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小学自然第一册(人教版)第一鱼元是绪论《美丽的大自然》后的重要学习内容,是由《看一看》、《你怎么知道》两篇课文组成。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能力。主要训练学生利用感觉器官,认识自然事物在颜色、形状、气味、味道、冷热等方面的属性。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四种颜色和四种形状,了解一些颜色和形状名称的由来,初步掌握眼、耳、鼻、舌、手(皮肤)在认识周围事物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用感觉器官观察物体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眼能看物体的颜色和形状,耳能听物体发出的声音,鼻能闻物体的气  相似文献   

2.
数学活动对幼儿思维发展的作用○王丽英李芸数学活动对幼儿思维发展有何作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让幼儿做了如下的实验:我们把大量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卡片,让幼儿进行桌面操作练习,让他们依据形状、颜色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数学活动对幼儿思维发展有如下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对景对物的描写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是指对事物形状、大小、颜色、位置的描写;动态描写是指对事物活动变化的描写。我们在指导孩子读写景状物的文章时,要告诉他们分清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  相似文献   

4.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以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全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其中的第二段最能体现作者抓住特点来观察事物和描写火烧云的方法,是全文的重点段。对这一段的教学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5.
水果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它营养丰富,又贴近幼儿的生活。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水果的种类很多,并且它们大小、颜色、形状各不相同。幼儿虽然认识一些水果,但对于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生长环境不是很了解,不能用语言进行表达。为了让幼儿对水果有进一步地认识,对水果的生长环境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幼儿探索水果的欲望。结合我们的主题,我们设计了这次美工活动《葡萄熟了》。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认知范畴与范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事物分类的心理过程即范畴化过程,其结果即认知范畴。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在此基础上人类才具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才有了语言符号的意义。概念的形成以认知范畴为基础,概念是词义的基础,词义是概念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词又通过概念来反映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人们通过概念化能力构成了概念体系,从而决定了语言的意义,因此,语义不是客观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以外,而是客观现实和认知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审美活动中事物的外在形式具有基础性作用,它包括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及其按一定规律组合的具体形状和颜色。本文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标志设计中,符号形式的运用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结合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是事物的一种联系和重新组合,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它与同一性(统一性)是两个相异的概念.结合要释放能量,是事物稳定或破坏的力量.开放是结合之源.结合要注意目的、对象和方式的选择.这种认识会提高我们结合的自觉性、科学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观察是人们利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认识自然事物的一种活动。人们通过观察获得事物的颜色、大小、形状、长短、厚薄、声音、气味、软硬、冷热、轻重、表面光滑程度,以及发生的变化等信息。将观察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应用于科学学习过程,就是科学观察。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应当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中的植物词汇种类繁多,植物词汇的意义反映丰富的文化.植物根据其外部特征、颜色、性能和用途,可喻指人物、事物、形状及其颜色等.结合范例对植物词汇的比喻意义进行分析,可以认识到英语植物词汇所负载的丰富文化.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一直认为,“区分异同”这种复杂的抽象思维只出现在人类和一部分拥有大脑袋的动物身上,而鸭子,并没有掌握这一高难度的本领.不过,鸭子通过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证明”了自己:它们刚孵出来就可以分辨出两个事物的形状、颜色是相同还是不同.  相似文献   

12.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贵在传神,妙在简约,文章的美妙之处大都可以从中折射出来。研究标题的艺术美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文章的内容,找出文章的重点,抓住事物的特征。双册课文的标题就有许多美妙之处。 (一)形象美。所谓形象,就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可感而又生动鲜明的生活图景。形象美就是要抓住事物最基本的特征,让读者对事物有较深刻的认识。事物的形象总是从颜色、香气、滋味、形状、声音等方  相似文献   

13.
乐乐有一副榔头积木,它由圆、三角、长方和正方四种几何形状、一把木榔头和一些小棒组成,每块积木都有一个小圆孔,每种几何形状都有红、绿、黄、蓝四种颜色。妈妈买这副积木是让乐乐玩敲击游戏,强壮手臂力量。乐乐已经认识周围的许多事物了,以此推理,妈妈认为乐乐能够识别简单的几何形状。日常用品中虽然不乏各种几何形状,但这些形状有的不够单一,有的过于庞大,两岁的乐乐很难识别。妈妈意外地发现榔头积木非常适合做乐乐学习几何形状和颜色的教具。当然,乐乐只爱玩,妈妈就“在玩中教”。妈妈发明了很多简单有趣的游戏,乐乐就在…  相似文献   

14.
一、美术教育是智力开发的金钥匙。当前学校教育在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的教育。美术是形象思维的突破口。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视觉包括反映事物个别特性的视感觉和反映事物整体的视知觉,处于永恒运动中的世界万物,在其运动过程中,往往以一定的形状、体积、颜色等方式存在。事物的相对运动或静止状态都是通过其形状、体积、颜色等方式刺激视觉器官而反映到人的大脑里来,在脑中产生美术形象,给人以直觉的形象思维。因此,开发右脑离不开美术,美术教育对发展智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美术教育具有德…  相似文献   

15.
物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有声音,是具体的、可感知的;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经验、主观情感和人格意趣,形成了一个物我合一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口头作文,在写作中有重要作用,应该在说中激趣,在说中寻找门径,在说中提高。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一、说话与观察事物结合起来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很敏锐,看图时,让他们要认真细致观察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神情、动作等。如教作文《我们的教室》中,我这样提示:(1)熟悉的"教  相似文献   

17.
一、先讲解,后观察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易受非本质现象的影响,凭自己爱好去观察,而对一些主要现象却视而不见,所以必须加以引导。观察前,教师可先指出所要观察事物的特征或现象,再让学生去与事实对比加以印证。如《各种各样的花》一课,学生会被花的五颜六色所吸引,而忽视其他。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花的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去观察,强调主要应通过观察花的形状来理解花是各种各样的。 二、调动感观去观察 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感知自然事物在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属性的能力及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的  相似文献   

18.
观察和发现是密切联系的。我们在引导儿童观察事物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只能表面地观察到物件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气味等等,如果把这些特征写下来,就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甚至读起来会感到不知所云。有一个孩子观察龙虾以后,写了《龙虾》这篇作文,他写道: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图像检索中单一特征检索的不足,提出一种结合分块颜色特征和形状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用空间局部信息增强全局颜色特征,采用分块颜色直方图提取图像的颜色特征,利用Hu不变矩提取图像的形状特征,以分块颜色和形状作为综合特征,采用相应的相似性度量方法进行图像匹配.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适用于基于区域或对象的图像检索.  相似文献   

20.
图像的单一特征只能代表图像的某一方面的信息,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本文在分析图像颜色和形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决颜色和形状的图像检索方法.首先,在图像分块的基础上提取图像的颜色和特征点;其次,根据特征点提取图像的形状信息;最后,以颜色和形状作为综合特征,采用相应的匹配算法进行图像检索.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准确度高,而且还可应用于基于对象或区域的图像查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