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它迅速影响、渗透甚至改变着人类社会的诸多领域。高新技术带来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使大众传播业在时代进步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知识经济会为大众传播业带来诸多新发展;另一方面,没有大众传播媒介的参与和推动,知识经济的车轮无法快速旋转。因此,关注并研究知识经济与大众传播业的互动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化技术为核心信息技术的信息高速公路,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迅速转变的工具。在人类迎接这场全新转变的同时,大众传播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作为大众传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新闻传播,则比其他类型的新闻传播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让信息高速公路为军事新闻传播服务,成为传媒、军事记者面对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了。广播新闻传媒的发展也是这样。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广播新闻传播在节目内容、播出和接收形式乃至传播效果等方面更为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无疑是人类最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新闻传播从业者就是文化产品的选择和播送者,职业的特点使他们始终处于时代进步的最前沿,他们的神圣职责就是要创造最具时代性的、最能代表人类进步方向的文化氛围,反映社会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通过这种舆论引导来实现架构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新闻传播活动与人文精神内在的契合点,新闻传播事业本质上与从文化的角度来肯定人的主体性、人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的人文关怀有着一致性。所以,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应该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思想核心。  相似文献   

5.
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电子传播,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介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思维领域。麦克卢汉就此提出了“媒介即是讯息”的理念,这对于把媒介理解为传递讯息的载体的观点来说,无疑是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传播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整个世界都被小小的电脑芯片和细细的网线连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一、传播权力与传播权利在人类文明史上,大概找不出比传播更久远的历史。人类自从从生物进化为人类以来,人类社会持续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就是由于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不断地传播信息。自己新的发明、新的发现、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不断地被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数字媒体带入到了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最初,数字媒体只被应用于信息技术领域或互联网行业,但随着数字媒体功能的逐渐丰富以及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日益进步,数字媒体的应用面越来越广阔,更是对新闻制作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有利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立足于数字媒体的视阈下,围绕着新闻制作与新闻传播两方面内容开展分析,探讨数字媒体在新闻制作和新闻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新闻信息的呈现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信息获取要求。  相似文献   

8.
人类传播可区分为三类,即人类信息传播、人类知识文化传播和人类社会文化传播。人类信息传播是信息经济时代人类对大数据、信息形态的传播,是人类传播的初级形态。人类智慧传播是智慧经济时代人类对智慧映像的传播,智慧映像传播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对知识文化的传播,它是人类传播的中级形态;一类是人类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它是人类传播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是人类传播之母,是社会传媒之母。人类智慧传播是同人类的诞生同步的,但是它的显现、功能力被人类认知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实现的,特别是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人类智慧传播才提到了议事日程,人工智能技术把人类智慧传播变成了现实,并以人类传播之母、人类传媒之母的身份带领其“子女”们为人类传播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相似文献   

9.
文献载体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它对我国古代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古代文献有:甲骨,金文,石刻简牍,缣皂和纸质文献。文献载体不仅促进了古代文化的发展,还为系统地收集,整理古籍提供了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信息量日益浩繁,需要选择更佳的文献载体,使之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10.
时代发展催生技术进步,技术运用带动时代升级.在技术与时代相互促进、彼此助力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信息传播先后经历口头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广播电视传播时代.今天,早已进入互联网传播时代的人们正在探寻着走向以互联网终端为媒介的移动互联网传播时代.在这种背景之下,社交媒体逐渐吸纳传统的新闻媒体的功能,成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着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进而决定着社交媒体的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今天感受的媒体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所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技术的发展推进着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我们今天在体验着互联网所有的技术性功能的同时,正在感受到它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的影响.感受着它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注入的巨大推动力量。互联网平台所承载的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导航技术,信息整合技术,信息诠释技术将把每个社会成员与人类的数字世界连接起来.从而推进每一个生命的能量与整个人类文明能量之间的沟通与交互。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今天感受的媒体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所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技术的发展推进着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我们今天在体验着互联网所有的技术性功能的同时,正在感受到它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的影响,感受着它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注入的巨大推动力量。互联网平台所承载的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导航技术,信息整合技术,信息诠释技术将把每个社会成员与人类的数字世界连接起来,从而推进每一个生命的能量与整个人类文明能量之间的沟通与交互。  相似文献   

13.
周世辟 《图书馆论坛》2006,26(6):142-144
信息和传播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并对其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和传播技术作为现代图书馆的技术支撑,在现代图书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书馆要进一步扩大用户对信息和传播技术的接近和使用权,更好地发挥其在图书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技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之一。几千年来传播科技不断地发展变化,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推动了世界传媒业的日益壮大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晓晖 《新闻战线》2023,(21):54-57
更加深刻地链接“我”与世界的关系,更加精准地定义中国国际传播的“世界身份”,对于全面提升中国话语国际传播效能至关重要。我们应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共同价值及技术进步为引领,拓展国际传播新疆域,对中国实践进行意义再阐释,找到共同话语空间,汇聚多元主体表达的国际传播力量,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数字电视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传播学者的广泛关注。数字电视给信息传播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且引起媒体在内容制作、内容提供、内容经营等诸方面的一系列连锁变革,更重要的是,数字电视的出现给小众传播提出了新的传播模式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提高新闻传播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人们对信息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当今社会状态下,新闻传播正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逐渐关系到国际和社会发的发展。为此,笔者重点对提高新闻传播能力的途径进行了诠释,对我国目前新闻传播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提高或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和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新闻传播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新闻传播高科技领域正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整体性突破。在即将出现的以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电视广播技术三者合流为主要特征的下一代新闻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在下世纪初将给人类社会各个方面带来引人注目的重大影响。因此,了解和认识即将问世的新闻传播新技术和新媒介,对于我们满怀信心地迎接挑战,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具有现实意义。信息传播技术的重大突破已经初露端倪的新闻传播技术的重大突破,主要来源于近十年来信息传播技术的突破。多年来,信息传播技术革命的关键就是寻求能够高容量、高质量、高速度和一体化传递音、像、文、图等各种信息的新技术。近年来,这一努力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这种突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传输渠道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著名论断正在信息传播领域得到最有力的证明. 信息采集、存储和传输的数字化,使得人类在传播领域美梦成真.现代的人们基本上可以随时随地以其感觉器官所能感知的任何方式接收和传播信息了.这一切,都是借助于一个可以被人们在掌中把玩的通讯兼信息处理工具来实现的.这个奇妙的工具,人们通常称之为"手机",专业人员则名之日"手持移动终端".  相似文献   

20.
钟小族 《出版视野》2009,(2):31-31,33
传播是古老的.是自人类社会肇始即存在的社会现象:影视则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影视的进步.并且.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影视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1998年,叶家铮在《电视传播的艺术》中已指出:“在研究电视的各种视点中.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电视传播的特点及其活动规律.是很重要的一门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