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一次,我们班观察角投放了红豆、绿豆、黄豆和豌豆等,目的是引导幼儿先观察豆子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然后做种子发芽实验。第二天,我发现泡在瓶子里的豆子有的不见了,有的还剩一点儿,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开始留意观察角,这下让我发现了,几个调皮的孩子正在偷吃,我赶紧跑过去说不能吃,可他们却  相似文献   

2.
生豆芽     
9月17日今天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生豆芽。我找来一个小杯子,在杯子里放上一点水,把豆子泡在了水里。我等啊,盼啊,豆子怎么还不发芽呢?妈妈告诉我:“生豆芽要有耐心,时间到了,豆子才会发芽。”听了妈妈的话,我便开始了耐心的等待。中午,豆子终于有了变化:豆子变大了,有的都胀破了皮。晚上的时候,我终于等到了令人兴奋的一幕:豆子长出了细小的芽,新芽是白色的。9月18日今天,是我生豆芽的第二天。早上,我跑去一看,哇!豆子的芽长长了许多,大概有5毫米了吧!中午,豆芽变得更长了,有1厘米了,豆子的绿衣裳也脱了下来。下午,豆芽变得更长了,足有2厘…  相似文献   

3.
我认为,幼儿园的环境,不仅应当具有美化装饰作用,更应具有教育作用,要让幼儿在环境中获得知识。一天,我带幼儿去田里观察麦苗,有个孩子大声叫起来:“这边的麦苗和那边的不一样!”确实,一边的麦苗又粗又嫩,一边又细又黄。孩子们纷纷问我这是为什么。我告诉他们,这里有许多秘密,但是老师要你们自己寻找答案。回来后,我在操场的一角开出一小块地,分成两半,一半浇了肥,一半不浇肥。再找来种子,大而饱满的种子撒在浇了肥的地里,干瘪的种子撒在没施肥的地里。我做这一切的时候,让  相似文献   

4.
去冬今春,我组织幼儿观察了蚕豆的生长过程。下面是我的工作日记。12月5日我告诉全班孩子,我们一起来种蚕豆,看看它是怎样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的。要由一个小朋友做记录员,把蚕豆的生长过程画下来。我建议选爱画画的张开宇当记录员,孩子们都赞成。我先让孩子们观察豆种的外形、颜色,  相似文献   

5.
去年,我参加了一次由法国专家执教的科学教育培训。其中,“观察芸豆”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法国教师提供了三种芸豆:干芸豆、用水泡过两天的芸豆、已发芽的芸豆,让我们仔细观察三种芸豆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同,再猜测一下它们的内部结构。当我研究那颗发芽的芸豆时,我很震撼,因为我从未掰开过发芽的豆子,实在不知其内部结构。当我看到那个豆瓣里长出的芽芽时,我想当然地认为它最终会延伸到外面长成叶子。虽然法国专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但现场激烈的研讨气氛促使我对种子发芽的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小芽芽最后到底会变成什么?以前我也曾…  相似文献   

6.
刚知事的幼儿面对花筒般的世界,感到百般的好奇,他们想知道许多许多。这时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春天到了,我带孩子找春天,看小草发芽,柳丝吐絮,桃花争艳,春笋破土。请孩子介绍春天,孩子们用他们的慧眼收集来的信息,向大家倾说“小草发芽、桃树开花啦!冬眠的动物醒来了!爬山虎穿上了绿衣裳、塘里的水涨高了、小芭蕉长叶了、人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袄”。他们还情不自禁的念起了儿歌:“春天来了,下小雨了,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他们问我什么是种子,为了帮助孩子们弄清什么是种子,在幼儿园开辟了一块自然角,栽下了大豆、青菜、…  相似文献   

