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未来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与每一位读者朋友一起豪情满怀地迈进了2003年的门槛。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的《军事记者》杂志怎样办才能更受读者的欢迎?本刊部分特约顾问在“新年寄语”里提出了很中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我们的刊物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2.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与每一位读者朋友一起豪情满怀地迈进了2003年的门槛。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的《军事记者》杂志怎样办才能更受读者的欢迎?本刊部分特约顾问在“新年寄语”里提出了很中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我们的刊物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3.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与每一位读者朋友一起豪情满怀地迈进了2003年的门槛。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的《军事记者》杂志怎样办才能更受读者的欢迎?本刊部分特约顾问在“新年寄语”里提出了很中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我们的刊物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4.
《军事记者》2001,(1):1-1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人类的历史跨入了一个新世纪。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一直为广大读者关爱的《新闻与成才》从今年第一期开始,正式更名为《军事记者》。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新世纪伊始,我们向《军事记者》的新订户和《新闻与成才》的老读者问一声好,并向你们致以新年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此时此刻,我们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把第一期《军事记者》奉献给广大读者。我们既注意了它外表包装的改进,更注重它内在品位的提高;既坚持了它为办好军报服务,为广大通讯员写作成才服务,又强化了它的“军味”即军事新闻特色…  相似文献   

5.
阎谨 《军事记者》2002,(6):64-65
去年,《新闻与成才》杂志改名为《军事记者》,从今年第1期开始,《军事记者》又进行了扩版,并改为国际流行的大开本。如何满足读者需求,把杂志办得更精彩,成为编辑部全体成员积极探索的问题。为此,编辑部采取了各种手段,如向地方新闻刊物取经,以“读者调查表”的形式征求受众意见,等等。 4月26日,《军事记者》编辑部召开了一次评刊座谈会。会上,北京军区战友报社及新华社北京军区分社、军区  相似文献   

6.
当时间老人挥动巨臂,悠扬旷远的钟声如夜晚的飞花洒落大地时,有一个声音向世界宣告:新的一年到来了!在此,我们谨向广大军事新闻工作者致以诚挚的新年祝福!  相似文献   

7.
《军事记者》2003,(5):38-39
本期主持人:马厚寅 参与者: 各军区军兵种报社和人民武警报社领导等 主持人:《军事记者》杂志自去年改版以来,对刊物进行了重新定位.整合设置了新的专栏,增加了容量和信息,改进了版式.力求做到图文并茂、雅俗共赏。读者们普遍反映这份杂志品位提高了,比过去有了看头。这得益于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的热情支持。对此,我们深表感谢。为了把这份全军惟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新闻业务月刊办得更好,今天请大家再发表发表高见,提提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品种中,以“亲历记”“目击记”形式出现的军事新闻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我们不妨把这种以作者的亲身经历、现场见闻写成的新闻作品叫作亲历性新闻。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新年的脚步,《军事记者》迎来了创刊的第50个年头。此时此刻,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向长期以来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这份刊物的有关领导、同人和读者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10.
雷雨 《军事记者》2010,(1):F0002-F0002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把散发着油墨香的2010年第一期《军事记者》呈现在读者面前。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注意到,新的一年《军事记者》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变化之一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书法家邵华泽为本刊题写了刊名。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第一期《军事记者》进行了改版,其中一项是把每期评论员文章改成了卷首语,有感于七八年前的一件往事,第一期卷首语我写了一篇《拿什么献给你,我的读者》的小稿,想借此强调一下我们新闻人的读者意识。强调强化读者意识,是有感于眼下我们面临着的诸多挑战。第一个挑战。是读者变化的挑战。过去我们办报,往往是靠着信息不对称来抓读者: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迎来新年的第一轮太阳时,恰逢《军事记者》出版600期。 走过阳光、走过风雨,这份军事新闻学术期刊自1958年5月诞生以来。就在历届解放军报社领导和编辑记者同仁的支持下,不断进步,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13.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与每一位读者朋友一起豪情满怀地迈进了2003年的门槛。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的《军事记者》杂志怎样办才能更受读者的欢迎?本刊部分特约顾问在“新年寄语”里提出了很中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我们的刊物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4.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与每一位读者朋友一起豪情满怀地迈进了2003年的门槛。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的《军事记者》杂志怎样办才能更受读者的欢迎?本刊部分特约顾问在“新年寄语”里提出了很中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我们的刊物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读图时代,读者打开一张报纸。吸引他们眼球的,常常是图片新闻;读者首先选择的,也常常是图片新闻。读者对图片新闻的重视和喜爱越来越强烈。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图片新闻.满足读者对图片新闻的阅读需求。成为摄影人、特别是军事新闻摄影人的不懈追求。数码时代的到来,在速度和内存等技术为我们带来诸多便捷。使我们可以边拍边传的同时,也使图片新闻的造假变得越来越容易。  相似文献   

16.
某报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和最权威的军事新闻媒体,堪称可靠的“军方发言人”和军内外读者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她从以前的4个版面扩为现在出8个版后,内容充实,版面有特色,所报道的国内外时政热点新闻、焦点新闻、社会新闻等,深受读者欢迎。阅读这样的军报,有关军内及国内外时政热点新闻、焦点新闻、社会新闻等内容构成信息的文字尽收眼底。但也有道憾,该报常常出现文字缺漏等错误,让我们这些热心的读者心里很不舒服。2003年5月16日该报《文化周刊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军事新闻在大多数情况下进行着严肃的包装,读者读起来有些沉重。庄重不等于呆板,严肃不排斥活泼。而在军事新闻领域恰如其分地介入幽默的手法,寓庄于谐,寓教于乐,将是一条值得探索和借鉴的途径。幽默之于军事新闻,绝非哗众取宠,趋时之策。且不说西方报界将幽默用于新闻作品已成为他们的一大特色,就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也没有把幽默视为禁区。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都是杰出的报刊活动家,他们一生所撰写的大量稿件中,就有不少把严肃的革命战斗精神用幽默、生动的笔触表现出来。那些活泼有力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代军事新闻工作者,只有心中装着读者,写读者所需,一切为了读者,牢牢树立"读者意识",才能认识读者,适应读者,进而赢得读者。孙晓青的读者意识,使其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把自己与广大官兵置于平等位置,使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贴近性,是新闻的特性,同样也应是报纸理论宣传的特性。尤其在报业愈来愈走向市场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出来。报纸理论宣传若不能及时改变原有的办报思路,使其更加适应读者、贴近读者,必将被读者抛弃,被市场淘汰,失去在报业中的立足之地。这就迫使我们必须研究报纸理论宣传的贴近性,以新的思路和切实的措施增强其贴近性。增强报纸理论宣传的贴近性,首先要研究贴近谁的问题,也就是报纸理论宣传的读者定位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必须和整张报纸所处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联系起来。从北京三大党报来看,由上述方面决定,已经形成了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与军事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和战争实践中,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军事理论和新闻思想与中国军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极为倚重、纯熟运用军事新闻,出神入化地对人民群众激励动员与组织推动融合,对中间力量趋利与晓理交互,对敌对势力心战与兵战并用,军事新闻的功用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发展自己、克敌制胜的无形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