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燕南 《英语沙龙》2013,(10):22-23
英语的连接词译成汉语时本来问题不大,但有时也不尽然。现举一个连接词为例,看看有些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2.
连接词在汉译英过程中将汉语的意合句转化为英文的形合句发挥着重大作用。通过连接词的使用可以将汉语中隐性的逻辑关系在英文中显性化,这个过程就促成了从意合到形合的转化。而在这个“化”的过程中,认识和使用英语的连接词就成了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3.
林莉红  盛文辉 《文教资料》2006,(27):165-166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上最为重要的差异即形合与意合的对比。英语句子的构成部分大多是用连接词表示相互的逻辑关系,因此其句子构成是形合的。汉语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无连接词,因此是意合的。  相似文献   

4.
连词是语篇中连接词、短语、句子以及段落的词。受不同文化及思维模式的影响,英汉连词有很多方面存在着异同。英语中的连词直接,而汉语中的连词隐晦。因此,英汉连词在出现频率、形态结构、所在位置以及语义功能等方面都存在异同之处。通过对比英汉语篇连接方式的异同,可以从一个侧面发现以英汉为母语的人在思维模式以及说话写作模式方面的异同,从而对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产生影响,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学习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表达形式上,汉语侧重于“意合”,而英语则强调“形合”,连接词是英语实现形合的一个重要桥梁。对连接词的研究有助于分析比句子大的语言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连接词是中学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考点归纳】一、并列连词根据所表示的不同关系,并列连词可分为四种:1)表示平行关系或对等关系的连接词有and,both...and,notonly...butalso,aswellas,neither...nor等;2)表示转折关系的连接词有but,yet,while等;3)表示选择关系的连接词有or,either...or...等;4)…  相似文献   

6.
汉语是动词占优势的语言 ,英语是名词占优势的语言。在汉译英的实践中 ,汉语动词的“去向”究竟如何呢 ?本文撷取《儒林外史》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段落 ,研究了其中每个动词的英译情况 ,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由此得出了若干有意义的观察结果———汉英翻译中半数以上的动词仍译为动词 ;有接近六分之一的汉语动词略去不译或译 ;近十分之一的汉语动词译为英语介词 ;少量的汉语动词有时还可转化为英语名词、副词、甚至连接词。  相似文献   

7.
张艳  李黎 《考试周刊》2011,(75):105-106
本文讨论了篇章连接词更为广义的定义和范畴,并通过有限的一些篇章和话语分析,重点分析连接词作为一种主要的衔接手段对英语阅读的重要影响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作用,列举了连接词对阅读策略的影响作用,逻辑连接词对阅读速度和效果的影响,篇章连接词可以替生词、难词提供线索,篇章连接词可以为确定中心思想提供线索等四种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篇衔接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衔接上存在着差异。英语在语篇衔接上多用“形合法”,汉语则重于“意合法”.“形合法”与“意合法”在英汉语篇衔接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替代、省略和连接词的使用上.由此差异导致的衔接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这大大地影响了学生英语作文的质量。本文期望通过对比英汉语在语篇衔接上的异同来反观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并对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对学生输入英汉语篇衔接差异的有关知识,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篇衔接意识,这样会更好地帮助学生写出地道的英文.  相似文献   

9.
逗号作为显化认知思维在语言中体现的标记符号,在两个语言世界的句法活跃程度有明显差别。英语逗号有严格的语法规用法则,而汉语逗号则在保留了部分语法功能的同时,继续沿用了汉语历史上语言情感划分的功能,因此英语逗号与汉语逗号并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以历史考证与实例对比来看,汉语逗号与英语连接词存在本质的认知共性,翻译策略若对此多加考虑,可使译文更加符合译语习惯。  相似文献   

10.
状语从句是CET-4语法考点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种类繁多,主要用来修饰主句或主句的谓语,但由于英语中状语从句与汉语中的结构和用法很相似,所以不难理解和掌握。把握状语从句的关键是要掌握引导不同状语从句的常用连接词和特殊连接词。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的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理解全文,记忆更加深刻,而在航海英语学习中更需要这种逻辑思维,而大多数学生都因为基础差和汉语习惯造成理解错误.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存在差异,英语在语篇衔接上多用“形合法”,汉语则重于“意合法”。“形合法”与“意合法”在英汉语篇衔接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替代、省略和连接词的使用上,翻译时必须要注意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57):85-86
英汉造句方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词类使用频率的不同,主要体现为连接手段的区别和词性的不同。英语多使用介词、代词、连接词等连接句子,而汉语则更多依靠词序、逻辑顺序连接句子。英语多用名词和介词等表达,汉语则多用动词等表达,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做大量的词性转换工作。  相似文献   

14.
英语连接词在英语语篇衔接中起着重要作用,连接词的正确使用可以使英语作文更加连贯流畅。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英语写作练习的抽样调查与分析,发现学生在连接词使用方面存在选择单一、连接词误用以及逻辑不清等问题,进而提出增加显性输入和隐性输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丽  时晓婷 《双语学习》2007,(11M):45-46
逻辑连接词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种主要方式,反映语篇前后的语义关系。由于英汉逻辑连接词之间的差异,造成学生英语作文中经常出现逻辑连接词的误用。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和连贯理论为基础,对逻辑连接词在大学英语作文教学中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发现逻辑连接词的使用对学生作文写作质量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张瑜芸 《双语学习》2007,(4M):3-4,6
由于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衔接上存在着差异。英语语篇衔接上多用“形合法”,汉语则重于“意合法”.“形合法”与“意合法”在英汉语篇衔接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替代、省略和连接词的使用上,由此差异导致的衔接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这大大地影响了学生英语作文的质量。本文期望通过对比英汉语在语篇衔接上的异同来反观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并对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对学生输入英汉语篇衔接差异的有关知识,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篇衔接意识,这样会更好地帮助学生写出地道的英文。  相似文献   

17.
在上一讲中,我们讨论了单层次的并列平衡结构,这一次我们探讨更为复杂的多层次并列关系的译法。汉语较少使用连词,英语则通常需要用连接词来表明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与句的逻辑关系。并列连词也不例外,汉语的“和”与“与”使用频率较低,而英语and的使用频率则较高。  相似文献   

18.
省略是汉英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语篇分析中可以细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通过对《红楼梦》及其两个译本对比分析发现,汉英语篇省略的使用倾向不尽相同:汉语语篇多省略名词和连接词;而英语语篇则多省略谓词性成分。这是由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傅东华的《飘》译本是归化翻译法的典范,其归化技巧主要体现在语言上大量破解英语短语,代之于汉语短句(包括将英语名词修饰语译成汉语短句及将名词短语译成汉语短句),同时大量增加词汇(包括语义补足词句、连接词、结构补足词语)。在文化信息方面,傅东华将大量专有名词用归化译法处理,但其译本中还存在重要信息漏译、专有名词内涵不准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受英语影响,现代汉语句式带上了一些英式特征,如带主语的句子增多,被动句的使用变得宽泛,连接词大量增加,长句变多等。文章运用英汉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比较了英汉句式的差异,探讨了现代汉语句式具有的英式特征及造成的原因,并分析了我们应该具有的态度:汉语的英化是时代的大势所趋,对此我们要持有开放乐观的心态,相信汉语的自洁能力,不盲目排斥汉语句式的英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