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陶渊明与柳宗元都曾写有五言古诗《咏荆轲》,不同朝代的二人虽就同一主题抒发感慨,展现出的风格和寄托的情绪却大不相同。在分析两首诗歌叙述节奏和表达技巧的基础上,可以明显看出二诗突出强调的事实不同。陶诗褒扬荆轲的舍生取义,柳诗贬斥荆轲的愚勇。究其原因,与诗人所处时代的政治环境及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太原大学学报》2017,(4):49-52
《咏荆轲》诗为陶渊明咏史八首之一,这首诗歌咏历史上的刺客荆轲,而在内容与风格上与其它咏史诗以及隐逸诗形成明显区别。陶渊明对荆轲的认识源于《史记》,但是有意强化了其英雄形象与游侠色彩,究其原因,源于自己豪放的个性、有志难酬的现实困境与少年时的侠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唐代“咏蝉”诗中以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最为人称道,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相似文献   

4.
《读山海经》十三首是陶渊明重要的组诗。自从鲁迅先生把组诗中的“精卫衔微木”誉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人们便常把它与《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等作品并尊为表现诗人“不屈的意志”的咏怀诗。如有一部文学史认为:“‘猛志固常在’,说明诗人心中永远燃烧着一股不熄的火。”一部影响广泛的陶渊明论著亦指出:“陶渊明‘火气’十足的作品,还有《读山海经)组诗(十三首),……诗中借神仙荒怪之论,发其悲愤不平之  相似文献   

5.
程奕 《现代语文》2010,(5):13-14
陶渊明一向被视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的代表,他那种自甘淡泊、不慕名利的气节和平淡静穆、恬淡自然的诗风也历来备受推崇。但是,究竟如何全面认识、评价陶渊明其人其诗,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以其咏怀诗《咏荆轲》为例,就情节的剪裁和布局与《史记·刺客列传》加以对照,发现《咏荆轲》诗歌风格豪放,笔力劲遒,这证明他并没有完全忘记现实,这里有向往功名事业的远大抱负、"欲有为而不能"的深刻苦闷。陶翁济世热情从诗中喷薄而出。如果仅见陶诗平淡、自然一面而忽略其激越豪放一面,仍属皮相之见。  相似文献   

6.
敦煌《咏廿四气诗》,共二十四首,作者依据气候、农事活动以及民俗,叙述了二十四节气的面貌,其内容贴近生活风格朴素构思手法新颖,是同类题材诗歌中的佼佼者。本文介绍了《咏廿四气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还与同类的唐代咏节气诗、宋代咏节气诗以及唐代的山水田园诗进行了对比,以更好地感受这组咪节气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作者送别友人,又同在易水之上,抚今追昔,就很容易想到往事,想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加上骆宾王对武后当权心怀不满,因此借咏史以喻今,写下这首诗。开头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当年太子丹送别荆轲,以及荆轲怒发冲冠的情景。前两句是咏古,寄托了作者怀念勇士的深情。第三句用一个“没”字作过渡,由咏古转到喻今,说明历史悲剧已经过去。最后用“水犹寒”作结,这是关键一语,点睛之笔,在提示勇士的事迹和精神仍然流传千古,因为今日的易水仍然寒气未消。暗示了作者对人间不平之事的痛恨,后来,骆宾王参预讨武后的活动,就是这样心情的驱使。 …  相似文献   

8.
补白     
在中外文学史上,共有三部被称为“诗三百”的作品: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共收诗305篇,人们取其整数,称之为《诗三百》。二是印度婆罗门诗人伐致呵利写的《三百咏》,它由《爱欲百咏》、《通义百咏》、《出世百咏》三本抒情诗集合印而成。三是意大利诗人彼德拉克的代表作《歌集》,所收的300首十四行诗,都是诗人献给他的女友劳拉的爱情诗。  相似文献   

9.
一、审视标题,推敲诗歌意旨看人先看头,赏诗先赏题,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有不少诗歌考题的设置和该诗的题目有关,研读诗题,往往能从中得到提示性的暗示。1.怀古诗。凡标题中点出古迹或在古迹(或古人)前冠以“怀古”、“咏怀”或“咏”等字眼的,多为此类。这类诗歌或表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之志,抒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发昔盛今衰之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或批判,多借古讽今。如陶渊明的《咏荆轲》、杜甫的《咏怀古迹》、杜牧的《赤壁》、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  相似文献   

