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奖竞答     
明德志(内蒙古)王娟(宁夏)郭秋明(江西)张九华(江西) 杨鸣(安徽) 唐先坤(重庆)任海波(江苏) 吕 钢(广东) 王毅(甘肃) 莫树忠(广西) 第三期有奖竞答答案: 3人平分8个面包,每人8/3个。商人吃了8/3个,付了8个银币,这8/3个面包每个价值3个银币。甲拿出5个,自己吃了8/3个,给商  相似文献   

2.
公平的分配     
一个炎热的下午,两个农民在一棵大树下乘凉。其中一个叫拉姆,另一个叫希亚。两个人都带了美昧的面包充当午饭。拉姆带了3个面包,希亚带了5个。正当他们准备吃午饭的时候,一个商人路过此地。  相似文献   

3.
古时候,有两个阿拉伯人,一个叫哈桑,一个叫萨里曼。他们一起去麦加朝圣。哈桑带了3个面包,萨里曼带了5个面包,准备在途中吃。这时,他们遇见一个过路人。  相似文献   

4.
星期六,全单单、钱壮壮和张天武一起去山上远足。中午,该吃午饭了,全单单拿出3个面包,钱壮壮拿出5个面包,张天武一个面包也没带。于是,全单单和钱壮壮拿出自己的面包,3人平均分着吃了。饭后,张天武拿出自己准备的午餐费8元钱,付给全单单和钱壮壮。这8元钱该怎么分呢?钱壮壮很豪爽地说“:我有5个面包,你有3个面包,按5∶3分配,这钱我拿5元,剩下的3元全归你。”全单单觉得很公平,同意了。下山回到家里,张天武算了算,觉得钱壮壮的算法不对。3人平均分8个面包,每人可得8÷3=232(个)。张天武没有带面包,付出的8元钱就是他吃下的232个面包的钱,这样…  相似文献   

5.
小小数学家甲、乙、丙三人到郊(jiao)外野游甲带5个面包.乙带4个面包.丙没带面包野餐时.3人均分面包.吃完后.丙拿出9角钱.给甲5角.给乙4角.她这种分法对吗?  相似文献   

6.
有两人结伴外出,甲带了三个面包,乙带了两个面包。途中,他们碰到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人,就把全部面包拿出来,三人平分了。被搭救的人为了表示感谢,临别时送给两人五个金币。乙说:“我俩的面包都拿出来平分吃了,因此金币也应两人平分:一人一半。”甲说:“我有三个面包,你只有两个  相似文献   

7.
公正的法官     
两个人正坐在一起吃饭。其中一个有5块饼,另一个有3块。这时一个青年人经过这里,跟他们打了招呼。他们也问候了他,并请其一起用餐。青年人同意了,坐下和他们一同吃。饭后,青年人给他们留下了8个金币,说:“这是你们的饼钱,请收下。”  相似文献   

8.
8枚钱币     
一个木匠和一个铁匠结伴而行,夕阳西下的时候,他们来到一个旅店,准备共进晚餐.木匠拿出了他的全部干粮:5个面包,铁匠也拿出了仅有的3个面包.这时,一个工程师请求与他们一起分享这8个面包,木匠和铁匠答应了.3个人在友好的气氛中一起除完了这些回@,而且,每个人记的面@一修红.工挂帅摹出j8仅代币,笑着对木匠和铁匠说:“谢谢你们朗感Ig款待.这8权钱币作为膳费,希望你们能公平分酉己.”木匠汕铁匠落议了半天,总觉得分配不台及他们的争把吸引了好些任【人.一位旅客说,才】E詹7权钱币,铁匠血清l仅钱币,但遭到许多人的反…  相似文献   

9.
在物理考试中有不少是关于物理量比的试题,为帮助大家掌握好这类试题的解答,如下解题思路让大家使用此法,突破难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1甲乙两人各推一辆小车,两人所用力的比是3∶2,车前进的距离比是5∶4,求两人所做功的比是多少?分析功的计算公式的是W=Fs,可以把甲用的力和前进的距离分别看作3份和5份,则做的功是:3×5=15份,同理乙做的功就是8份,则两人所做的功的比是15∶8。利用此法,可解知道速度比和时间比,求路程比;知道密度比和体积比求质量比;知道压强比和受力面积比求压力比;知道电流表和电阻比求电压比等。例2甲乙两物体的比热…  相似文献   

10.
35.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师:……请你们用不同的数学语言说说下图中两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踊跃发言,说出了多种数量关系。)生:(结合几个学生的发言)甲线段长和乙线段长的比是2:3;把甲线段看成2份,乙线段就是3份,一共是5份;甲线段长是乙线段的;乙线段长是甲线段长的倍;甲线段长是两条线段长之和的。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发现:两个数量的计可以分别用份数、分数、倍数表示。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解下题:六()班有学生56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3,该班女牛有多少人?牛:按比例分配方法,5+3=8,女生有56。百一Z…  相似文献   