7.
字词教学,在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应该把字词讲得清楚、确切,使学生透彻地理解。现在就我在字词教学中的几点作法谈谈。“种子和种子的发芽”是一课常识性的教材,其中有“两半儿”、“生命的芽”、“损坏”、“霉坏”、“储藏”、“养料”等很多新词。教学时,首先我引导儿童观察已萌芽的黄豆种子(课前准备好的;上课时,每人分发一粒),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间学生:“黄豆上包着一层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包着一层皮,是保护豆子的。”我要学生把黄豆的皮撕掉后又问学生:“把皮撕去,中间是什么呢?”学生说:“中间是两瓣黄豆子肉。”我就说:“这两瓣豆子分做两开,分得很匀,叫做‘两半儿’。”接着再指导儿童看里面的小芽,告诉他们这就是叫做“生命的芽”,两半儿中间储藏了许多养料,来供给那生命的芽在发芽生长时的需要。当时我又把  相似文献   

8.
先入为主,幼儿已经从教师那里接受了错误知识,再让他们纠正过来是难的。记得带幼儿做“种子发芽”的小实验时,我凭印象对幼儿说:“种子发芽需要阳光、空气、水。”虽然这句话不是在课堂上说的,可却深深地印在幼儿的脑子里。后来,在备课中我才发现自己把“适宜的温度”误为“阳光”,为了纠正孩子已经接受的错误知识,我花费了很多、很多时间才奏效。  相似文献   

9.
秋叶(中班)     
目标:1.学习演唱歌曲,尝试用强弱变化的歌声表现歌曲中“转”的上扬和“摇”的下落。2.能创造性地表现秋天的树叶飞舞、旋转、飘落等姿态,充分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准备:1.观察树叶在秋风中飘舞的形态。2.录音机,律动音乐磁带,歌曲《秋叶》磁带,歌曲图谱,树叶。过程:一、热身律动1.播放一段轻音乐《大地为你歌唱》,在清脆的鸟叫声中,教师导入:一天,一群美丽的小鸟飞到一片山坡前,把种子播撒在山坡上,期待种子长成一棵棵大树。让我们来学学种子们怎样发芽,长大吧!2.幼儿边听音乐边尝试用形体动作表演:种子在泥土里睡觉→发芽→渐渐长高→成为…  相似文献   

10.
1月5日星期三晴今天,老师告诉我们黄豆泡在水里会发芽,并让我们做实验,观察它们的变化。中午,我在碗里倒了一些水,又抓了一小把黄豆小心地放进碗里。两个小时以后,我去看黄豆,发现黄豆的皮变皱了,像老爷爷脸上的皱纹。睡觉以前,我又去看它们,发现碗里的水变成了淡淡的黄色。我想,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1月6日星期四晴今天,我放学回来后给豆子换水。我把碗里的水倒掉,然后把豆子一粒一粒拣出来。我发现黄豆的一边已经出现了小裂缝,看来,豆子快发芽了。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相似文献   

11.
我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左右空间概念,取得了好的效果。方法如下: 说一说,做一做首先,让幼儿进行观察性学习,熟悉左右空间方位词。我告诉幼儿自己的左、右手的位置,让他们练习举起自己的左手或右手。而后,我和幼儿一起做“拍手回答”的游戏。教者问:“小朋友,你的左手(右手)在哪里?”幼儿边拍手边回答:“我的左手(右手)在这里。”当大家说到“在这里”时,都同时伸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西西是一颗和别的种子长得不太一样的种子。春天快过去了,种子们陆陆续续发芽了,西西却没有。许多好心的邻居都劝它快点发芽。可西西就是不肯。西西说:“我还没弄清楚我是什么种子呢?”  相似文献   

13.
常识活动《番茄和黄瓜》进行到品尝环节时,有幼儿主动发问:番茄里面一粒粒的是什么?我告诉他们是番茄的种子,随即让他们找找黄瓜的种子在哪里。幼儿很感兴趣,找到后异常兴奋。针对幼儿普遍对“种子”感兴趣和小班下学期幼儿的认知特点,我们设计了一系  相似文献   

