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我拜读了孙晓芬女士的新作<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为之大喜.这本书是作者三年前出版的<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一书的姊妹篇.两书内容相通互补,堪称四川客家移民史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2.
严奇岩 《寻根》2007,(5):19-21
四川是我国第五大客家聚居省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川客家人的总数在300万人左右,其中至今能讲客家话的有150万人以上。四川客家主体是来自清前期"湖广填四川"中闽、粤、赣边区的客家移民的后裔,其中以广东移民最多,所以四川客家多自称为"广东人"。  相似文献   

3.
8月中旬,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在四川成都召开了首届四川客家学术研讨会。来自香港、广东、陕西、北京、重庆以及四川省内的近200名代表、来宾,云集蓉城,共同讨论有关客家学研究的话题,极大地改变了四川客家研究长期寂寞的状况。大会共收到20余篇论文,现将有关学者在大会发言及论文中交流的学术观点作如下综述:一、四川客家源流研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四川客家人90%来源于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移民的主要输入地为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在这次研讨会上,有一些代表对四川客家人移民四川的时间、源头、原因以及数量等问题展开了…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客家文化研究者较少注意到的土客对立的文化根源及其突出表现形式作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客家先民的“文化优越感”及严酷的土客对立客观环境,使得客家人实际上偏离了文化大融合的主流,选择了崇尚武化的道路,由此造成此后客家人社会落后于汉民族的主体文化进程,也使得他们在土客矛盾时多采取械斗的方式。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经济利益的驱动,土客对立逐渐消解,客家人向汉民族主体文化回归,这种回归在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蜀典》是清张澍撰写的一部记述四川历史、地理、人文、风俗、方言等史料的典籍.对《蜀典》展开研究,将为四川历史文化及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许多生动而有启发性的第一手材料,还将为古籍整理与释读、辞书编纂与修订,尤其是清代四川民俗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地域文化发展,提供富有参考价值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6.
林夏 《寻根》2009,(5):98-99
《寻根》2009年第2期《“宙合方圆”:客家土楼的生命世界》(韩振华、赵娟)谈及圆土楼与方土楼孰先孰后,使我想到也曾触及这一问题的林嘉书的大作《土楼: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林先生是客家学研究专家,对土楼研究取得了尤为卓著的成果。这部书与他的《客家土楼与客家文化》、《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浅析四川移民的两大族群及其文化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各省移民文化与巴蜀文化发生交流与碰撞,族群与文化重组与整合,最终出现了湖广人与客家人两大族群以及嫁接型移民文化和移植型移民文化两种文化。  相似文献   

8.
清代四川经济在战乱之后的复兴和发展,与大量移民入川和其较高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入川移民数量历来说法不一,作者对这个问题作了考察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对移民素质进行了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9.
"豆腐"在四川方言中一说为"灰妹儿xueim",各地发音大同而小异。清前期四川爆发了一场空前的"虎患","湖广填四川"来的移民深受其害,他们对老虎畏之、敬之、讳之,故称"虎"为"猫儿",此谓之"讳凶"。发展到后来,但凡跟"虎"同音的诸如"腐、府、斧"等字都跟着避讳,均形成了与"猫儿"相关的讳称方言。"灰妹儿"一词的语源正是来自于此。到了清晚期,虎患消除,人们慢慢地不再谈虎色变,因此"灰妹儿"之类词的民俗语源也日渐不为人知。许多方言词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从民俗、历史的角度研究方言就成了一条有趣而又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客家先民的几次南迁,把中原文化带到南方定居地,与当地土著文化相互吸收融汇,有的还经文人墨客和民间艺人的充实、加工、提高,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客家文化艺术。客家民间歌舞就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它有的附着存在于不同艺术成份的综合表演艺术中,如《打船灯》、《打狮》、《犁春牛》等;有的存在于宗教法事活动中,如《打花》、(碗花》、《打狮刀》、《踩九洲》《打莲池》之类;也有少数作为舞蹈单独存在的,如《大福鼓》、《大刀舞》、《狮舞》等8种。这些客家民间歌舞,有的是对劳动动作的模仿,有的是对动植物的…  相似文献   

