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耿守忠  杨治梅 《收藏》2006,(10):114-115
(3)齿孔变体 是同一种或同一枚邮票在打齿孔时,因打孔工艺或齿孔形态和齿孔度等原因,造成的齿孔变异,如打孔工艺所造成的漏齿,齿孔移位,齿孔形态所造成的线式齿,点线齿,异形齿,齿孔度所造成的粗齿,细齿等。  相似文献   

2.
戳文联句     
阿庆 《中国集邮》2000,(10):20-20
变体邮票,又称畸形邮票、异体邮票。多为局部图样、齿孔、纸质、背胶、加盖字等与正票有变异。造成变体的原因,可分为版模、印刷、加盖、齿孔、背胶等变体类别。常因邮票在印制生产过程漏检,经邮局售出流入社会。研究其成因及使用情况是集邮研究的内容之  相似文献   

3.
徐洪 《上海集邮》2002,(10):40-40
近逛邮市获一变体,为2000-2-1《春节》的“迎新春”套色移位和齿孔移位双重变异。面值、铭记左移3mm,齿孔也是左移3mm,已经进入图框里面。  相似文献   

4.
邮票的齿孔     
所谓邮票的齿孔,即各枚邮票撕开后,邮票边缘凸出的部分称为“齿”,凹进去的部分称为“孔”,合起来称为“齿孔”。1840年5月,“黑便士”邮票面世时,邮票是没有齿孔的。出售邮票时只能用剪刀或用刀将邮票剪开或裁开。1854年1月,英国首先正式发行了打有齿孔的邮票,使邮票可以方便地撕开。可见,齿孔是为了方便邮票使用而诞生的。但是,由于齿孔的形状、齿与齿(或孔与孔)之间的距离等不相同,齿孔很快就成为集邮研究邮票的重要内容之一了。齿孔的形状一般是圆形的(见图1),但不是惟一的。齿孔的形状种类很多,如点线齿、直线齿、斜形齿、方孔齿等。齿孔也有疏有密,为了表达各种邮票的齿孔情况,统一用“齿孔度数”来表示,即在20毫米的长度内有多少个齿和孔的数量来表示。  相似文献   

5.
方耀成 《收藏》2009,(4):148-148
《收藏》2006年第10期《变体邮资票品的真伪鉴定(二)》一文称:“有的集邮者把高头、长尾也视为漏齿变体是错误的。高头、长尾本是阔边的一种俗称,上边纸留阔边不打齿孔,称其为高头;下边纸留阔边不打齿孔称其为长尾。高头、长尾邮票上的上边纸或下边纸原本就不打齿孔,这同漏打齿孔不同。”此说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6.
1《集邮博览》2008年第5期,刊出汪代保先生《〈世界地球日〉邮票非方非圆》一文,汪先生认为"《世界地球日》既不能算圆形邮票,也不能视为方形邮票,对其确切称谓,应视为是一套带有双层齿孔的内圆外方邮票。"2008年4月30日发行的《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2-1)也是一枚双层齿孔邮票,其内层齿孔为会徽周围的一圈圆形齿孔。与《世界地球日》不同的只是邮票外形为长  相似文献   

7.
2003年从国外某邮票拍卖公司的拍卖目录上看到一套拍品是1996-22(T)《铁路建设》(4-3)50分无齿横双连邮票(图1),根据这套票的打孔方式,若按正常渠道,是不可能出现这种四边全部漏齿邮票的。本人有一枚100分齿孔移位票(图2),该票规格为50mm×31mm,比正票(50mmx30mm)超出了1mm。此票处在  相似文献   

8.
故意设置在圆孔齿之间的少数其他形状的孔洞,称为“异形齿孔”。 世界上最早的异形齿孔是1867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邮票上的方形孔。1908年12月,美国邮票上出现狭长方形孔或2—5个大圆孔。 近年来,异形齿孔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并在大量发行的普30上使用。在引进APS打孔机械(参见2000年第3期33页)后,我国具有推广应用异形齿孔的技术手段,并在国际上成为较多使用异形齿孔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9月12日上午8时许,笔者兴冲冲地赶到芜湖市集邮公司第一门市部,凭预订证购买“十五大”邮票六方连。当时,我见柜台内已撕开的邮票中没有带厂铭的,便请营业员从半个全张邮票中撕下一个带厂铭的六方连。之后,发现这个六方连齿孔严重移位。  相似文献   

