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济深(1885年~1959年),字任潮,广西苍梧人。早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曾任粤军第一师师长,黄埔军校副校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他曾受到蒋介石的重用,但又三次被蒋介石撤职。解放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他一生爱国反蒋,长期与共产党合作,是共产党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2.
1927年5月17日,夏斗寅发动军事反叛,通电全国,反对共产党,进攻武汉国民政府,加速了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合作进程。由于他的反共的突出表现,从此使他成为蒋介石的一名得力干将,同时也为他以后逐步贴近蒋介石,于1932年登上民国政府湖北省主席的宝座奠定了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3.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国共双方进行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军事较量,国民党军被打得丢盔卸甲。蒋介石眼看结局不好收场,只得“引退”,让李宗仁出面支撑危局。李宗仁自知,强战绝非共产党对手,于是企图利用和谈平分天下。但共产党自有主张,在谈判桌上持正守方,与国民党代表展开了有理有力有节的谈判斗争,破灭了敌人划江而治的美梦。  相似文献   

4.
杨飞 《档案时空》2008,(3):16-18
张治中是蒋介石的高级幕僚、嫡系将领,因为他坚决抗日,并主导参与多次国共和谈,故有"和平将军"之称.他虽然手握重兵,却始终没有与共产党军队直接作战.  相似文献   

5.
《湖北档案》2004,(4):29-33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他凭借着国民党军队在数量、装备上的优势,决定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狂妄叫嚣要在3至6个月内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2年内基本肃清。蒋介石所选定的第一个进攻目标就是中原解放区。  相似文献   

6.
吕春 《档案时空》2007,(11):29-31
传奇将军卫立煌,与当时3位重要人物--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都有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毛泽东的朋友.他做过八路军的"上司",曾是被中共通辑的"战犯",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终其一生,都如同一道道难解之谜.而要解开这一谜团,须从卫立煌与共产党的历史渊源说起……  相似文献   

7.
竹篱 《档案时空》2003,(7):27-27
懂史人都知道周佛海是个投机分子。按说开始他还走对方向,投入了革命,系中共早期共产党员之一,并是中共一大正式代表。周佛海毕竟是本性决定了他的命运。当蒋介石背叛革命,与共产党为敌时,他摇身一变充当急先锋,投靠在蒋介石的麾下,效忠党国。后来见汪精卫势力强大,又反戈一击,跟随汪精卫成为日本人的忠实走狗,成为第二号大汉奸。当日本在中国即崩溃投降之际,周佛海又哭青脸以一付痛悔前非的奴才面孔,给躲在重庆正要坐收渔利的蒋介石拍了一份密电,在密电中表示愿意接受蒋介石的处治,并保证奉献“厚礼”,最后还假惺惺地向蒋介石表白:“周某与…  相似文献   

8.
翁文灏1930年代被蒋介石延揽入阁本非其所愿.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意欲脱卸政务,但终因其彷徨而坚持到了1948年11月才坚决请辞.此时,国民党败局已定,因翁是蒋介石的重要幕僚,被中共列为第12号战犯. 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翁文灏对老友章鸿钊说国民党确实没有希望了,对前来拜访的地质调查所所长李春昱说:你们留在大陆,共产党来了,不会加害于你们,共产党要建设还是需要你们的.我是没有办法了,现已列名战犯,只好暂时躲一躲.4月23日,他乘机离开南京赴上海,两天后飞往台湾,旋即抵香港.  相似文献   

9.
1949年元旦,走投无路的蒋介石突然发表文告,表示愿与共产党和谈.1月21日蒋介石宣布引退,让代总统李宗仁来作挡箭牌.  相似文献   

10.
胡适是一位在政治上偏右的自由主义者,他虽然不赞成蒋介石和国民党的独裁政策,但更不赞成革命,他对孙中山的革命政策就不赞成,更不赞成共产党的革命路线.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共斗争中,蒋介石一直希望拉拢胡适,为己所用,曾有意请胡适组织一个政党并参加政府.胡适于1946年7月5日回到国内,9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1月出席了为中共和民盟抵制的"制宪"国民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