14.
梦芽     
正2月13日晴"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要播种太阳……"每当我在镜子面前唱这首歌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我能播种一个怎样的太阳,让一颗梦想的种子在我的身边发芽呢?春种梦从我读小学一年级时,我就被老师这个职业所吸引,看着他们亲切的脸庞,听得他们美妙的声音,我是多么羡慕,从那时候我就插上了一对梦想的翅膀,披上了梦想的衣裳——当老师!后来,我慢慢长大,妈妈告诉我:梦  相似文献   

15.
我在组织幼儿科学实验活动时,以“重活动过程、重幼儿自身活动”为原则,努力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实验者,去动手、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我只是适时地给予指导。在“种子发芽”实验活动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6.
有趣的豆芽     
在组织“我爱吃的食物”这一主题活动时,为了让幼儿更加直观地认识一些蔬菜的特征,我特意带来了一些绿豆芽。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我见过大大的蚕豆芽。”“上次去外婆家,我看见了从泥土里刚刚钻出来的豆芽。”一向爱提问题的杨明一本正经地说:“连老师,豆芽是从什么地方长出来的,你能解释一下吗?”“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我一边说,一边给孩子们每人发了几颗绿豆,“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豆子的什么地方可以长出芽儿来?”孩子们拿着豆子左看看,右瞧瞧,最后一致认为芽儿是从豆子的“肚脐眼”里长出来的。为此,我们决定做个发芽小实验。两天后的早上,韩愈阳在种植区大声喊道:“快来看,绿豆发芽了!”孩子们一拥而上。“哇!原来豆芽不是从‘肚脐眼’那儿发出来的。”“是从‘肚脐眼’旁边长出来的。”“不对,爸爸告诉我,豆子的胚芽能发出芽来。”哦,原来是这样,孩子们终于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7.
创设环境     
在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线的“叙事性整合课程”中,为了让幼儿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结合文学作品创设相应的环境,给幼儿直观、鲜明的印象,引发他们的探求兴趣和想像能力、创造能力。如在《桃树下的小白兔》中,我们让每个幼儿准备一些种子、杯子做“种子发芽”的小实验,组织幼儿观察:为什么有的种子发芽了,有的没有发芽,为什么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通过观察,幼儿最终发现了影响种子发芽的原因,如有的杯里没有水,有的杯里水太多,有的杯里没有土,有的杯口被封住了,等等。接着,我们利用图书、录像、VCD 碟片等,进一步向孩子提供  相似文献   

18.
我们都知道人要喝水,喝水要用嘴。种子发芽也要喝水,那么,种子的嘴在哪里呢?让我们把几粒豆子放在小碟子里,再倒入一些水(图1)。过一会儿,你会观察到豆子外皮出现了皱纹(图2),然后皱纹不断扩散,豆粒也开始膨胀"发胖"。到皱纹消失时,外皮会被涨破,种子就要发芽了。显然,水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想知道水分是怎么进入种子里去的吗?你在豆子刚刚起皱纹时,  相似文献   

19.
一、家乡的红泥土我们班的爱家乡教育,从让幼儿认识家乡的红泥土开始。首先我带幼儿去观察农民伯伯挖地、播种,并让幼儿讨论泥土有什么用处。幼儿七嘴八舌地说:“泥土可以种豌豆、大豆,可以种麦子、棉花”……回园后我又问:“泥土除了可以种庄稼、蔬菜外,还可以做什么?”幼儿说出可以做碗、做花瓶、做砖头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又带幼儿到砖厂参观,让他们亲眼目睹砖厂的工人叔叔怎样和水搅拌泥土,怎样制坯烧砖。然后再让幼儿参观各种建筑物,了解家乡的红泥土对  相似文献   

20.
3月13日晴今天,我和妈妈去商店买了一个"魔蛋"。这个"魔蛋"是用一颗豆子和一些碎土做成的。听商店里的工作人员介绍,只要每天给它浇水,豆子在发芽后,叶子上会有神奇的字出现。我好期待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