10.
自《诗经》以来到两汉魏晋南北朝, 咏月诗歌大多是游子怨妇主题, 李白的咏月诗扩展了传统咏月诗的表现主题, 把它引向了关注实现人生, 使托意怀人的思想主题成为咏月诗的主流。宋代苏轼继承发展了李白的这一特点。然而, 李白、苏轼在咏月诗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想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独特个性。本文试图在历史的坐标上对他们咏月诗歌的风格、主题以及透过咏月诗歌所折射的诗人的内心世界等方面进行比较探究, 并由此去窥见两位伟大诗人的审美理想和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1.
唐诗创作一直与歌诗传唱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歌诗创作从审美观念、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方面对诗人的创作提出了要求,而诗人为了适应这些要求而进行的创作自然会影响到其风格的形成。本文就是对这一关系所作的分析,以期为人们从音乐角度来考察唐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组诗浅比——论左思《咏史》与陶渊明《咏贫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思的《咏史》与陶渊明的《咏贫士》是两类组诗创作,主题鲜明,结构紧凑,均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咏史》倾诉了士族门阀制度压迫下寒士的悲愤,表达了诗人对不合理制度的抗争,《咏贫士》以贫士高洁之志肯定、赞美、寄托了诗人归隐、自然的人生理想。他们生活时代、人生态度等的差异,使其诗歌呈现出不同风格,在主题、题材、语言、情感等方面有较多的可比之处,可以从中体味魏晋诗歌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雪国》主题探讨,可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部《雪国》"。可以将其主题归纳为浮士德式求索,主要表现在驹子、岛村和作者川端康成身上。岛村是无目的的求索,最终得到肉体和精神的拯救与净化;驹子虽生活不幸,但依然求索不止;川端康成求索的则是日本的传统美,呈现出"故乡"找寻意识,继承和发扬了物哀情调和幽玄理念。  相似文献   

14.
王品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4):135-136
《野草在歌唱》体现了女性个体在经受物质匮乏、性别歧视、以及种族偏见的挤压下,由压抑而分裂的主题,引发了人们对于殖民主义背景下女性问题的严肃思考。  相似文献   

15.
汉代《焦氏易林》释卦占卜之辞有与《公无渡河》的意象与主题相近相似者,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经比较、考察,《公无渡河》的本事当在先秦,《焦氏易林》以“成事”为占辞。《公无渡河》的影响先在于曲,又有后世的题材与主题的模拟延续,亦有误传的影响。《公无渡河》的吟咏与流传,在于朝鲜对箕子“被发为狂”“自投河”的强烈印象。  相似文献   

16.
《螺丝在拧紧》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和批评家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内容艰深难懂,意义复杂,历来对它主题的理解的评论很多。从某种程度上说,文中每一人物,每一事件都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本文试图从作品中广泛运用的象征手法来阐释作品的主题。 首先,作品题目的几个动作贯穿于全文,是全文最重要的语言象征。其次,作品的背景以及主题的反映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象征意义,具体反映在把对“罪恶”的看法和圣经及弥尔顿作品的象征手法联系起来。另外,联系到作者所处的特殊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背帚并着重分析了这一时代的道德观对主题的象征意义,并以这一道德观的集中代表——女家庭教师为例分析此象征意义。最后,作者自身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甚至作品特殊的发表方式也都在作品的人物刻画中得到了象征性的体现,文中的许多人物都可以在作者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象征性原型。  相似文献   

17.
王维诗《鸟鸣涧》中的“桂花”究竟为何物,历来说法不一。许多研究者认为,此乃虚写之物,而有的却将其解释为"月华",更有甚者认为“桂”乃“林”字之误,“桂花”应为“林花”。从相关史料和王维诗歌创作的风格来看,此处的“桂花”应指现实中的“春桂”。  相似文献   

18.
国际旅游组织调查显示,游山玩水旅游将被多样化的专题旅游所代替。由此可以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专题旅游发展前景极为乐观,潜力巨大,这为能集中体现和深刻反映中华文化的荆轲刺秦专题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在保定开发荆轲刺秦专题旅游具有较强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二拍”作为文人创作的通俗文学作品 ,在文人雅趣与市民鄙俗之间产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碰撞 ,二者既有融会贯通 ,也有互相抵触 ,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趣味 ,本文拟从人物形象、题材选择、作者身份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并进一步探讨在这种雅与俗的碰撞中凌氵蒙初所作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人声歌唱的基本要素包括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4个部分。呼吸是歌唱技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歌唱的动力支持。文章分别从呼吸的重要性、呼吸的过程、呼吸的练习、错误呼吸的危险性、错误呼吸产生的不良现象以及歌唱呼吸应注意的事项6个方面来探讨声乐艺术的歌唱的呼吸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