11.
清代四川地区因"湖广填四川"移民潮而成为其时国内游民众多且活动频繁之区,游民问题亦因之成为清中叶四川官府甚感棘手的严重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清代四川游民群体产生、游民违法犯罪活动以及清廷防治对策等进行简略的探析,指出:清廷对于四川游民问题的防治,可谓煞费苦心,刑罚甚为严酷,但因多属治标之策而非治本之道,故仅能见效一时,而不能长治久安。尤其是其超越法规范畴的酷刑峻法,更是促使游民铤而走险,以武力抗拒官府,成为动摇和推翻清廷统治基础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四川客家问题的特殊性及研究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客家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殊性,与闽粤赣客家相比,表现为1.演进阶段不同;2.族群关系不同;3.文化表现形式不同;4.客家身份不同。四川客家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四川客家研究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四川客家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八十年代逐渐形成热潮,并于本世纪初达到高潮,总体来看,四川客家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成果多为表象描述和动态报道。  相似文献   

13.
以四川客家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对客家耕读文化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山地丘陵的农耕自然环境是客家耕读文化产生的地理基础,质朴无华的民风是客家耕读文化形成的重要文化因素,而族群冲突中的“鲶鱼效应”是客家耕读文化的原动力。客家耕读文化主要是客家适应“住山不住坝”生存环境而形成的族群性的文化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是客家人,当我阅读傅翔《客家的精神》(见《客家》2000年第二期)一文,不觉怦然心动。这篇记述客家人文精神的短文,语言精炼,内涵丰富,将客家文化的历史背景与超越时空的深远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闪耀着作者独具匠心的思想火光,不愧是傅翔研究客家文化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15.
何谓“二十四史”侍忠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而每一个朝代,都有一部书总结前一朝的史实。“二十四史”,简而言之,就是指从《史记》到《明史》24部这样历史著作的合成。它是清代乾隆时所定的24部历史正史。线装本的“二十四史”,共有3250余卷。由中华书局排印...  相似文献   

16.
杨馨远 《寻根》2003,(1):115-120
河北素有发达的文化、农业和手工业,也是人口密集地区。但在明朝初期,河北却成了今山西、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四川、河南、陕西以及内蒙等省份移民的入籍之地。这一历史现象,是如何造成、移民对河北究竟有什么历史作用呢?笔者根据有关史料和全国地名普查的第一手资料,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了多方研究。本文所指的河北,基本是以现河北省界为基准,为能更符合历史状况,仍含今北京、天津二市辖区范围。一、移民的历史背景元朝统治时期,其社会经济虽有发展,但存在着诸多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尤其是蒙…  相似文献   

17.
“解手”的传说与明清“湖广填四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传于全国各地的关于“解手”的民间传说,皆认为它的起源与历史上的移民迁徙有关。但在归源于哪一个具体历史时代上,却有较大的分歧:四川以外地区一致认为,“解手”是明初强制移民政策的产物;唯独只有四川地区将其归于清初。本从四川地区存在一个明代洪武大移民时代,毫无例外会出现强制移民现象,而清初四川不具备推行强制移民政策条件的比较研究中,认为四川地区把“解手”传说归源于清初,是由于混淆了发生在明、清历史上两次“湖广填四川”运动的性质,是“附会”历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客家》杂志社的傅风龙先生日前转来一封信。写信人是深圳的女画家万伶。她在信中说:“我先后两次去福建采风,以客家化为题材创作了系列油画。《客家》杂志丰富的内容吸引了我,特寄上几张作品照片给贵刊……”信写得朴实无华,简洁明了,对《客家》杂志的殷殷之情跃然纸上。再看画,因是翻拍的照片,尺幅不大,然而其别出匠心的画面构图和富于表现力的笔触,  相似文献   

19.
李映发 《寻根》2009,(2):43-46
四川人的信仰习俗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藏、彝、羌、土家等兄弟民族十余个,本文主要讨论汉族的信仰习俗。清代四川是一个移民社会,各省入川移民绝大多数是汉族。清代移民“五方杂处”,长时期的“习尚相染”,逐渐形成共同的信仰习俗。四川地域辽阔,各地习俗虽有些地域差异,但也不过是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20.
扬州市是一座具有247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孟浩然,宋代的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清代的孔尚任、郑板桥等,都曾在扬州或为政,或旅居,或著书。《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扬州设立诗局,刊刻全唐诗,扬州有曹雪芹第二故乡之称。曹家在扬州的天宁寺、高昱寺、盐院、瓜洲古渡等处,留下了许多遗迹。《红楼梦》书里描写的林黛玉相传是在绿扬城廓长大的扬州姑娘。这表明:《红楼梦》在扬州有着深厚的文学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