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李淑霞对王安忆哲学思想的分析,笔者认为不能把"中庸"庸俗化地理解为"不偏不倚、调和折中",而应以一种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王安忆的创作历程、创作思想、创作主题,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把握王安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王安忆对两性之间关系的探究中审视王安忆的女性意识。尽管王安忆宣称自己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但在其实际的创作中却自觉地从性别立场出发,颠覆着传统的两性秩序,在文本中努力建构一种新的女性诗学。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对鲁迅的敬仰和推崇表现在创作手法和创作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上:在小说的选材、主题的挖掘开拓上,王安忆秉承了鲁迅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原则.成功地创作了都市、农村、知青题材的作品,她笔下塑造的底层小人物、妇女形象十分典型,呈现出深邃之美.另外,在小说创作方法上,王安忆还沿用了鲁迅惯用的心理描写和白描的创作手法,从而形成了小说鲜活、逼真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近几年的两部长篇小说《长恨歌》和《富萍》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开辟着艺术上的新境界。《长恨歌》和《富萍》都将视点集中在上海的弄堂,并从上海的弄堂中发掘那潜存着的上海精神。无论从叙事结构还是从叙事语言,两部小说让人感觉王安忆进入了一种最好的创作状态。  相似文献   

5.
在王安忆创作中的不同阶段,都倾注着她对个体生命生存状态的关怀,对生命孤独话题的书写则是这种关怀在文本中的呈现。本文通过对生存孤独和情感孤独的分析进入王安忆的小说世界,试图解读王安忆小说创作中对孤独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把“流言”为解读《长恨歌》的一扇“门”,通过对王安忆创作过程的疏理及对其创作理念的考察,发现“传奇”才是王安忆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是隐藏于“流言”之后的主题。“流言”与“传奇”的相承相悖是《长恨歌》贯穿始终的叙述张力,反映在阅读体验的层面上是作者不自主的叙述视角地变化。与张爱玲的“传奇”相比,王安忆遵守自已的写作理念,“刻意”选择一条别样的路,书写自己心目中“王安忆式的传奇”。  相似文献   

7.
本中篇小说《叔叔的故事》创作于1990年,作为王安忆封笔一年后的第一篇小说,在精神探索的深刻性和艺术创新的完美性两个方面都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本文试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手段三个层面来解读文本在叙事方面的创新之处,并在结构之技呼应着结构之道的双构性思维的指导下,进一步探究王安忆创新叙事方式下的深层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安忆《长恨歌》被称为当代的“上海叙事”。在《长恨歌》中,王安忆以环境元素的张力,激活了小说的主题:用一个女人的一生演绎一个城市的历史命运。透过以弄堂为象征的诸多环境描写,我们感悟到了王安忆那挥之不去的“上海情结”,同时也从环境和人物的相互烘托中品味到了一种难以忘怀的“上海精神”。  相似文献   

9.
当代作家中的佼佼者王安忆在1984年出访美国回来后,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等方面经历了极大的冲击变化。这种冲击投射到作品里,便促成了她创作主题与风格的转向。她试图摆脱过去的某些美学特征,从对美的追求转为对非美、丑的揭示,发表了一系列类似的作品。在《小鲍庄》和《好姆妈、谢伯伯、小妹阿姨和妮妮》里,作者有意选取孩童作为故事的主角,讲述了两个孩子迥然不同的命运历程,体现出对于人性的探究与思考。本文从文本出发,以期攫取王安忆对于人性善恶的独到拷问。  相似文献   

10.
以小说《复活》为例,讨论托尔斯泰在小说的角色选择、情节设置和叙事视角等方面对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触媒作用及其嬗变.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的《长恨歌》在她个人的创作中有里程碑的意义,小说在内在结构、语言、叙事、题 材等各方面都有独特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2.
王安忆《长恨歌》的零聚焦叙事对叙事内容有选择的"偏爱",以及叙述者对话语和结构进行的"控制情绪"的干预,使文本获得一种对女性生活描写的客观化效果,由此也获得了女性作家作品在主流社会的话语权,同时也为女性小说创作提出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揭示“大散文”内涵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论述“大散文”观的意义,同时也分析了“大散文”观的偏颇给九十年代散文创作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八九十年代倍受瞩目的女性作家,王安忆从女性这一边缘视角入手,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边缘人形象。我们拟从“都市边缘人”产生的社会人文背号、形象分类及其共性等三个方面对王安忆作品塑造的都市边缘人形象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婷 《职大学报》2009,(1):40-42,83
王安忆是当代文坛上一位独特的作家.其作品的丰厚,风格的多变,题材的广泛,无不给人以惊艳的感觉.在当代女性作家中,她又以大量的全新的作品卓然独立.本文拟从王安忆语言的角度,分析其各阶段语言的风格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6.
职院学人     
郝志国,山西繁峙人,1945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大同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教授。 郝志国教授从1972年开始美术创作,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调入大同职业技术学院任教。10多年来,先后讲授过素描、版画等课程,并负责指导毕业班学生的美术创作。郝志国教授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散文的蓬勃发展,沉迷于日常琐事的私语式散文层出不穷,散文的现实性问题再次受到关注。本文选取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六十年代及九十年代这三个散文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立足于别林斯基的现实性观点,就散文创作的现实性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帧中继是九十年代初发展成熟的一种数据通信技术。本文主要是与电大的帧中继网为实验平台,对帧中继网常用的故障类型进行技术分析和维护处理。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引入市场机制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从九十年代初、中期开始,中国经济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迈入了起飞阶段。然而由于国情的特殊,我们国家现今所处的经济起飞阶段却存在着局部非均衡性。因此,研究当  相似文献   

20.
叶灵凤和余秋雨同为学者散文的代表作家.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叶灵凤与九十年代的余秋雨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睿智的笔触抒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散文随笔.拟从“关注文化和文明的方式”和“虔诚心态”两方面对叶灵凤的读书随笔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创作中的异同点一比较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他们各自的散文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