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儿童有自己的特性。思想品德课教学成效甚微与教学的“儿童化”本源意识淡薄有关。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意愿来开展、评价我们的教学活动,那肯定是要失败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追寻童心,努力使失落的“儿童化”本源回归。  相似文献   

2.
儿童有自己的特性.思想品德课教学成效甚微与教学的"儿童化"本源意识淡薄有关.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意愿来开展、评价我们的教学活动,那肯定是要失败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追寻童心,努力使失落的"儿童化"本源回归.  相似文献   

3.
吴勇 《江苏教育》2007,(8):14-16
笔者以为,小学生的习作教学,关键要扣住一个“化”字,就是将习作教学“融化”在儿童生态之中,即儿童的生存、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生命之中。这些应当成为小学生习作教学最基本、最核心的策略取向。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实践中,儿童哲学常常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目或课程呈现的。对于这种“科目化”倾向,儿童哲学的倡导者主要从学习基础、价值基础、课程基础、师资基础等方面进行辩护,但这些辩护也面临着“工具化”、“专门化”、“综合化”、“结构化”方面的困境。要克服这些困境,真正发挥儿童哲学的教育价值,就需要改变这种“科目化”的倾向,将儿童哲学化为尊重儿童、探究观念、深化学科教学乃至重建学校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儿童文化激发了新课改、新思考与新实践.基于儿童思维与视角,用儿童的方式建设班集体,让班级成为温暖家园,让“七彩空间”多姿多彩;顺应儿童天性,落实真语文,回归语文本源,激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6.
朱自强教授说过:“语文教育应回到儿童本位的立场上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坚定“儿童本位”的立场,即: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儿童意趣,采用最儿童化的方式,有效激活儿童的生态语言,真正提升儿童语文学习的情趣指数。  相似文献   

7.
儿童有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方式。从儿童“自己”的思考出发,捕捉儿童的思维亮点,顺应儿童的思维历程,探寻儿童真实的思维足迹,才能真正认识、发现和发展儿童,回归教育的本源。  相似文献   

8.
儿童作文儿童化的问题,事关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探索,愿求教于专家与同行。一、作文要求儿童化所谓作文要求儿童化,就是指依据儿童认知、情感、语言发展的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对儿童的作文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我们在依据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要三不”。“三要”是:作文内容要儿童化,让儿童写自己喜欢的内容;作文形式要儿童化,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文体、语言去写作文;作文评价儿童化,用儿童乐意接受的评价方式去评价儿童作文。“三不”是:不用成人的文章来要求儿童,…  相似文献   

9.
成建萍 《成才之路》2011,(22):81-81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广大教师对儿童作文教学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儿童在习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综观当下的儿童化作文教学,令我们忧思的地方还真不少。在“儿童化”的滚滚洪流中,我们看到了更多是唯儿童是瞻的极端化倾向:抛弃传统的作文教学经验,夸大儿童的自然天性;弱化知识技能的传授,强化儿童的作文兴趣;淡定教师的指导作用,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0.
儿童化语言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出神人化地拨动孩子的心弦,启迪着孩子的心智,只要教师一张口,就会对孩子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用儿童化语言上课,师生心理贴近。学生容易接近,上进心、求知欲也易于激发,孩子吸收的知识信息量多,课堂气氛活跃,教育效果明显。儿童化语言要做到“活”形式多样,形式“活”,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经过一定的加工。以不同的形式,应用于各项活动的设计之中。因材施教,方法“活”,儿童有着个别差异,在儿童化语言的应用中,同样要注意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要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符合该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这在个别教育中很重要。内容不断变化。内容“活”,由于各项活动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儿童化的语言不可能一成不变,不能一句话通用到底。在教学中,儿童化语言的运用应注意:  相似文献   

11.
落实2022版课程标准,教师在“用教材”教的过程中更加需要把教师的“讲”让位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自主经历教材字面表述的“现实化”内容解构和“儿童化”意义建构的过程。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比例”单元的概念教学为例,谈如何从“现实化”教材解构转向“儿童化”思维重构,实现教材理解从“成人思维”“编写思维”“教材思维”的书面表述向儿童思维表达的自主突破,从而推动学生认知的不断深入与核心素养的应然发展。  相似文献   

