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孙楠 《林区教学》2013,(5):57-59
隐喻在广告英语中无处不在,使得广告英语更具美感与说服力。隐喻在广告英语中起到了意象化的作用,刺激受众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唤起丰富感官意象;而广告英语中使用方位隐喻还会唤起受众的时空意象。从而使消费者的欲望形象化、感性化,使其产生共鸣和联想,进而被意象驱使,接受广告所指称的商品。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广告的首要功能就是劝说受众接受广告对象,产生购买产品的欲望。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方式,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和表达效果在广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隐喻的使用不仅使广告变得简洁生动、新奇,还可以激起受众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3.
童晓岚 《海外英语》2012,(9):255-256
该文运用实例证明了关联理论对广告隐喻,包括文字隐喻和图画隐喻,有极强的阐释力,并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隐喻如何作用于广告受众,使其获得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4.
广告语言求新求异,在广告人通过对商品的市场定位和商品属性特点进行思考后制作成的广告语言和受众理解广告词后形成的思维过程的中.隐喻起着一种认知中介的重要作用。因此,隐喻在广告语言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手段。其主要有语言隐喻、语言-非语言隐喻、隐喻的文化性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广告是商家与广告受众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行为,语言学家们也从各个角度对广告语言进行研究。名物化隐喻作为语法隐喻最有力的工具为我们解读英文广告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旨在探究广告英语中名物化隐喻的特点及其如何实现广告语的可信度及其劝诱功能,运用名物化隐喻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解读、翻译、设计英文广告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党美丽 《文教资料》2013,(13):24-26
尽管广告交际与关联理论所讨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有一定差异,但从本质上来讲,广告交际仍属于明示-推理交际范畴。广告的功利性导致广告受众对广告采取不信任不合作的态度,故广告制作人使用新奇隐喻作为明示刺激信号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引导受众参与广告信息的推理过程,从而在有限的篇幅内迂回向广告受众传递更多有效信息,将受众导向最佳关联,进而达到广告宣传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方越 《文教资料》2009,(33):86-88
当今社会,广告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交流方式。在成功有效的广告中,广告创意者利用一种策略——隐喻性表达,把广告需传达的信息概念有效地传递给目标受众,这种策略不仅表现在广告语上,还表现在广告图像中。基于Fauconnier和Turner多空间模式理论,可以说明如何应用该模式来分析广告图像隐喻。通过对广告图像中隐喻的分析。人们能更好地了解广告创意者对信息概念的独特创造性思维.也为广告信息受众对隐喻表达做出概念整合达到理解目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以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为基础,以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公益广告为研究对象,探讨公益广告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和语类特点。研究表明,公益广告隐喻表征方式主要可分为六类,图像和文字互动构建的多模态隐喻能在视觉和心灵上给广告受众带来强烈震撼,进而达到劝谏效果。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类思维机制的隐喻广泛存在于英语广告语篇中。文章重点探讨隐喻在英语广告中的特点和功能,发现广告中的隐喻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广告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帮助认知、联想新产品,最终达到说服受众的目的,另一方面,它也是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隐性方式。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语言使用中的普遍现象,语法隐喻在广告中有广泛的应用并起重要作用。本文以功能语言学对语法隐喻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以经典广告范例为语料,探讨了概念隐喻、语气隐喻以及情态隐喻在不同类型广告中的应用及其对实现广告的语篇目的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汽车广告为语料,从关联理论的视角研究了广告语体中的指称模糊现象。研究得出在含指称模糊的广告语体中,广告受众在推理模糊的指称时,是依靠隐喻推理,依照指称的特征进行常规关系的推理等方式寻找出了符合语境的最佳关联,从而使广告受众的心理指称、广告商的目标指称与推理者所推出的最佳指称三者契合在一起。模糊的指称能够实现解释、劝说功能,能产生更多的弱暗含和诗意效果,同时也能增加话语的客观性,凸显话语的可信性与权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指导,首先对一首自由体诗歌的词汇所蕴含的隐喻意义进行分析,其次,对小句的人际功能进行描述,从而揭示构成该语篇的商标词在表达语篇的广告意义方面所起的作用,并说明该语篇试图建立一种友好的广告方与广告受众之间友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化妆品广告语中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隐喻赋予化妆品广告简洁、生动等特点,增强了广告语言的表达效果,让广告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随着国外化妆品在国内的普及,广告翻译成为必然。但同时,隐喻的普遍应用也增加了化妆品广告汉译的难度。译者除了要掌握隐喻的翻译技巧,还要了解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将广告的语言美与内涵美呈现给目的语消费者,让他们接受并去购买产品。本文以隐喻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探讨如何把化妆品广告中的隐喻信息尽可能准确地汉译出来,以期使读者掌握一定的化妆品广告中隐喻手法的汉译技巧。  相似文献   

14.
