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企合作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3):F0002-F0002
不久前,我院与济南第一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在新校区举行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签约仪式。济南市国资委主任魏篁,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克明,济南第一机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志海,以及我院党委书记陈小莉、院长王小平、副院长宋哲东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宋哲东副院长主持,党委书记陈小莉、济南第一机床集团董事长于志海分别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     
不久前,我院与济南第一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在新校区举行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签约仪式.济南市国资委主任魏篁,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克明,济南第一机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志海,以及我院党委书记陈小莉、院长王小平、副院长宋哲东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3.
刘霞 《广西教育》2011,(12):53-54
本文提出通过与企业共建企业化课堂、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教学评价体系,共建专业教学团队等内涵建设,改革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保持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上海科技管理学校结合专业建设,围绕调研需求、模拟配对、创设模式3个重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方式,一是坚持就业导向,主动贴近企业;二是分层选好企业,模拟专业配对;三是密切供需沟通。根据排列的三类用人单位,逐步定型创设了"全程式订单培  相似文献   

5.
国家级重点职校——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紧紧依托嵊州市电机、厨具、汽摩配、链轮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抓住有利时机,在校企合作方面作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推进校企深层次合作 提升校企合作动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目前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合作动力不足、合作处于浅层次等现实问题,在分析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内涵的基础上,明确只有开展校企深层次合作,才能有效调动校企合作双方的动力。同时,还指出了推进校企深层次合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指职业学校与社会上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发挥职业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各自优势,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能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互相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企业发展有效手段,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黄景容 《中国培训》2006,(12):45-46
校企合作成功培养技能人才产生的社会影响有力地推动此项事业的发展。不少职业院校开展或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出许多新的经验。当然,也有少数学校走了弯路。我们认为,应当综合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从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的高度,把敢闯敢试与稳妥细致结合起采,才能不断开拓校企合作新局面。一、落实六项合作内容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六项:一是通过合作,双方及时掌握技能人才使用和培养的需求信息;二是通过合作,协助学校完成或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使教学计划切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三是通过合作,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文…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对其理解,显然不能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起码应当深入到其关系、特点、原则、目标等决定性要素上。而且随着其内涵的发展变化,人们只有在实践中进行长期的总结与探讨,才可能逐步把握其概念实质。一、校企合作的关系校企关系的根本是教育与经济(教经关系)的关系。换个角度说,校企关系是教经关系的具体化。校企关系作为教经关系的具体化,校企之间合作便毫无疑义地体现了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求。二、校企合作的特点从实践看,校企合作具有周期性、风险性、多方受益性特点。周期性表现在合作的主体、内容不变,培…  相似文献   

10.
浅谈校企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学飞 《职教论坛》2003,(18):23-23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企业的推动。“依托企业办职教,办好职教为企业。”这是广大职教工作者和企业界有识之士形成的共识。在职业教育又一轮大发展的今天,职业学校更应主动、积极地加强同企业合作,更好、更多地为企业服务,同时,在合作过程中促进学校更快速、更健康的发展。本文就校企合作的形式谈些看法。一、联合办学这是校企合作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也是当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合作形式。它主要包括三种方式:1.订单式招生即学校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预测2-3年甚至更长时间后企业的用工情况,在招生…  相似文献   

11.
12.
校企合作 政府不是旁观者——咸宁市校企合作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咸宁市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单相思"。对于校企合作,职业学校一方有积极性,但没有主动权;而企业一方虽有主动权,却没有积极性。原因主要是学校从校企合作中受益比企业多,譬如降低了教学成本,扩大了学生  相似文献   

13.
王海兵 《学子》2013,(12):71
职业教育起源于企业,学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两个轮子,缺了任何一只轮子或者两只轮子配合不好都不行。职业院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送出去"的方式进行校企合作,只要社会、学校、企业共同出力,推进校企合作,就能保证合作双方互惠双赢。  相似文献   

14.
15.
16.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正式实施,其第五章第四十七条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与企业应当密切联系,实行产教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职业教育要发展,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企业要壮大,同样也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持,《就业促进法》为职业学校推进校企合作,实施产教结合,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7.
陈刚  陈森  王永 《教育教学论坛》2014,(36):206-208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从整体上讲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本文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各种模式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校企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以校企合作的实践分析了校企合作得以生存并发展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了校企合作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加强职业教育立法、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是推进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新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进入了攻坚期和破冰区,因此《职教法》修订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由于职业教育具有显著的社会性特征,因此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基本法,《职教法》在修订过程中需要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和期待。为了促进《职教法》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职教法》的科学性、现代性和有效性,我刊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职业教育法》修订实证研究"课题组联合开设了本专栏,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及课题组成员畅谈《职教法》修订中的有关问题。内容既可以是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也可以是他山之石的有益启示;既可以是系统的观点,也可以是个案的描述。形式不拘一格,篇幅可长可短。我们深切期待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我参加了为期1个月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赴德国高级研修班培训。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四个鲜明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技能训练,训练内容与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大企业通过自有的培训场所广泛参与教学活动,并向没有培训条件的企业开放;在普通学校、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之间具有灵活互通选择的可能;在行业协会的主导下进行职业技能考核,通过培训与考核相分离,体现了公平和权威,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