11.
每次用餐之前,我都会向幼儿提出用餐的要求,即用餐时不讲话、不玩耍,保持桌面和地面干净,快快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莱等,目的是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用餐秩序。安排幼儿的餐食后,我们两位老师也坐下来和幼儿一起用餐。  相似文献   

12.
一切都是颠倒的。小茉莉来到这个陌生国家,找到的第一样东西是个银币。它在人行道旁闪闪地发光,一眼就看见了。"奇怪呀,"小茉莉心里说,"有银币却没人捡。不用说,我不会放过它的。我那几个子儿昨天晚上就用完了,今天我一片面包还没进过肚子呢。不过我先得问问这里的一堆人,看是不是他们丢的。"  相似文献   

13.
两渔翁分钱     
病例:甲、乙两个渔翁在河边钓鱼,甲钓了5条鱼,乙钓了4条鱼。他们正在煮鱼的时候,来了一个过路人,想和他们一起分鱼吃。结果每个人都吃到了3条鱼,过路人共付给两个渔翁9元钱。那么甲、乙两渔翁应各分得多少元钱呢?  相似文献   

14.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邻居,也是好朋友。今天早上两人一起到森林里采蘑菇。小白兔采了8个蘑菇,小灰兔采了7个蘑菇。两人正准备回家时,有只小山羊跑了过来。他们三人把蘑菇平均分成了3份,每  相似文献   

15.
一、肯定激励,让学生乐于创造不少数学问题本身条件之间就存在着特殊联系,当学生从题目的特殊性入手,想出简洁而又新颖的解题思路时,教师要及时作出肯定性评价,并通过激励使学生闪烁智慧的火花,产生强烈的心理愉悦,从而让学生乐于创造。如“甲乙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7:8,如果从甲车间调30人到乙车间,那么两车间人数比是2:3。求原来甲车间比乙车间少多少人?”解题中有一位同学提出了独特的解法:30×(8-7)=30(人)他是这样表述列式理由的:把甲、乙两车间总人数平均分成(7 8)份后,如果从甲车间所占有的7份中移1份到乙车间去,两车间人数的比恰好变…  相似文献   

16.
一天放学后,丁丁和当当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张纸条从空中飘了下来,上面写着:你们的数学老师在50000千米外的外星人“神秘洞窟”中,要想救回你们的数学老师,赶快来找我,哈哈哈!在纸条的反面还有几行小字:你们要是能帮我们解答下面这道难题,你们将会被“万倍音速器”直接送到“神秘洞窟”。题目:甲、乙两位渔夫在河边钓鱼,甲钓了5条,乙钓了3条。吃鱼时,来了一位客人和甲、乙分吃这些鱼。吃完鱼后,来客付了8角钱作为餐费。问:甲、乙两位渔夫各应得这8角钱中的几角?当当一看题目说“:这简单,由于三人平均分吃5+3=8(条)鱼,而来客付的8角钱是其…  相似文献   

17.
<正>在较复杂的分数问题中,通常有一个量是不变的,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让其中“不变量”的份数变得相同,往往能巧妙解决问题。例1甲、乙两班原来学生人数的比是7:8,如果从乙班调8人到甲班,则甲班学生人数是乙班的5/4。两班共有多少人?从份数角度来思考。原来甲、乙两班人数比是7:8,两班总人数是15份;现在甲班5份、乙班4份,两班总人数是9份。明明总人数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怎么份数不一样?关键是每一份的标准不一样。因此,  相似文献   

18.
心狱     
两个年轻的商人被对手陷害,不但所有积蓄付诸东流,还在监狱里度过了5个不堪回首的春秋。终于,对手的阴谋败露,冤案昭雪,他们重新获得了自由。又过了5年,两个难友在街头偶遇。我们姑且叫他们甲和乙。甲此时已经东山再起,成了商界精英。而乙则一蹶不振,流落街头。谈起往事,甲心平气和:“我早已原谅了那些迫害我们的人。”“我没有,”乙愤怒地说,“我对那家伙恨之入骨,5年来,我没有一天不诅咒他。”“老兄,那你岂不是还被他关在监狱里!10年来没有一天自由。”甲感慨地说。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恨我们的人,而是我们恨的人。选自《环球时报》责任编辑…  相似文献   

19.
《小读者》2007,(3)
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成了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两个人分担,就成了半份痛苦。主持人娟子愿成为你的知心好友。娟子信箱:北京和平里北街甲5号6301信箱娟子收(并在信封上注明"分忧栏目")电子邮箱:qijuanxt@sina.com或登陆杂志论坛www.klcz.com.cn/bbs上发表帖子,与娟子在线交流。  相似文献   

20.
知心小屋     
《小读者》2007,(5)
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成了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两个人分担,就成了半份痛苦。主持人娟子愿成为你的知心好友。娟子信箱:北京和平里北街甲5号6301信箱娟子收(并在信封上注明“分忧栏目”)电子邮箱:qijuanxt@sina.com或登陆杂志论坛www.klcz.com.cn/bbs上发表帖子,与娟子在线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