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作为一名校长,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对学校德育作了不少探索,其中的成败得失常常引发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德育往往在规范学生的言行或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时派用场,而没有成为激发学生奋进的力量源泉。当德育成为教师心目中的条条框框时,德育是否远离了学生生活?有专家提出“不能肯定什么样的学校德育是最有效的,但可以肯定与学生生活脱离的学校德育是有害的。”①  相似文献   

2.
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完成其对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学生生活在一个现实世界里,构建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化的德育格局是学校人本性德育的真谛。生活本身就是德育的源泉。丰富生活化德育内容、完善生活化德育手段是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创新学校德育,必然走向实践,走向生活。首先,学校是师生生活的世界,交往的天空,是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其次,学校德育是一个过程,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超越性。再  相似文献   

4.
责任教育是当前学校德育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责任教育实效性差也是长期困扰教育者的一个难题。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责任教育本身就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应该走向生活、走进生活,教育者必须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学生生活。责任教育生活化将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温志旺 《辽宁教育》2013,(5X):68-69
<正>如何使学校德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使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教育,一直是教育界探讨关注的一个话题。学校传统的德育方式流于说教,片面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导致德育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脱节,使学生的知、行不能统一,德育效果微乎其微。学校德育要走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品德发展是在生活中自主建构形成的,学校生活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方面,对于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其自身的德性决定了这种影响的方向,道德的学校生活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校德育的作用,而不道德的学校生活则极大地限制了学校德育功能的发挥,对学校德育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班级德育是在班级中进行的德育。班级德育定位于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力量,班级是学校德育的基层阵地,也是联结和整合学校德育与其他德育领域的基本节点。班级德育的价值体现在班集体既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环境,同时又是一个道德主体,学生通过在班集体中学习和生活来发展与表现自身的道德品质。班级德育具有集体德育、组织德育、生活德育的特点,其在班集体中,通过班集体来实施。  相似文献   

8.
游戏、聊天、网上娱乐是学生网络生活主要样态。学校德育与学生网络生活存在不同轨现象。学校德育要推进自身数字化进程,抓住引领学生网络生活的关键期,要关注“网商”(IEQ),同时建构科学引领学生网络生活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是教育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从德育定位和价值取向、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及德育的实践性和生活性等方面,对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品德发展是在生活中自主建构形成的,学校生活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方面,对于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其自身的德性决定了这种影响的方向,道德的学校生活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校德育的作用,而不道德的学校生活则极大地限制了学校德育功能的发挥,对学校德育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社区的文化、教育和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德育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一是要投资于社区文化建设,引导社区主流文化和流行文化,培养学生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和社区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育人空间;二是要投资于社区教育丁作,扮演好引领社区教育的角色,优化社区教育资源.实现学校与社区合力育人,形成良好的社区教育氛围,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三是要融入社区生活,致力于社区生活环境建设,给学校德育注入生活的氛围和气息,让社区生活环境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谐的推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课题研究调研结果,对学校德育与学生网络生活之间“不同轨现象”做出实证分析,呼吁学校德育主动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将学生网络生活纳入可控制有指导的范围;加强学校德育对学生网络生活的指导性和影响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美好网络生活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3.
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充分的社会支持,是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的根本原因。社会环境与社会生活是学生道德发展最真实的场域,是一切学校德育变革的逻辑前提。社会发展的道德需求与道德期待是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动力支撑。学校德育变革必须置身并充分考量社会发展、社会环境、社会资源之于学生道德发展及学校德育的深刻影响,深入理解并认真对待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时代要求与动力支撑,积极拓展社会资源的德育价值及其支持路径,充分考虑并合理利用社会生活对学生道德成长的滋养,从其赖以依存的社会系统中寻找资源、方案、路径与突破。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总体上看,当下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也是好的。但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警惕的新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管理工作实践,谈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校德育品质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逐渐远离了人的主体性发展需要。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失去了生活底蕴,无法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有效解疑答惑,得不到学生的认同,不能有效地适应社会及学生的发展需要。面对学生德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新方法、新模式,是摆在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德育脱离学生生活世界,远离生活现实,使德育实效性差成为困扰德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现代教育学认为,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的基础价值。德育只有回归学生现实生活,才能把具体  相似文献   

1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被视为衡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重要道德标准之一,也是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体现。现在的学生生活在比较优越时代,缺乏对人的感恩意识。感恩教育已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何朝晖 《辅导员》2012,(15):65+62
学校德育生活化是指学校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体验道德魅力,培养德性。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启蒙阶段,就注重与自然生活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刘志 《教书育人》2009,(7):44-44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定位普遍存在"高、大,空、远"的现象,脱离了学生实际生活和个人需要,忽视了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基本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赵蓓 《天津教育》2003,(11):37-39
21世纪初,中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工作理念、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必然在广大青少年身上有所反映。特别是思想观念多元化现象的出现,是对学校固有的德育工作模式的极大挑战,它影响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它使德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裂变。为此,更新观念,确立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就迫在眉睫。一、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思想主动健康发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如何,关键要看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观念是否与时俱进,有所转变。传统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