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立体几何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培养空间想像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是立体几何教学的归属,也是立体几何教学的出发点,但困惑我们的是在<数学教学大纲>、<数学教学参考>中,只提出了空间想像能力培养的要求,而没有提及培养途径和方法,同时,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高低是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反馈出来的,事实上也只能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反馈出来,于是出现了大量解题训练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现象,以为通过解题就可以达到培养空间想像能力的目的,本末倒置,最终也影响了学生解题能力.通过怎样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呢?下面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教学和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数学专业知识.事实上,很多学生觉得立体几何难学是因为立体几何对学生抽象的空间想像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对于多数高中学生而言,空间想像能力是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要求.为此,对于数学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笔者认为在立体几何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高学生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邓碧琴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Z1):159-160
立体几何是数学高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特征是利用图形解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何通过图形分析题目,进而寻找解题途径和组织推理过程,从而使问题得到迅速和简捷的解决,是立体几何教学的重大课题.下面谈一谈对立体几何解题过程的思路分析,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大部分学生对《立体几何》精髓部分空间想像能力,作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未能在平常学习中得以训练到位。在遇到部分《立体几何》用综合法容易入手解决,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向量法却难以深入解题时,在问题面前就会感到束手无策。本人通过几个对比实验。总结几个方面教学尝试反思,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空间想像能力是数学高考重点考查的一种能力.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是立体几何教学的出发点,而三视图和直观图的转化又是立体几何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三视图作为高考的新成员,显得异常活跃,成为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正因如此,三视图和直  相似文献   

6.
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数学基本知识,获得正确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最终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加强对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高中立体几何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是提高立儿题解题能力的关键,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下面就如何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提高立几题解题能力,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钱鹏 《高中数理化》2014,(10):13-14
立体几何问题对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因此部分考生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思维受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供以下几种策略,以期提高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1寻根教材——由浅入深揭示本质 教材中渗透了新课程的导向与理念,体现了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承载着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是几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李志慧 《中国考试》2004,(10):32-33
证明线线、线面、面面平行或垂直,求空间的角或距离等问题是立体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按照传统方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一般要通过“作图、证明、求解”三大步骤来解决.高中数学新教材立体几何中引入空间向量后,以向量为工具处理立体几何问题,可以使  相似文献   

9.
在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数学是重要学科之一,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立体几何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由于立体几何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直线和平面,所以学好这一章的知识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学完这一章后,除了在知识方面通过线线、线面、面面关系的概括外,整理和挖掘教材中相互关联的系列题,对于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该章知识理论的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立体几何是研究空间图形的性质、画法、计算以及应用的一门学科.立体几何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不妨把这些数学能力统称为“空间能力”.“空间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本文试就立体几何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及动手操作过程中创造性的培养进行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近年来大量的高考全国卷立体几何试题,分七种类型探究利用补形法解决全国卷立体几何的相关问题,构造的模型将复杂问题求解规律化,得出解题的通法,并且最后在教材中溯源补形法,促进学生对立体几何问题的本质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直观想象和数学建模的数学素养等.  相似文献   

12.
解题是巩固和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其重要性不仅仅在于解题能力或技巧,其间还蕴含着良好的育人功能。 ——解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实践第一的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数学源于客观世界。做为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反映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模型,经历了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提炼概括过程,而解题则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到的这些数学模型和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演练,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过程。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解题实践来实  相似文献   

13.
荷兰数学家与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与动力”。反思是数学创造强有力的动力,是创新思维发生的必要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能力呢?笔者想通过一堂立体几何习题课的教学来展现在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并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4.
高中学生普遍反映《立体几何》难学,这与他们在初中学习《平面几何》时头脑中已经形成在平面内解题的习惯有关,接触到空间问题便束手无策,缺乏空间观念和立体感,不会将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解决。针对学生的弱点对症下药,只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才能游刃有余地解决各种立体几何问题。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  相似文献   

15.
立体几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高中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大脑有了一些几何体的表象,但这些表象还是不清晰的、不稳定的、不全面的.面对异面直线问题他们不知如何构造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利用有关定理解题,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构造学生熟悉的几何体如长方体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后把长方体去掉让学生直接解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6.
立体几何是建立在平面几何的基础上,培养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其特点是“空间问题平面化”.为此,在空间概念形成过程中,注意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方法和结论的类比联想,归纳演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的目的,也是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需要。我国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是对学生解题要求抽象化,解题方法的单一化。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是偏重思维结果,而忽视了思维过程。为此完善应用题解题要求就十分必要了,有鉴于此,我在应用题教学中,作了改进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是工具学科中最为重要的一门,所有工科学科的应用知识都是基于数学的基础上的,因此,要注重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实际,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实际解题能力.一直以来,问题的解决是数学教学的重点,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本文通过论证应用题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程中普遍存在的"轻能力培养,重知识传授"的现状,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解题  相似文献   

19.
立体几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高中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大脑有了一些几何体的表象.但这些表象还是不清晰的、不稳定的、不全面的.面对异面直线问题他们不知如何构造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利用有关定理解题,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构造学生熟悉的几何体如长方体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后把长方体去掉让学生直接解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立体几何》第一章教学目标中明确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根据目标的要求这节课设计本着从实际提出问题,充分利用教具,从模型到图形,再从图形到模型,逐步让学生观察模型和图形的变化,从中发现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要求学生用命题的形式叙述出来继而加以证明。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