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溶液合成法使5-甲基-苯并咪唑-1-乙酸,邻菲罗啉两种配体与镝化合物反应合成镝三元配合物。通过熔点测定、配位滴定、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表征。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现为稀土离子微扰下的配体发光,配合物在电极上的还原反应属于准可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
《大众科技》2009,(9):3-4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石春山课题组发明了“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不仅体系新颖,制备工艺简便,易于操作,而且提高了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和制灯后的使用寿命,还为探寻新的发光材料及其应用拓宽了领域。据了解,稀土三基色发光材料,尤其是灯用材料,具有发光效率高、寿命长、显色性好等优点,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已有广泛应用。而迄今为止,稀土三基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直以掺杂三价铕离子的氧化钇作为红粉、以三价铽离子和三价铈离子共掺杂的多铝酸镁作为绿粉、以二价铕离子掺杂的多铝镁酸钡作为蓝粉。制备发光材料时,  相似文献   

3.
β-二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着酮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异构体,适于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作用。通过对各种金属离子的革取性能和机理的研究,表明它们是有效的革取剂,已广泛用于过渡金属和稀土离子的分离和分析中。相应Eu、Tb稀土配合物,具有独特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能,可以开发成理想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4.
选用稀土钐(III)为中心离子,以丙烯酰胺、丙烯氰、丙烯酸、α-甲基丙烯酸分别为小分子配体合成4种稀土单核二元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结构等性能表征。探讨不同配体对中心离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于稀土离子具有丰富的能级和4f电子跃迁特性,使稀土成为发光宝库,在光学设备升频器光纤放大器和传感器等方面都有很潜在的应用前景,尤其是稀土元素中的Pr3+。本文对Pr3+上转换发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阐述Pr3+在单掺情况下和添加敏化剂Yb3+、Nd3+等离子情况下的上转换发光效率的研究,改变不同敏化剂以及基质材料对Pr3+上转换发光效率应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及生命科学中,有机配合物本身的稳定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设计合成方法更是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研究领域。本文主要以稀土有机配合物为例,深入分析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能,并提出其在应用上的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7.
镧系离子与某些有荧光或无荧光的有机化合物配位后,有机配体能吸收紫外光并将能量传递给稀土离子,然后发出镧系离子的特征荧光,这就是人们熟知的"稀土敏化荧光”.这种敏化荧光具有Stokes位移大、发射镧系离子的锐线发射光谱、荧光寿命长、稳定、背景干扰小等优良性能.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1].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含有α-酮酸(表1),能与Tb(Ⅲ)配位,发生分子内能量转移,而产生Tb(Ⅲ)的特征荧光[2-6].而8位含氟的药物与Tb(Ⅲ)形成的配合物经紫外光照后会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使Tb(Ⅲ)药物配合物的敏化荧光进一步地增大,相对荧光效率和寿命也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11,(6):2-3
在黑夜不用电、不用火也能发光照明?稀土发光材料可以帮助您实现这一“梦想”。5月13日,在中国计量学院举行的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加拿大、新加坡、日本以及中国的270余名稀土发光材料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带来了当前国内外稀土发光材料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的主体方向和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展历史、种类以及其在日常生活、科学发展、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从而预测了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合成的11种单一稀土和1种混合稀土三氯醋酸盐与8-羟基喹啉的配合物,经多种手段确证其配合物的组成为Ln(CCL_3COO)(oxine)_2,并研究了它们的性质.12种配合物对皮革抑制霉菌试验表明,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该配合物可应用于较高加工温度材料的防霉,有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纳米稀土发光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发光材料.本文介绍了稀土掺杂无机纳米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总结了近些年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制约稀土掺杂纳米晶研究的因素,展望了纳来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稀土发光材料独特的发光性质及其在手印显现领域的应用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分析了稀土下转换发光材料、上转换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在手印显现与成像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手印显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众多的手印显现方法中,粉末法因其操作简单便捷而在犯罪现场勘查中应用广泛,而荧光粉对客体的适用范围广,手印显现的灵敏性和选择性较高,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综述的形式介绍了稀土冶金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稀土资源大国,稀土的应用已经遍及各个领域数十个行业,文章从稀土元素在农业、医疗中的应用和贮氢材料、发光材料四个方面综述了稀土元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稀土掺杂氟化钙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能,被广泛用来制备发光材料。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稀土掺杂氟化钙材料的热释光、荧光和拉曼光谱发光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过渡金属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光功能分子材料,具有丰富的电化学、光吸收、三线态发光性能,在信息、光电器件、绿色能源等领域有重要用途.在这些应用中,分子材料通常以纳米薄膜或组装结构的形式被使用.然而金属配合物极性大、溶解性较差、分子间缺少有效相互作用,严重制约了其纳米薄膜和组装结构的制备.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2006,(10):13-13
日前,新型长寿命稀土蓄光发光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制成功。新型高效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及其制品是一种功能型发光新材料,具有高效、节能、环保、以及发光亮度高、发光时间长、材料稳定性好,与介质契合力强等特点,应用空间十分广泛。该技术已在丝网印刷、塑料、陶瓷行业发光油墨上获得广泛应用并形成了产业链。该产业链的形成,很好促进了我国传统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不仅稀土资源居世界首位,而且稀土生产量、出口量和应用量均居世界第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稀土资源采选冶领域的发展状况及研究进展等,重点对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四川氟碳铈矿和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3类主要稀土工业资源的冶炼分离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及其在稀土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述,探讨了我国稀土选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稀土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摘要 通常上转换研究主要集中讨论稀土离子的f—f跃迁机制中,如何改进优化低声子基质材料的问题,其发光颜色调配由多组分掺杂来实现。该项目的创新性在于获得由d组态、激子及电荷迁移带跃迁形成的,选择定则允许的非f~f跃迁型上转换发光过程,并探讨其中特殊的上转换机制。通过高激发功率密度与真空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适用于宽带光纤放大器和蓝绿光激光器用稀土掺杂基质玻璃材料。通过对掺Er3+重金属氧氟玻璃的光谱性质和析晶稳定性研究以及稀土离子掺杂重金属氧卤玻璃的上转换发光研究,为其在宽带掺Er3+光纤放大器和蓝绿光波段激光器中的潜在应用提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PbF2的加入提高了掺Er3+硅酸盐玻璃和锗酸盐玻璃的带宽特性和增益性能;首次在Er3+/Yb3+共掺和Er3+单掺硅酸盐玻璃发现上转换蓝光;重金属氟化铅的加入提高了Er3+单掺锗酸盐和碲酸盐玻璃的上转换发光;在室温下同时观察到Er3+的上转换蓝光、绿光和红光,分别是由于Er3+离子2H9/2→4I15/2, 2H11/2→4I15/2, 4S3/2→4I15/2, 和4F9/2→4I15/2跃迁;混合卤化铅效应调整Tm3+/Yb3+共掺碲酸盐有利于基质玻璃析晶性能的改善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提高;在室温下同时观察到Tm3+的上转换蓝光和红光,分别是由于Tm3+离子的1G4→3H6和1G4→3H4跃迁;首次在碲酸盐基质玻璃中发现OH-吸收对Er3+和Tm3+的上转换发光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