这就导致一个问题的出现:“怎么说”遭遇“博眼球”和恪守记者职业良知的博弈。  相似文献   

18.
我的文章《走进金三角——中缅边境“金三角”地区禁毒及“替代种植罂粟”现场采访实录》6月21日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后,许多认识我和关心我的朋友问我,你在决定去“金三角”的时候,害不害怕会有生命危险?说句实话,我在决定去“金三角”的时候,并没有害怕,甚至没有犹豫;倒是我从“金三角”回来之后,回想起这段经历时,时常有些后怕!因为我知道,我确实是经历了有生以来第一次、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采访历程!  相似文献   

19.
雨夜遭劫,已是两年前的事了。也许是当时的冷静和悯怜,未按常规处理行凶人,这一善举打动了不少人。两年多来,先后有几十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一些素昧平生的人也通过函电表达他们的敬佩之情。我,俨然成了“名人”、“英雄”。内心是那样惶恐,曾对自己说再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或约稿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情的色彩愈加鲜明,今天我只能做个絮叨的人,再次将这段已逝的往事提起。汇报一下报社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情况,也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0.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创刊20年了。20年来,这份由上海高校图书馆界共同创办的专业学术刊物,秉承“清通质实,不芜不华”的办刊理念,坚持学术本位,贯彻双百方针,关注实践探索,倡导理论创新,不仅见证了上海乃至全国高校图书馆事业这段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也为新时期图书情报学研究的进步尽了绵薄之力,得到了业界的好评和厚爱,许多著名学者为本刊奉献过力作,更有一大批青年才俊在本刊崭露头角。回首既往,有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