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一门乐器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更高的艺术素养提高识谱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培养注意力、和谐力、自傲力等,掌握更多的必备能力。每一位音乐教师都知道器乐教学的好处,但是让器乐走进课堂还是举步维艰。如何让器乐真正走进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对器乐的兴趣?如何选择合适的乐器?如何保障器乐课的正常教学?器乐教学如何评价?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钢琴成为学龄前儿童首选乐器的原因有许多。一是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本身就具有其他乐器无可替代的音乐表现力。二是钢琴是全部乐器中最能让儿童用舒适的坐姿来坐着弹奏的乐器。更重要的原因是,经过科学研究证明:幼儿练习钢琴,可以开发右半大脑并且提高儿童智力,可以锻炼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在弹琴过程中让手、眼、耳、脑、脚等各种器官协调使用,更有利于以后儿童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器乐教学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良好的器乐教学方法又是提高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第二乐器发展提高的重要手段。普通高校的音乐专业器乐教学首先要从基本功开始,抓紧抓牢器乐学生的基本功练习,是学好任何一样乐器的基础。再从教师的示范演奏,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学好每件乐器,掌握每天的科学练习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时间里学习乐器,掌握演奏技能。  相似文献   

4.
张伟 《儿童音乐》2007,(5):66-6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事业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音乐在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培养人的道德情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物质文明的需求越发增多,尤其是音乐教育对孩子早期智力开发有效的理论提出后,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一门乐器甚至几门乐器的情景屡见不鲜,“不要让孩了输在起跑线上”,“音乐可以开发孩子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社会高速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学习音乐尤其是学习一门乐器可以开发大脑,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尤其是接受钢琴教育可以使人的左右脑平衡发展,使人更聪慧,更具创造力。然而,我们在教授儿童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大部分儿童都不能坚持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很不愉快,甚至对人生产生极大的阴影。因此,根据钢琴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制定一套比较适合儿童钢琴学习的教育体系,便于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教育追求的是素质教育,即儿童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音乐教育在儿童综合素质发展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当代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儿童美育的培养。加上当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儿童的欢迎,学琴人数日益膨胀,逐渐掀起了一股"钢琴热"的潮流。然而,当今钢琴教育的现状是学琴人数快速增长,学琴质量却逐渐下降。不少儿童在学习钢琴过程中,丧失对这门乐器的兴趣和热情。音乐和技术是学琴的两个方面,技术训练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音乐吸引孩子,而不是枯燥的进行反复的机械训练。对于儿童音乐教育者而言,应该牢记只有培养儿童的兴趣,才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音乐,提高儿童的音乐水平。  相似文献   

7.
何桂香 《学前教育》2023,(Z4):13-14
<正>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学习唱歌、跳舞,或具备演奏乐器等艺术特长。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孩子可能会遇到失去学习兴趣、无法专注、半途而废,甚至产生强烈反抗等问题。在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家长往往会出现以下误区。过于关注音乐技能,忽视了孩子审美和习惯的培养许多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种音乐培训班,并积极陪伴孩子学习和练习。然而,如果只关注技能学习,  相似文献   

8.
管乐队具有入门相对简单,技巧练习提高快、声音铿锵有力、音色圆润优美、演奏形式多样等特点。但学生音乐素养偏低,缺乏乐器学习经历,训练时间少,就需要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同学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习音乐知识和掌握演奏方法技巧。要择优挑选各乐器组学员、解决学习入门难的问题,加强气息练习,攻克演奏技术难关,抓好合奏这个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音乐是一门塑造学生心灵、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其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该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器乐教学作为音乐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任。虽然不少家长都热衷于鼓励孩子学习乐器,表面上看是重视、支持器乐教学,但实际上还是出于一种功利意识,比如孩子学到了哪些乐器,掌握了哪些演奏技巧,获得了哪些奖励,在孩子的升学考试中有没有加分,甚至有的家长还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获取  相似文献   

