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鸦片战争前后耆英对禁烟问题持消极态度”的论断有失偏颇。鸦片战争前夕,耆英在盛京地区的禁烟行动积极,态度明确,效果显著;在战后有关鸦片问题的中英交涉中,能贯彻清政府的禁烟主旨,遏制了英方企求鸦片开禁的意图。  相似文献   

2.
在禁烟抗英斗争中和战后沉痛的反思总结中,魏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禁毒思想体系。他愤怒谴责英美鸦片贩子的罪行,深入总结清朝政府"内禁"不效和"外禁"失利的经验教训,强烈要求清政府从速从严禁绝鸦片,并为《南京条约》签订后的清政府如何有效禁烟提出了颇具近代战略意义的对策。魏源禁烟抗英思想中的法治意识、策略意识、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意识,是魏源思想的精华,是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一块瑰宝,值得好好珍惜。  相似文献   

3.
浅议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禁烟叶昌友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由于鸦片的大量输入,造成了烟毒泛滥,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不得不实行禁烟,但结果却是鸦片越禁越多,烟毒愈禁愈泛滥。本文拟对鸦片的输入,清政府禁烟的历史作一考察,并对清政府禁烟禁而不止的原因作一分析。一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在清朝后期,随着鸦片输入形成的泛滥之势,清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禁烟法令,以图阻止鸦片的输入,然而,在当时贿赂公行的腐败吏治下,由于查禁鸦片的大小官吏有法不依、执法犯法,以及清朝国力衰弱等原因,使清政府颁布的一系列禁烟法令,成了一纸空文,鸦片输入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5.
甲午战后,受近代湖南先贤排外主张影响的湖南有识之士面对着战争的惨败,在外来先进思想的作用下,开始由“盲目排外”逐步转化为“明排外”,从而为湖南摆脱闭塞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广州十三行经清政府特许负责与外国通商并处理相关外交事宜。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认为,十三行贸易体制是自由贸易的枷锁,他们多次试图施压清政府改变这种体制,均未达目的。后来,他们通过向中国输入鸦片获取暴利来解决贸易入超问题。清政府不得不严禁鸦片输入,英帝国主义便发动了肮脏的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7.
琦善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卖国贼。本文试就他在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行动,及其与清政府的关系作些分析。一鸦片是麻醉性毒品,原产地不在中国。十八世纪以前输入中国的数量很少。十九世纪初,鸦片走私的扩大,对国计民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一、鸦片是毒品,直接摧残吸食者的身心健康;二、鸦片贸易破坏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势;三、大量白银外流,使清政府税收  相似文献   

8.
公正廉洁,不畏权贵,关注民生,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这是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守旧派守旧落后、盲目排外之外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9.
岳冰茹 《文教资料》2011,(17):81-83
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鸦片只是打开市场的一种贸易工具。战后,通过签订一系列合约,英国获得了设想好的利益,但鸦片输华的数量却是有增无减。本文通过对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间鸦片输华的数量的分析,探究英国不断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以及鸦片的持续输入对中英两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八四0年,英国出动了旨在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鸦片战争.今天,当我们重新回顾这场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罪恶战争时,会很自然地想到中华民族杰出的爱国者林则徐.他在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的紧急关头挺身而出,义不容辞地领导了轰轰烈烈地禁烟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写下光辉的篇章.鸦片走私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采用的一种罪恶贸易手段,其中以英国最猖獗.林则徐之前,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鸦片的危害,要求清政府严禁.清朝最高统治者也感到鸦片后患无穷,从一七二九年开始,清政府先后颁发了十余道禁烟令.然而实施结果很不理想,尽管禁烟令一道比一道严厉,但烟患却一日重甚一日.到了鸦片战争前夕,烟患已经从沿海扩至内陆,吸食者由官绅商弁染及民间普通百姓,年耗烟土高达四万多箱,约五百万斤.仅英国四十年间就向中国走私鸦片四十万箱,掠夺中国白银价值近四亿银元,相当于清政府好几年的财政总收入.鸦片泛滥直接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引起社会经济的混乱.鸦片为何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当时的清政府上自高官显宦,下至胥史兵弃,几乎都是贪图贿赂之辈.他们相互勾结,结成  相似文献   