12.
理解儿童     
理解儿童要基于儿童特点。从“思维能力”、“双重生命”、“心理预置”、“幼态持续”、“儿童的原始特质”及“儿童世界的丰富性”等几方面采理解儿童。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对儿童进行教育。理解儿童的教育,要相信“人可以教育”;要尊重自然,引导自由;要关注成长“关键期”;要重视游戏的价值。理解儿童就要走进儿童的世界。鉴于此,要尊重儿童本能;要坚持儿童立场;要关注儿童成长的完整性;要构建“润泽课堂”;要重视教师的人格引领以及文化熏陶对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背景之下的概念教学,更加需要教师的“讲”让位于学生的“学”,引领学生主动开展教材字面表述的“现实化”内容解构和“儿童化”意义建构,继而驱动学生经历从字面认读到儿童认知、从字面表述到儿童表达、从字面应答到儿童应对的教材概念意义的重构过程,实现教材书面表述的“成人思维”“编写思维”“教材思维”的自主突破,推动学生数学认知的不断深入与核心素养的应然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成尚荣先生曾说过:“教师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我们教师要踏进儿童世界的门,首先要拥有一颗真挚的童心,用这颗童心去理解儿童,才能“想儿童所想,急儿童所急”。我们的习作教学写什么,怎么写,都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让儿童心甘情愿、满心欢喜顺着你的“导”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彰显他们独特的言语个性。  相似文献   

15.
蒋峰 《广西教育》2014,(1):123-123
少儿水墨画教学是苏教版美术教材的重要内容。如何从文化和儿童的立场出发,汲取乡土文化“营养”,顺应儿童成长“天性”,打破传统水墨画教学的程式化,值得广大美术教师探讨。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话是开心斧,情到自然开。”每一个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要想拨动这根心弦,教师的教育观念十分重要。儿童的教育要儿童化,要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将教育的内容儿童化,教育方法情趣化.让成功的体验与满足感行走在儿童的天地间,教育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有太多的灌输式。怎样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以儿童化的眼光、儿童化的思维进行数学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教育应从儿童出发,因为儿童是数学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教育要把儿童当作“儿童”,所以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应凸现“儿童味”。小学数学教学应在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关注儿童,站在儿童发展的高度,以儿童的眼光,儿童的思维,构建一种“面向儿童、基于儿童、指向儿童”的数学课堂,切实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自身价值,使数学课堂更加的高效,从而让数学课堂成为儿童成长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目前,虽然人工智能时代编程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但编程教育多将重心放在训练儿童的编码操作技能,忽视了编程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而偏离了儿童编程教育的本真之意,而探索创生多元化的编程教学方式以发展儿童编程思维才是儿童编程教育的价值所在。基于此,文章首先从编程发展历史和教学现实的角度出发,提出“非计算机化”儿童编程教育理念,并对其概念内涵与教育价值展开论述;然后文章以建造主义为理论视角并以活动理论作为实践承接,结合具身化、游戏化、叙事化和协作化的活动实践原则,构建了“非计算机化”儿童编程教育教学模式;最后文章通过详细介绍教学设计示例,并辅以教学应用效果,说明了“非计算机化”儿童编程教育促进儿童计算思维发展的有效性,以期为儿童编程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长久以来,体育课并没有真正被学生所喜欢,一些“放羊式”教学模式、没有新意的教学手段,加上器材不足、场地限制等现状与矛盾一直困扰着体育教学。文章就当前体育课堂中“游戏现场”进行真实的反映与写照——内容陈旧化、组织形式化、负荷低效化,梳理存在“病因”,提出三个策略:一是以儿童的思维为视角,创设主题游戏情境;二是以儿童的发展为方向,确定多维游戏目标;三是以儿童的“真趣”为导向,设计游戏化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