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材:人教版《自然》四年级下学期课型:实验课教材分析: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或具有运动的趋势时会与周围的物体发生摩擦,这种现象经常会出现在学生身边: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汽车轮胎与道路之间的摩擦,航行的船体与水流之间的摩擦,……。还有许许多多的摩擦现象发生在学生的周围,只不过学生没有觉察到而已。本课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摩擦现象开展研究活动,了解什么是摩擦,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本课教学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摩擦发生的条件。第二部分: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三部分: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增…  相似文献   

2.
徐成 《江西教育》2006,(3):43-43
教学内容:“摩擦力的秘密”是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的内容。科学课在目前的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过程与方法显性化。摩擦力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但许多摩擦现象却发生在学生的周围,只不过学生没有觉察而已。本课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摩擦现象开展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的现象;2.能够通过实验,初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识和技能:1.初步认识滑动摩擦力;2.知道物体在某个水平面上滑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物体的轻重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能够使用测力计和其他器材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对摩擦现象产生兴趣,对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兴趣;2.在探究活动中乐于合作,具有认真观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案例:片段一:感知摩擦力——提出问题:学生:拉人游…  相似文献   

4.
教材:人教版《自然》四年级下学期。课型:实验课。教材分析: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或具有运动的趋势时会与周围的物体发生摩擦,这种现象经常会出现在学生身边: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汽车轮胎与道路之间的摩擦,航行的船体与水流之间的摩擦,……。还有许许多多的摩擦现象发生在学生的周围,只不过学生没有觉察到而已。本课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摩擦现象开展研究活动,了解什么是摩擦,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本课教学可以分为三部分。  相似文献   

5.
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在初中阶段重点能够掌握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有关知识,这里就从摩擦的概念来谈谈摩擦力的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 对摩擦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如何就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同时在"制订计划"环节中认识控制变量的意义和方法.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诸多表现中让学生探索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体验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三维课程目标的均衡体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叶金胜 《快乐阅读》2011,(12):58-59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对于物体间是否有摩擦力、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性质和方向、怎样计算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摩擦力所做的功,都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许多现象都是同摩擦力有关联的,学好摩擦力可以使学生解答生活中许多的问题。摩擦力也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考点,我是从摩擦力的产生、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应用这四个方面去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8.
摩擦力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概念,在苏科版教材的编排上,第一节是滑动摩擦力的概念,然后探讨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第二节是改变摩擦力的方法。另外,介绍静摩擦、生活中的摩擦现象等。结合学生对摩擦力知识的学习情况,文章重点探讨课堂导入、概念建立、影响因素、教学启示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摩擦力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更好地教好本节知识,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正确认识摩擦力,归纳、总结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且能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下面就本节课进行的教学研究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做摩擦力的实验。(2)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摩擦力的大小不但与物体表面的光滑或粗糙有关,而且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知识与技能(1)学生了解什么是摩擦力。(2)学生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学生知道摩擦力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体验到摩擦力存在的现实,享受实验成功时的喜悦。(2)学生能够意识到我们身边处处有摩擦力的存在。教学重点什么是摩擦力以及…  相似文献   

11.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殷中伟摩擦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人们充分利用它.例如在自动传输、车辆制动等。人们又在极力减小它。因为它磨损机械.减少机器寿命.消耗能量。有关摩擦现象的本质众说纷坛.至今也没有一致的认识。有人认为摩擦力是表面的啮合作用引起的切向力...  相似文献   

12.
李德范 《辅导员》2009,(10):29-30
摩擦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它有时对人们有益,有时对人们有害。皮带传动中,皮带与轮之间的摩擦是有益的,机器转动部分,轴和轴承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应尽量减小。众所周知,摩擦力是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中的一种,是力学的重点内容,亦是学习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难点内容。本文从摩擦力产生情况出发,对摩擦力的大小、方向、摩擦力的做功情况,摩擦生热问题逐一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现实生活中摩擦现象随处可见,但对这司空见惯的有关摩擦的问题,初学往往并非一学就会,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摩擦力,现从以下几个角度谈谈摩擦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案例: 人教版新课程《物理》共同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第3节《摩擦力》。 学生在初中定性地学习过摩擦,包括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等内容,并掌握了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还通过实验的方法定性地研究了滑动摩擦力与表面状况有关。高中物理《课标》在这里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力图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理念: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二是"比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三是"把思考还给学生".下面,我们通过关于"摩擦力"教学的几个片段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重难点之一,滑动摩擦是一种重要的摩擦形式.在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通常将动摩擦因数作为常量来处理,即认为在物体滑动过程中滑动摩擦因数保持不变.但在实际的滑动摩擦过程中,发现动摩擦因数会随摩擦次数发生较大变化,这就需要对动摩擦因数随摩擦次数变化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进而促进师生深入理解摩擦力并为滑动摩擦力相关实验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力图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理念: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二是"比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三是"把思考还给学生".下面,我们通过关于"摩擦力"教学的几个片段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解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倡导下,强调科学学习的探究性已成为不少教师的自觉意识。但就课堂教学而言,组织儿童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堂实施不仅存在理论认识上的模糊,实践操作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笔者以《摩擦力》的教学为例,对探究性科学学习的课堂实施谈几点粗浅的看法。1课堂教学的大致实施步骤教学环节分为四大板块。①亲身体验,认识摩擦现象。师生一起玩搓手、搓脸的游戏,体验、认识摩擦现象。②再次活动,了解摩擦力。用手指摩擦桌面,体验摩擦力的存在;说说生活中存在摩擦力的现象。③假想论证,探究摩擦力。录像回顾课前的“拖人游戏”,猜测摩…  相似文献   

20.
孙伟河 《考试周刊》2008,(7):109-110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这里涉及不同种物质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够带电.我们质疑:摩擦后,物体所带的电荷是摩擦力"摩"出来的吗?不接触、不用摩擦能否起电?同种物质相互摩擦也可以起电吗?不断摩擦,电会不断增多吗?……带着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