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小精悍的战斗檄文。教学这篇课文,要学习它紧扣题目,抓住要害,逐层深入地对敌论进行批驳的写法,同时要体会鲁迅先生杂文的风格特色.教学内容与步骤:一、预习(1)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结合课文,阅读注释,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赏赉劣败者以济其……之穷(3)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为范本进行逻辑分析,意在使读者通过文章对鲁迅先生杂文中所体现的逻辑力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在这篇杂文里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深刻而生动地分析了梁实秋这条“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丑恶嘴脸,痛斥了他污蔑陷害革命作家的卑劣伎俩,从而打击了为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打头阵的“新月派”。这是反文化“围剿”斗争中的一篇战斗檄文。文章的标题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它是一个省略了主项和联项的A判断,即“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为了充分揭示谓项概念的内涵,在“走狗”前面连用了三个限制词,使概念十分明确,显得判断精  相似文献   

4.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高中语文第三册,选自《二心集》)是鲁迅先生三十年代批驳买办资产阶级文人梁实秋时写的一篇杂文。杂文者,从文章的大类看,属于议论文体。从思维方法看,议论文运用的主要是逻辑思维,即通过逻辑推理来论证和揭示其思想观点。分析议论文的论证,应该以它的逻辑特征为出发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论证线索,理清文章论证的层次和特点。 这篇杂文的题目比较特殊。它表示的文章完整的论题乃是: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但它却省略了判断的主项(梁实秋)和联项(是),实际上只标出了论题…  相似文献   

5.
我们六年级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看了题目,你一定会产生一肚子疑问:这分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幼年时,在母亲的鼓励和父亲严厉的教育下茁壮成长的故事。正如文中所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自信和勇气的源泉。但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6.
“逻辑引读法”是根据语文学科的个性,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求教者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内部的逻辑联系,达到读懂一篇课文的目的。《古井》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在许多段落中,作者采用了因果式、总分式等表述手法,适宜用“逻辑引读法”。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教学的阶段性、联系性”问题,强调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编排已体现了这一要求。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我们应充分运用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综合利用教材,提取分散在各篇课文中可以运用于“彼时彼地”的材料,在适当时机用适当方式互相参照,使若干篇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既  相似文献   

8.
《黄山奇石》是一篇图文并茂的说明文。课文用描述的方法,依次介绍了黄山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最后还点出了“天狗望月”、“猴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课文特点鲜明,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山河教育的好文章。教学这篇课文时,除看图外,应抓住“奇”、“趣”两个词语教学。课文第一段紧扣“奇”字,告诉我们“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尤其”一词强调说明黄山风景的神奇,主要体现在那些奇奇怪怪的石头上。而石头的“奇”则表现在形状上。“仙  相似文献   

9.
阅读《曹刿论战》,宜于抓住一个“论”字,因为只有这样,才利于我们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齐鲁长勺之战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抓住“论”字,我们就可从中间开花,从整体上把握这篇课文的结构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一篇据实言理的文章,全篇抓住要害,层层剥脱,推理严密,勾画出“新月派”反动文人梁实秋的“狗”的本相。在文章里,鲁迅首先简洁地陈叙了梁实秋进行自辩的《资本家的走狗》一文的行文脉络,清晰地揭示了他的推理程式:  相似文献   

11.
一、缘起:自觉与不自觉的“逻辑顺序”纠结 杨羽仪的散文《水乡茶居》是上海市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两位教师分别就这篇课文各上了一次公开课。在“教什么”和“如何教”这些基本问题上.两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并未进行交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两位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有很大差异。在这里,无意比较两堂课的优劣,也无意全面讨论二者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而是试图聚焦和专门讨论两堂课“偶然”中互相映衬着所凸显出来的文本解读逻辑顺序问题。  相似文献   

12.
鲁迅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它兼具“政论性”与“文艺性”两个方面的特性。所谓“政论性”,是从政论文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指运用逻辑思维,摆事实,讲道理,通过科学、严密的判断、推理来说服读者的逻辑力量;所谓“文艺性”,是从文学作品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指运用形象思维,借助于文学手段,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来感染读者的艺术力量。鲁迅杂文,就是这二者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以下简称《论缓行》)作为鲁迅前期杂文的一篇重要代表作品,极其充分体现了这一基本特征,是“政论性”与“文艺性”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的典范之作。它既具有不可辩驳的巨大的逻辑说服力,又具有感人肺腑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应紧紧把握住它的这一基本特征,由此出发展开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此文的基本内容和写作上的一些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t”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短小简单的文章。但也许正是因为它简短,有的同学读完之后不知它到底要说什么。因此,有必要谈谈如何理解这篇课文。 汉语中有个说法,叫从“字里行间”读书,英语也讲"read between the lines。”这些话归根结底是要我们读书时要用心,要细细体会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很强调“点”的教学,因为一篇课文涵盖的信息量众多,因此首先得抓住一个能统领整篇课文内容,起到“牵一发而动其全身”效果的切入之处,这个切入之处就是我们立足于课文进行教学的基本点。纵观以往对《丰碑》这篇课文的设计和分析,往往是由解题入手,再抓文中点题的句子——“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  相似文献   

15.
“自动练习”,就是学生在教师讲解一篇课文之前,主动地对这篇课文进行练习设计和练习解答。这是学生自学语文的一种极好的练习方式。下面简单地谈谈看法。一、要明确“自动练习”的设计目的。“自动练习”的设计目的主要是学生先行教师一步,主动地学习课文,并对课文从注音、释词、问答、句意、结构以及写作特点等方面择其主要设计练习,以提高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起点,使他们  相似文献   

16.
陈超 《江西教育》2016,(5):38-39
耕耘:一段教室生活的开启“啊?为什么?”“我们都快毕业了,哪有时间做这事啊……”“我都不会弄,万一养死了咋办啊!”学期之初,我让孩子们每人都养一盆属于自己的花,教室里便沸腾起来。之所以会布置这样一个奇怪的学习任务,缘于上学期学习的一篇课文——《百合花开》。在上这篇课文之前,脑海里总是浮现一句话——“一花一世界”。在我看来,虽然这仅仅是一篇讲述山间百合的课文,但通过这一朵花扩展开的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上课 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课文怎么用“吃水”这个词?应该是“喝 水”才对呀!老师常常说,用词要准确,这里的“吃水”是不 是用错了?  相似文献   

18.
《藤野先生》一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统课文。以前我教完这篇课文后,常用“我的老师”或“我的×××”这样的命题来指导学生写记人记事的作文。但这样做法,不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的体会。后来我重教这篇课文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在分析到藤野先生“惜别”赠照相这段文字时,我启发学生说:“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感情这么深,临走那一天,藤野先生会不会去给鲁迅送行?”“最后分别的地方可能在哪里?”“当时他俩的心情怎样?”在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我又进一  相似文献   

19.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中描写草原景色美这部分内容,这节课…  相似文献   

20.
多年教毕业班,到下学期时,总会教到《十六年前的回忆》和《詹天佑》这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中分别有“严峻”和“竣工”这两个词。每教完一课,进行词语听写,当“竣工”一词未教时,学生写“严峻”一般不会错。可教完“竣工”后,学生听写“竣工”,总有许多人把它写成“峻工”;再写“严峻”时,又有许多人把它写成“严竣”。面对这种情况,我总是一味地认为这是学生对偏旁的混淆,是正常的。通常我们只是高高在上地站在自己的位置去考虑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没有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体谅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劳而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