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当前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持久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召开了这次第七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此时召开这个会议,既是总结交流一年来新闻专业期刊、新闻研究所办刊办所经验,也是为了进一步办好期刊和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2004年全国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2月23日至24日在浙江省诸暨市召开。来自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等单位的70余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动员和推动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媒体研究所,配合与推动新闻界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交流办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工作的经验。一、对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认识取得共识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思想、道德、作风和素质教育的必要措施,是在新闻行业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3.
《新闻实践》2005,(4):20-20
本刊讯3月17日至20日,第七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来自中央、地方新闻媒体研究所、新闻专业期刊社的近70名代表,就如何贯彻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推进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落实"三贴近"要求, 为新闻媒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服务,为新闻媒体改革创新服务,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服务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2004年全国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2月23日至25日在浙江省诸暨市召开。来自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等单位的70余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确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大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动员和推动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媒体研究所,配合与推动新闻界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交流办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工作的经验。一、对深入开展“三教”活动的认识取得共识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思想、道德、作风和素质教育的必要措施,是在新闻行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自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季谐 《中国广播》2005,(6):24-25
中国记协主办,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3月17日~18日在海南省召开,全国60多位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负责人出席会议。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实“三贴近”,进一步办好新闻专业期刊、新闻媒体研究所,更好地为提高新闻媒体舆论引导水平服务,为新闻事业改革创新服务,为新闻队伍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全国新闻媒体研究所、新闻专业期刊“面向新世纪的新闻改革和理论宣传”研讨会(年会)6月7日——10日在云南召开。70余位媒体研究所和新闻专业期刊负责人到会。 会议由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梁贵和主持。中国记协副主席栗国安在开幕式上讲话,他指出,今年根据中宣部的要求,要在新闻界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和教育活动,这也应作为新闻媒体研究机构和新闻专业期刊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希望大家重视这项工作、做好安排,紧密结合新闻宣传工作的实际,开辟栏目,刊登优秀论文,介绍好的经验,为这项工作的深人开展创造良好…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闻媒体研究所、新闻专业期刊“面向新世纪的新闻改革和理论宣传”研讨会(年会)6月7日—10日在云南召开。70余位媒体研究所和新闻专业期刊负责人到会。会议由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梁贵和主持。中国记协副主席栗国安在开幕上讲话,他指出,今年根据中宣部的要求,要在新闻界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和教育活动,这也应作为新闻媒体研究机构和新闻专业期刊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希望大家重视这项工作,做好安排,紧密结合新闻宣传工作的实际,开辟栏目,刊登优秀论文,介绍好的经验,为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宣部…  相似文献   

8.
全国新闻媒体研究所、新闻专业期刊“面向新世纪的新闻改革和理论宣传”研讨会(年会)6月7日-10日在云南召开。70余位媒体研究所和新闻专业期刊负责人到会。 会议由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梁贵和主持。中国记协副主席栗国安在开幕式上讲话,他指出,今年根据中宣部的要求,要在新闻界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和教育活动,这也应作为新闻媒体研究机构和新闻专业期刊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希望大家重视这项工作,做好安排,紧密结合新闻宣传工作的实际,开辟栏目,刊登优秀论文,介绍好的经验,为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  相似文献   

9.
扬磊 《新闻导刊》2004,(2):16-17
2004年全国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2月23日至25日在浙江省诸暨市召开。来自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等单位的70余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确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动员和推动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媒体研究所,配合与推动新闻界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交流办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全国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2月23日至25日在浙江省诸暨市召开。来自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等单位的70余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确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动员和推动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媒体研究所,配合与推动新闻界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交流办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工作的经验。在这一主题的指引下,会议成果显。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与写作》2005,(5):28-28
2005年3月16日,第七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在海口市召开,会议就如何落实“三贴近”、“三深入”要求,为新闻媒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服务,为新闻媒体改革创新服务,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服务进行了研讨交流。中宣部、中国记协有关领导和60多家期刊、研究所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杨磊 《记者摇篮》2004,(4):52-53
2004年全国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2月23日至25日在浙江省诸暨市召开。来自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等单位的70余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确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大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动员和推动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媒体研究所,配合与推动新闻界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交  相似文献   

13.
杨培基 《新闻知识》2007,(11):15-16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新闻界的优良传统和作风。2003年,针对新闻界的实际和新闻队伍存在的问题,中央重申并进一步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三贴近"原则。几年来,全国各新闻媒体都努力在指导思想上研究"三贴近"原则,在新闻业务实践中探讨实现"三贴近"原则的有效途径。新闻媒体从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近步。各地的电台、电视台、报纸涌现出一大批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反映群众心声的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4.
中国记协主办、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第匕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3月17日至18日在海南省召开,全国60多位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负责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05,(5):1-1
第七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媒体研究所年会于2005年3月17日至18日在海南省召开,由中国记协主办,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实“三贴近”,进一步办好新闻专业期刊和媒体研究所,更好地为提高新闻媒体舆论引导水平服务,为新闻事业改革创新服务,为新闻队伍建设服务。全国60余位新闻专业期刊和媒体研究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写作》2005,(5):28-28
2005年3月16日,第七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在海口市召开,会议就如何落实“三贴近”、“三深入”要求,为新闻媒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服务,为新闻媒体改革创新服务,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服务进行了研讨交流。中宣部、中国记协有关领导和60多家期刊、研究所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一目了然     
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召开2006年4月4日至5日,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在无锡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记协主办、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承办,会议主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的创新与合作”。全国50余家新闻专业期刊和媒体研究所的70位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认为,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机构的创新与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新闻学术理论研究将发生以下变化:一是新闻研究需求水平将日益提升,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越来越看重新闻研究价值,决策层与管理层、社会与市场都会对新闻行业研究提…  相似文献   

18.
全国新闻媒体研究所、新闻专业期刊"面向新世纪的新闻改革和理论宣传"研讨会(年会)6月6日-10日在云南召开.70余位媒体研究所和新闻专业期刊负责人到会.  相似文献   

19.
全国新闻媒体研究所、新闻专业期刊"面向新世纪的新闻改革和理论宣传"研讨会(年会)6月7日至10日在云南召开.70余位媒体研究所和新闻专业期刊负责人到会.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闻媒体研究所、新闻专业期刊"面向新世纪的新闻改革和理论宣传"研讨会(年会)6月7日至10日在云南召开.70余位媒体研究所和新闻专业期刊负责人到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