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改变“被动要我学的”学习态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仅有教师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根据教育实践中的体会。谈谈自己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实践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感知学习内容,进而将直觉思维、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学习能力。因此,数学教学要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实现教育目的首要前提,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一直是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重要课题。目前,有为数众多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低下。面对这种严重现实,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习积极性系指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主动、热情、努力进取的思想和外在表现。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能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学习状况很不理想,基础较差、不刻苦学习、学习动力不足。本文针对学生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因,探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兴趣能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而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驱力,成功的教学不是实行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后天形成的,我们只有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注意力,从而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本文就物理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凋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这个问题曾经使我困惑,但通过自己的实践,我终于找到了一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如何在一堂课上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灌输”为“乐学”,兴趣的激发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这里我们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各种实践条件激发学生学习旅游专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将爱国主义教育融会于旅游专业教学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大成绩反馈力度。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潜能,总结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发动机”。在知识基础好、学习目的明确、求知欲望强的班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容易,而在知识基础差、求知欲望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班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一个必须深入研究和踏实实践的课题。下面就如何在基础较差的班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课程在实行了教学改革后,提高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极大地强化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教学成果。自主性、开放式学习以及自主学习作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体系已经深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日趋多元化,由原来单一的终结性测试发展到今天的听力、口语和书面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笔者阐述基于校本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体系而构建的评价体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帮助他们达到学以致用的语用目的。  相似文献   

12.
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已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特点,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维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调查表明,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内驱性动机不足;学生对当前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不满意,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和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学习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技能训练,并且需要政府进一步创造促进大学生充分、及时就业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为更有效地向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综合考虑学生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位置信息、时间信息等因素,构建基于时空的学生学习资源库,从而提取学生学习特征,挖掘学生学习特点,发现学生学习偏好,推荐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并分析影响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从学生学习行为中发现其学习偏好。经实践证明发现,该方法有利于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吉林医药学院大学英语听说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表明大学英语听说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企业对毕业生的外语水平要求也进一步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普遍英语水平较弱,基础较差。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不能使学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本文通过研究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分析启发式教学的途径,使高校英语教师认识如何才能使学生形成学习兴趣,养戍良好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懂得如何学到知识,为学生将来就业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和信心不足,甚至放弃英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信心,对于提高语言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兴趣和信心,从而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主要有:做好第一堂课的铺垫与引导;定期开展课堂小外语角活动,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利用小游戏消除学习疲劳,唤醒学生热情;注重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模式,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将英美文化知识引入课堂,突出英美文化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职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动机及其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的调查发现,学习动机不同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帮助学生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意识并提高他们的外语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9.
Assessment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evaluating and strengthening student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sociology departments, in particular, have increasingly become interested in engaging in assessment activities to better understand students’ learning. This qualitative study builds on previous research on assessment by asking what students in one Americ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see themselves learning in the sociology major. Rather than asking students to reflect on what we think they are learning, we asked open-ended questions about skills, topics and modes of education they considered most significant to their learning. The 25 sociology majors in our study included second-year students, graduating fourth-year students and alumni who had graduated five years prior, enabling us to compare what students have learned or are learning across cohorts.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students emphasise a common collection of skills, topics and – especially – modes of learning in the major, despite their various course selections and interests within the discipline, and also that majors’ orientations to sociology vary as they move through, and beyond,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