10.
奇齿异孔     
邮票打上齿孔是为了撕开的方便。现在常见的是细圆孔。近几年,有些国家的邮政部门为了对付假邮票流入市场,在邮票印制时往往设计出奇齿异孔来避免伪造,集邮界把这种齿孔称为防伪齿孔。英国普票在底  相似文献   

11.
《上海集邮》2002,(9):7-7
《香港邮政参与荷兰邮票展览》通用邮票小型张(第8号) 2002年月日 小型张 10港元 130×75 mm(邮票28.5 x 33.5mm)13.25度(两面直边各有一个椭圆形齿孔),影写版,混有防伪纤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1月18日,香港发行《画出童心》儿童 邮票全套4种,另有小全张,且为香港第一次发行的自粘邮票,周边压出的齿孔与传统齿孔一模一样,每枚邮票的纵向齿孔中间还设计了椭圆形孔。  相似文献   

13.
假票辨析     
徐懋 《集邮博览》2010,(6):35-35
近日,笔者在某集邮网站浏览时发现一枚百合花60分齿孔移位变体票,顿生喜爱之心,便立即与卖家联系并确认成交,几天后收到,拿出与自己留存的百合花60分票进行比较,发现该枚变体票刷色偏浅偏黄,遂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确定该枚变体票系伪造票。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4.
邮票的齿孔是为方便地分撕全张邮票成为各自分散的单枚邮票而凿打的,邮票发行部门最初似乎没有很在意地为齿孔制定技术规格,倒是集邮者把同样图案、同样面值、同样刷色的邮票可能会有彼此不完全一  相似文献   

15.
今得普29长城古北口票的双重变体八方连,在此向大家介绍(见下图),其浅黄底色右移位2.5mm,直齿错位右向移进邮票图案4.5mm。  相似文献   

16.
标新立异常常会产生引人注目的效果,集邮领域中亦然。长方形邮票看久了,突然见到三角形、圆形、非几何形状的邮票,会觉得眼睛为之一亮,有异军突起之感。邮票形状上的标新立异产生异形邮票,邮票齿孔上的标新立异产生异形齿孔,邮票发行方式上也时有标新立异之举。  相似文献   

17.
正发行时间:2014年8月28日志号:2014-18图序图名面值(2-1)T卧龙出山1.20元(2-2)T鞠躬尽瘁1.20元小型张诸葛亮像6元邮票规格:30mm×50mm齿孔度数:13.5度整张枚数:版式一16枚版式二8枚(4套)整张规格:版式一150mm×240mm版式二150mm×176mm小型张邮票规格:38mm×62mm小型张外形规格:84mm×118mm小型张齿孔度数:13×13.5度版别:胶印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邮票设计者:戴宏海  相似文献   

18.
今年第2期《切削齿孔》一文介绍了我国邮票的自动打孔系统,现再作补充。 在普29《万里长城》邮票中,凡全张邮票直行齿孔上、下通边者皆为切削齿孔,计有5分虎山长城、20分山海关、40分金山岭、80分慕田峪、270分平型关、  相似文献   

19.
邮票的齿孔是指邮票边缘凸起的齿和凹进去的孔。但是,最初的邮票是没有齿孔的,使用时必须用剪刀剪开,十分不方便。1847年,爱尔兰人亨利·亚策尔到朋友家作客,看到主人正在用针在邮票间扎一串小  相似文献   

20.
文17的枚号     
笔者不久前在天津市集邮公司信托部购得文17-4《赤脚医生》邮票直三连,发现此票齿孔度数为11×11,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94年,人民邮电出版社)标明的11×11.5不同。另,邮票的枚号“4”印在整张邮票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