广告中大量的隐喻应用,特别是创造相似性的隐喻的运用,构成了广告的文体特征要素。隐喻的认知运作机制使其具有广告适用性。由于广告文体自身的特殊性,广告隐喻拥有艺术性、语境特殊性、多模态等个性特征。适当巧妙地运用隐喻有助于增强广告效果;而不当滥用隐喻则会造成认知困惑,甚至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5.
从符号学角度审视电视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的广告创意应该使该广告成为标志某一产品个性的符号。在现代社会,商品竞争日益激烈,广告事业不断发展,利用符号学知识进行广告创意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当代社会最活跃的消费文本之一,电视广告自然也倍受学者们的关注。本文结合对符号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符号学家索绪尔、皮尔士、雅各布森、巴尔特等人提出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能指与所指、组合与系统、外延与内涵、隐喻和转喻,分析了维系电视广告秩序的各个符号元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组合效果和受众可能对广告符号的理解以及广告符号将会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豫南C乡的农村受众为研究对象展开问卷调查,考察农村受众广告接触频度、接触时间、种类偏好及广告媒介信任度对其消费观念的影响,可以发现,农村受众的广告媒介接触行为影响其消费观念。但具体到广告媒介接触的不同指标则影响不同,其中农村受众广告媒介接触时问及种类偏好显著影响其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广告日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隐喻的广泛应用,使得英文广告更具创新力和说服力。文章运用现代隐喻理论,从英文广告的隐喻类型、词汇形态、修辞效果以及社会功能4个方面分析了隐喻语言在英文广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对两则中外可口可乐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及其符号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寻两者隐喻产生机制存在差异的原因和多模态隐喻的显著特征。结果发现:1)中外广告都存在两种基本隐喻系统,但事件结构隐喻差异较大;2)中外广告都使用了视觉和听觉模态,但是模态内部符号的侧重有所不同;3)隐喻产生机制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认知和文化的不同;4)多模态隐喻着实有不同于纯语言隐喻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对两则中外可口可乐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及其符号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寻两者隐喻产生机制存在差异的原因和多模态隐喻的显著特征。结果发现:1)中外广告都存在两种基本隐喻系统,但事件结构隐喻差异较大;2)中外广告都使用了视觉和听觉模态,但是模态内部符号的侧重有所不同;3)隐喻产生机制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认知和文化的不同;4)多模态隐喻着实有不同于纯语言隐喻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模态隐喻理论及理想化认知模型对香奈儿5号香水广告进行多模态隐喻分析,提出两个问题:1.香奈儿5号香水广告中有哪些多模态隐喻?2.该广告中的各模态是如何互动来构建隐喻意义的?可以发现,该广告中概念隐喻"爱情是一场旅行"贯穿始终,但是该隐喻最终服务于隐喻"拥有香奈儿5号香水就是拥有真爱";另外,在该广告中,多模态隐喻意义主要由视觉、听觉、嗅觉及语言模态来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