10.
儿童是社会群体的一份子,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机构中,儿童成长的德育、美育问题是最为重要的,学习一门乐器能够帮助他们在音乐中培养德行、历练心智、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1.
“让每个小学生和初中生都掌握一门乐器或擅长一项体育运动。”2013年教师节,在全县教师大会上,百色市田东县县委书记王军重申推进艺体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体育可以锻炼身体,让我们把下一代培养成精神富有、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近几年来,田东县致力于做好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控辍保学、改善办学条件、安全管理、推进营养改善计划、关爱留守儿童等教育工作,学校硬件设施有了较大改善,“读书难”问题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8,(7)
中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为自主精神、耐挫精神、持之以恒精神及专心致志精神。在学习指导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些意志品质。一、培养自主精神学习上的自主精神是指主动地、不需要旁人提醒督促地去学习。它依赖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掌握学习方法并能自主地运用,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无疑能促使自主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丰富音乐课堂的内容,乐器成为了音乐课堂上老师经常使用的道具,一方面它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乐器也成为了重要内容。乐器演奏对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对于音乐课的兴趣都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乐器教育还能够提升学生对于音乐表达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靳春梅 《河北教育》2007,(10):43-44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极富音乐表现力,能表达出人类最为细致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波动。因而,学钢琴成为众多想踏人音乐大门的儿童学习的首选。由于儿童的天性决定着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更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他们一旦对钢琴学习产生兴趣,开始一段时间都能主动坚持,但基础阶段枯燥的练习又会让多数孩子半途而废,因此,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应激发、  相似文献   

15.
贾春丽 《中国教师》2009,(Z1):531-532
<正>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钢琴这件昂贵的乐器已进入到普通百姓家。众多的儿童在启蒙老师的辅导下,开始用他们的小手在黑白琴键上,弹出"叮咚"悦耳的旋律。钢琴学习和弹奏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活动,通过学习可以得到许多音乐的基本知识,掌握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许多规律,从而全面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钢琴是所有乐器中  相似文献   

16.
<正>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尤其是器乐的演奏。器乐的演奏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表达和创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情感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全面发展是学校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儿童们以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期盼中逐渐把音乐变成自己吹奏出来的东西,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十分美好的。学生通过器乐演奏,可以更好地掌握音高位置,练习音乐听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团  相似文献   

17.
日本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铃木认为:只要能为儿童创造出一种类似于祖国语言环境的优良音乐环境,让儿童每日沉浸其中,任何儿童都可以轻易地掌握人类音乐文化的最优秀遗产。铃木认为:在集体学习环境中,儿童之间可以获得更接近于自身水平的技术榜样和态度榜样。  相似文献   

18.
<正>在许多课堂教学乐器中,竖笛既经济又实用,深受广大老师的青睐。但说起竖笛教学,很多老师都会皱起眉头。竖笛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表现和享受音乐的过程。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训练,一旦进入学习就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脑力加体力的劳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喜欢竖笛,让竖笛真正的走进课堂,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呢?一、充分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竖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好竖笛的关键。如何把刚进入三年级的孩子引  相似文献   

19.
钢琴向来有乐器之王的美誉,以其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宽广的音域,征服了世界,也打动了无数喜欢音乐的人。要掌握全面的钢琴演奏技术,只有在不间断的练习中获得,所以说学习钢琴的关键环节就在于练琴。除了有老师的正确指导外,演奏者还须应用科学的练习方法,因为练习方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练琴效率的提高和练琴效果的好坏。一般幼师生入校都是从零起步,有的学生因为手硬,有的是态度问题,对钢琴学习不重视,自然练琴的自主性就差,需要老师时刻的监督和耐心的辅导,但练习是钢琴学习中提高和进步的重要过程,可是并非所有的练习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的掌握钢琴技能,培养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学生应如何练琴。  相似文献   

20.
杜悦艳 《山东教育》2003,(27):47-48
器乐教学是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具有音乐教育的一般特点,教儿童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不仅是使儿童逐步学会认识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能,表现音乐,养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的过程,更是儿童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器乐学习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既体现在学习乐器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上,也体现在不适当的教育方法会引发儿童心理问题上。一、器乐学习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依照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所言,“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