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是收藏和利用邮政、邮票文物进行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它向观众展示了中国邮政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丰富多彩的中外邮票。博物馆拥有4500平方米的展览大厅和1000平方米的文  相似文献   

2.
值中国邮政开办100周年之际,中国集邮总公司于今年5月10~13日在香港展览中心隆重举办了中国邮票展。这次展览呈现了中国邮政一个世纪以来的沧桑历史和光明未来。展出的邮票、邮品共分三个部分,各种票品约1000多套(种)。第一部分主要是清代邮票、民国邮票和解放区邮票。其中还特别展出了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业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邮政邮票发行主管部门在与国外同行业务交往中,常常会问到对方诸如纪特邮票的发行量、集邮者人数,集邮收入等一些问题,大部分的答复使我们感到他们的集邮者数量和集邮收入普遍不高,相对来说发行量较大。虽然他们纪特邮票的发行也有很强的集邮经营目的,但由于邮票是在通信窗口和集邮门市部出售,要比较完善的预订服务,能够充分保证集邮者的需要,市场炒作,邮票价格大起大落的现象很少。因此,邮政部门确定纪特邮票发行量时不受集邮市场的左右,主要时根据通信需要和集邮预订的需要确定纪特邮票发行数量。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的邮政事业从此也有了巨大的发展。新中国邮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交通、邮政和接管、改造中华邮政的基础上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邮票也就以其崭新的面貌显露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5.
第十二届国际邮政机械化会议以来,中国邮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8年3月,国家邮政局宣布成立,中国邮政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市场定位、业务结构调整以及致力于信息网、金融网、实物传递网的有效结合和网络优化,中国邮政的科技含量得到明显增加,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网络经济的全新环境给中国邮政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通过对邮政通信网络,业务体系,组织管理等若干要点的分析,指明中国邮政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对邮政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改革邮政管理模式与生产流程的设想和实施,指明电子邮政是中国邮政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邮票革新     
邮票革新现在使用邮票时都需要遥胶水粘贴,容易弄脏手和信封,而且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我想把邮票设计成山西部分即邮票和底板组成的一种类似不干胶的帖纸形式。邮票仍是普通的邮票,只是多了一层底板,制造时在底板面上涂上蜡,然后将邮票用胶水糊好后贴在底在底板上,用...  相似文献   

8.
动物专题邮票是集邮者喜爱的热门选题,许多国家在发行的邮票中,十分重视发行本国特有的,或生活在本国的野生动物邮票.不少国家不仅将野生动物作为重点选题来对待,还常以系列邮票的形式,设计发行野生动物邮票.本文就我国发行野生动物邮票的历史、沿革及有关选题、设计的一些情况向读者作些介绍,旨在引起社会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人们对新中国野生动物邮票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中华邮政邮票指1912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时期发行的邮票,约略统计共有1300余种。中华邮政邮票可分为三个时期发行:1912年至1937年为前期,邮票设计,印刷较精美,多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厂或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印制;抗日战争时为中期,邮票改在香港和重庆印制为主,因为战争时期条件艰苦,一些邮票印制得粗糙简陋,变异迭出;1945年至1949年为后期,邮票  相似文献   

10.
张志武 《情报探索》2013,(10):99-103
针对网络邮票图像的特点,提出邮票领域本体构建方法。根据网络邮票图像的视觉特征和描述文本.利用本体描述其语义特征,通过自动图像标注技术构建邮票图像本体库,并构建网络邮票图像的语义检索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解决了网络图像基于关键字检索和基于内容检索中的语义缺失问题,具有较高的图像检索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贾敏  苏芃芃 《金秋科苑》2010,(18):264-266
本文总结了"八一"邮票的发行历史,详细叙述了各版邮票的发行时间和图案题材,并对邮票的艺术风格的变化和印刷手段的发展做了着重讨论,有助于读者进行相关集邮收藏。  相似文献   

12.
贾敏  苏芃芃 《今日科苑》2010,(18):264-266
本文总结了"八一"邮票的发行历史,详细叙述了各版邮票的发行时间和图案题材,并对邮票的艺术风格的变化和印刷手段的发展做了着重讨论,有助于读者进行相关集邮收藏。  相似文献   

13.
李盛竹 《现代情报》2010,30(2):98-101
SOA能有效解决信息化环境下业务集成问题。针对中国邮政现存的各种遗留信息系统,通过将其包装成"服务"的思想,研究了一种信息系统集成方法,并结合实际给出了它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框架,提出了解决中国邮政各信息系统的互操作及重用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失踪的邮票     
正一天,卡特给侦探福尔摩伍打电话,说:"不好了,我珍藏的‘黑便士’邮票被盗走了!这枚邮票和其他珍贵的邮票都放在矮玻璃柜里,上午,我陪客人桑格观赏邮票,突然,他从后面打昏了我。等我醒来时,桑格逃之夭夭了。"福尔摩伍赶到卡特家里,仔细察看了矮玻璃柜,看到里面放了很多珍贵的邮票,只有一块地方是空的,估计是原来放"黑便士"邮票的地方。同时,柜子上有好几处被撬的痕迹。  相似文献   

15.
《知识窗》2006,(3):F0002-F0002
这枚邮票是“文革”期间未能发行的邮票。邮票名称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简称为“全面胜利”邮票。邮票图案为毛泽东主席身着蓝灰色中山装,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手致意,林彪手持《毛主席语录》跟在身后;  相似文献   

16.
邮票最先是为打击投机者而作李明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面值为一便士的黑色邮票和二便士的蓝色邮票。票面图案是维克多丽亚女王的侧面头像.这是世界上最先贴在信封上使用的邮票。邮票的发明确立了一套简捷有序的邮政系统。仅收取邮资一事就大大简化了手续。在此...  相似文献   

17.
邮政通信市场管制与邮政普遍服务实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红 《情报杂志》2005,24(1):65-66
邮政属于通信业的范畴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中国邮政政府行政垄断经营的地位逐渐被打破 ,开放邮政市场成为必然抉择。为避免邮政业务的恶性竞争 ,实现邮政的普遍服务 ,保障人们的通信权和通信秘密 ,确保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现 ,开放后的中国邮政必须进行市场管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式邮票的发行自清代始。即清光绪四年(1878)海关试办邮政,发行第一套“大龙”邮票起,到1911年发行最后一套“欠资”和“快信”邮票止,34年间共发行了25套175种邮票,此外台湾地方邮政还发行有数种邮票。 清代邮票可分为两个时期。1878年到1896年为海关邮政时期,因为这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邮政是由海关兼办的。1897年清代国家邮政开办后到1911年止,为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邮政改革的背景,本文从社会福利角度考察邮政运管效率与战略问题,提出了中国邮政的相应农村发展策略。结果表明:保障农村邮政普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采取满足农民需求的邮政农村发展战略,提高邮政运营效率,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福利,减少社会矛盾,体现社会公平并促进邮政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物流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物流业已成为各方激烈竞争的新兴产业。中国邮政要进军物流领域,必须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树立一个长期的发展原则,中国邮政物流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建成一个依托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和公用通信网、金融计算机网、实物运输网的现代一体化物流系统,成为中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