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薄弱教研组,是该教研组成员人数少或者该教研组的成员个体的教科研实力较弱。改变薄弱教研组的现状,要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重要,而且要把握住"巧"字。  相似文献   

2.
调查发现:教研组活动是教师常规化、制度化的专业活动,对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处理教材的经验是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教龄的长短并不显著地影响教师如何看待教研组对课程知识、教材知识、方法知识等三类教学专业知识发展的重要性.学校教师要充分认识与挖掘教研组的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努力构建"和谐、团结、进取"的教研组文化.  相似文献   

3.
笔曾经就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问题访谈了油田物理教研组的几个物理教师。  相似文献   

4.
教研组生存危机及知识管理——以数学教研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今天,教研组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没能发挥应有作用.其功能弱化,生存存在危机,亟须变革和转型.解决教研组生存危机的途径是:以知识管理的理念进行教研组建设,逐步实现教研组管理模式、教研组长管理角色和教研价值观的转型.解决教研组生存危机的有效方法是:建立共同愿景,实现教研组知识的战略管理;着眼制度创新,实现教研组知识的制度管理;立足教师发展,实现教研组知识的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5.
学科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深化课程改革的组织形式,是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单位。在"五育"并举的新型育人理念下,音乐教研组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布置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组织集体备课等,更需要通过加强教研组建设,将先进理念切实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提升校本研修质量、丰富学校美育工作内涵发展,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研组的建设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教研组是学校和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个基层组织,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教研组的制度、活动内容和活动气氛,都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加强教研组的建设,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校本研修的实施主体,教师在校本研修中改进专业行为、修正专业认识、提高专业能力。目前教研组建设现状令人担忧,教研组的行政化倾向增强、教研组自身特有的专业功能逐渐弱化等问题都影响着校本研修的效果。究其原因,既有学校层面的原因,也有教研组层面及教师自身的原因。要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就应该寻求校本研修的改进对策,创建研究型合作团队,探索教研组建设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师、教育者,一定对"教研组"这个称呼并不陌生。可以说,有了学校,有了学科教学便有了教研组。教研组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之一,是同学科教师提升业务素质的理想场所,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然而,近年来教研组的生存现状令人堪忧,其作用与功能正日益淡化,与其应有的身份极不相符。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的今天,其现状以及应该发挥的功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离不开教师作用的有效发挥。作为学校传统中层组织之一的教研组,是学校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研组工作条例(草案)》指出:"教研组"是"各科教师的教学研究组织",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以提高教育质量",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专业成长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而研究型教师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活动形态、方式和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有效方式,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然而,目前中小学教研组存在的教研与科研分离、教研组制度运行中的个人主义以及教研组功能的行政化与事务化不利于研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以教研组为载体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建立在群体研究的基础之上,教研与科研统一、以教研组为载体形成研究共同体并形成"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与合作研究——个人自研"的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是促进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教研组是我国基层教师间协作和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非行政性团体。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决定了教研组协作文化的性质;教学的动态生成,呼唤教研组协作文化的构建;而构建协作式的教研组文化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途径。本文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教研组协作文化的必要性、教研组协作文化赋予教研组的特殊功能及构建教研组协作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金甫 《贵州教育》2014,(10):19-20
学校教研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层组织,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教研组长一般是组内业务的权威,在本学科领域内是本校乃至当地学校的领衔人物。教研组教学研究的开展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科学引领,教研组民主、合作、竞争、和谐的教研文化的创建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精心打造。因此,教研组长的业务水平、组织才能、合作精神、思想境界、人格魅力等会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关系到教研组内能否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团结协作,关系到全组教师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组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起着关键性作用的今天,教师专业发展显得尤其重要,对此教研组的地位不容忽视。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审视当前学校的教研组建设情况,不难发现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面对不断复杂的教学情境的挑战,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集体合作力量,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4.
高中校本教研组建设,需要形成校本教研组建设制度,通过校本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共享资源、协同研究、和谐发展、科学评价"的教研组建设操作样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本研究对营林省9个地区41所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访谈,主要了解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课程实施状况、教学实施条件以及遇到的挑战等问题.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将访谈内容进行了分类编码,并从教师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三方面对新课程实施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成因进行"深描",发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整体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存在着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不强,教师自身的学科内容知识陈旧,教学法知识不足,课程知识欠缺,教师之间专业发展相对差距较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胡艳 《教育学报》2012,8(6):78-89
教研组的性质不清一直影响教研组的工作定位和工作质量。近些年,中小学纷纷把教研组作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加以建设,然而实际工作场景中的教研组性质定位直接影响教研组作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对北京市城区的教师和教研组长进行调研,从教研组的工作内容、教研组的组织类型、组长的角色三方面研究中学教研组的实际性质,发现,当前北京市中学教研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它繁杂的工作内容、多种的组织性质/内涵,以及组长多重的角色使之与专业学习共同体尚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普通校和一些主科教研组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教研组明确组织定位,厘清组织目标,净化工作内容,使之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学改进的专业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在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起着关键性作用的今天,教师专业发展显得尤其重要,对此教研组的地位不容忽视。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审视当前学校的教研组建设情况,不难发现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面对不断复杂的教学情境的挑战,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集体合作力量,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教师A、教师B、教师C和教师D的访谈,从教师角色、专业素养以及专业发展诉求三方面了解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提出通过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培育教学团队,营造人本化氛围,促进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孙勇 《辽宁教育》2012,(23):39-41
教研组承载着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功能,对指导教师教学方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从而提升一个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中,教师因缺少教研信念导致教研组缺失内驱力;因缺少正确的教研价值观导致教研组缺失教研追求;因缺少凝聚力,对外界干扰因素的抗拒能力明显偏弱.教研组功能的弱化直接导致教研组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张力,并逐步失去对教师的吸引力。教研组生存面临危机,处境非常尴尬,亟需变革和转型。因此,分析教研组面临的生存危机的表象,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对于提升教研活动质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学校教研组改进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小学校的教研组天然地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但在运行过程中,其缺陷也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在分析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教研组的功能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同伴互导"的经验,提出改进我国教研组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