11.
清末鸦片税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一方面服于英国的压力允许鸦片作为药材公开进口,另一方面弛国内罂粟之禁,对土产鸦片(土药)公开收税抽厘,此后雅片税厘逐渐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维护其腐朽统治方面起着饮鸩止渴的作用,探讨清末鸦片税收的有关问题,对于弄清这个时期鸦片泛滥的原因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战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次战争成了中国历史自古代转变到近代的一个分界线。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斗争高潮,它把历代农民战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下面就这段历史中的重要问题,略作介绍和分析,供自学者参考。一、学习中的重要问题 1.关于清代的闭关政策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结构的反映。乾隆帝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它也表现出清朝统治者的夜郎自大和盲目排外的恶习。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杜民夷之争论,立中外之大防”,以维护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13.
鸦片输入中国,究竟使中国流失了多少白银?这是一个很难统计的数字。本文试对1859年前,鸦片输入中国流失白银的情况做一粗略估算。最早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国家有葡萄牙、荷兰,英国较晚。有记载有是1727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200箱,其它国家无记录可查,估计也没有超过200箱的。因为当时中国进口鸦片为医疗使用。此时期的鸦片输入量不在本文主旨范围内。 1767年,英国已占领了印度鸦片产地孟加拉,运到中国来的鸦片每年达到1000箱。但此时清政府  相似文献   

14.
辛亥时期,胡汉民提出了颇具时代特色的排外观。他认为,发生排外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汉族的种族思想、清政府实行的内外方针,以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胡汉民主张区分不正当和正当两种不同性质的排外,其判断标准是国际法。他认为正当排外便是主张国家权利,同时又认同合法的主权限制。在他看来,要达到正当排外的目的,其根本之计在于排满革命。胡汉民和革命党人致力于反清革命,而对如何解除帝国主义压迫问题有所忽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04年末,在上海公共租界内发生的"警世钟案"实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制造的冤案,其实质是列强针对中国人排外情绪的惩戒。它的发生是《警世钟》一书所传递的"文明排外"主张与列强在华利益发生冲突的结果,而此时蔓延在华人社会中的排外情绪则将二者的冲突放大了。清末此起彼伏的排外运动给列强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列强处理"警世钟"一案时格外强硬。清政府在本案中态度暧昧、抗议无力,很大程度上迁就了列强。  相似文献   

16.
鸦片与清末西南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鸦片对近代中国危害极大 ,其中又以云贵川受害最深。云贵川地区是近代中国鸦片种植最早最广、产量最多、泛滥最凶的地区。 1 90 6年清政府重申禁烟 ,云贵川三省相继采取了一些禁烟措施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清末驻英公使郭嵩焘、曾纪泽积极与英国禁烟运动保持联系 ,并促其发展。禁烟运动的高涨 ,促使英国本土商会向政府施加压力 ,让其重新考虑鸦片政策 ,亦促使清政府在税厘并征谈判中采取积极态度。英国政府最终同意中国对进口鸦片实行税厘并征  相似文献   

18.
烟台开埠以后,鸦片以洋药的名义进口,成为白银外流一大漏卮。直至清亡,受到山东经济结构调整和清政府政策的影响,鸦片贸易经历了从疯狂进口到逐渐萎缩的过程。本文以东海关原始档案为依据,揭示了鸦片生产贸易在烟台口岸及腹地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9.
虎门销烟:1838年底,清政府任命林刚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他在当地爱国军民的支持下,缴获了英美烟贩的鸦片2万多箱,约有230多万斤,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全部销毁,这就是有名的虎门销烟。  相似文献   

20.
金田起义前广西的土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土地集中的形成鸦片战后广西的土地迅速地高度集中是爆发太平天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因素。鸦片战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把中国变成它们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市场,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整个社会发生了空前未有的急剧变化,这种变化在两广尤为利害。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后,首先倾销大量商品,来榨取广大人民的膏血,如太平军的起义地桂平,在道光末年就产生了“廛肆栉比,百货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