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眸】三年前,四川省一位中学生因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而一夜成名。记录她成长轨迹的书《哈佛女孩刘亦婷》一时风靡大江南北,其父母的育子之道成了无数中国父母手中反复研习的“宝典”,目前已连印30多次,卖出超过120万册。此后,类似的“北大女孩”、“耶鲁男孩”以及《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等有关教育书籍大受家长欢迎。但是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的调查显示,从《哈佛女孩刘亦婷》在2000年9月首次登入非文学排行榜以来,总共有16本素质教育类图书84次冲入每月排行榜的前30名。而从今年初开始,这批图书销售却出现了整…  相似文献   

2.
自从妈妈看了《哈佛女孩刘亦婷》以后,就没命地让我学习,我都快变成“书呆子”了。可是妈妈不听劝告,一吃完饭就让我读书,也想让我上美国名牌大学。我想休息一下,可妈妈是我们家的“一把手”,我哪敢怠慢。就因为这个,她连袜子也不让我洗。今天下午,我一吃完  相似文献   

3.
读写新闻     
前几年,一本名叫《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书教育界引起轰动,刘亦婷几乎成为一个教育神话。中国电影出版社近期出版了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作者萧愚指出刘亦婷根本就不是一个“具有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学生。她能进入哈佛关键是因为抓住了美国大学在中国招生的一些漏洞。其中起了决定作用的是一位名叫拉瑞的美国人,他是刘亦婷的推荐人。读写新闻  相似文献   

4.
图书市场近来出现一种新趋势,那就是诸如《哈佛女孩刘亦婷》、《北大女孩谢舒敏》、《清华男孩章启轩》、《轻轻松松上哈佛》、《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等有关素质教育的书籍很受家长欢迎。  相似文献   

5.
图书市场近来出现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诸如《哈佛女孩刘亦婷》《北大女孩谢舒敏》《清华男孩章启轩》《轻轻松松上哈佛》《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等有关素质教育的书籍大受家长欢迎。  相似文献   

6.
《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一书200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一经出版便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一时间“哈佛刘亦婷”成了众多家长教育子女的希望,教育界针对“刘亦婷现象”进行了热烈讨论。之后,《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出版,作者萧愚为自由撰稿人,他认为如果中国的家长看了刘亦婷的故事,就去学习模仿,是不适合的。现在很多教育专家、学校老师都受到影响,是很危险的。“刘亦婷培养模式”甚至已经成了害人不浅的“教育模板”。我们认为,把《哈佛女孩刘亦婷》作为一种借鉴未尝不可,但若只把一本书作为一个教育范本就注定要误人子弟。把各有特性的孩子按照同一种“成功教育模式”来操作,结果只会造成众多不是这个型号的孩子成人后连续不断的心理疾病。因此,本刊特别刊登《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一书的前言,相信作者萧愚中肯的言词将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那本《哈佛女孩刘亦婷》热销的火暴场面还历历在目,据说该书成功创下165万册的惊人销量。之后,女孩的父母又趁热打铁《,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又摆在各大书店的显著位置。因为有媒体评价该书的可操作性很强,又引得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慷慨解囊。当然畅销的不只是哈佛女孩、剑桥男孩,还有随之而来的清华男孩、北大女孩等,似乎孩子只要考上一所名校,他们的父母就有了出书的资本。就这样,一个个教育偶像如雨后春笋般,异彩纷呈地展示在大家面前,成千上万的家长看过在书中的教育方法后亦步亦趋。那么,教育偶像究竟是否真的能让普通孩子也像他们那样成功呢?  相似文献   

8.
每到一座城市,总习惯到书店里去逛逛,哪怕不买,也觉得对自己有个交代。新到一地新华书店,走至“素质教育”专栏时,忽然感觉很有趣,呵呵,好多相似的名字:《哈佛女孩刘亦婷》《清华男孩水术冰》《我家笨笨上剑桥》《北大女孩*** 》……  相似文献   

9.
1999年,18岁的成都女孩刘亦婷被美国4所名牌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同时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的消息,吸引了全国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眼球。刘亦婷的父母,在成都某杂志社供职的刘卫华、张欣武写出了《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一书,讲述被哈佛大学喻为具有“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刘亦婷的培养过程,成为许多家长的教子宝典。到2003年7月为止,该书第30次印刷累计100万册销售势头依然火爆。现在,一晃近5年了,哈佛女孩刘亦婷已经是哈佛毕业生了她到底怎么样了?《〈哈佛女孩刘亦婷〉之…  相似文献   

10.
据报导,在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大厅里,一个5岁的孩子,愤怒地向母亲提出强烈“抗议”:“我讨厌刘亦婷!我再也不想听‘名著’了!”看来,这个小女孩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原来,最近那位母亲跟着潮流也买了一本“名著”——《哈佛女孩刘亦婷》。她读了以后,觉得获得了培养孩子成功的“法宝”,就开始在女儿身上做“实验”,一心要按照刘亦婷父母的做法,再复制一个“刘亦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自《哈佛女孩刘亦婷》之后,市场上相继出现了《北大女孩谢舒敏》、《清华男孩章启轩》、《轻轻松松上哈佛》、《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等等大量谈教育的书籍。这些书畅销的背后实际上都反映了父母的一种心态:渴望孩子成功。在有的书的封面甚至写道:  相似文献   

12.
自《哈佛女孩刘亦婷》之后,市场上相继出现了《北大女孩谢舒敏》、《清华男孩章启轩》、《轻轻松松上哈佛》、《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等等大量谈教育的书籍。这些书畅销的背后实际上都反映了父母的一种心态:渴望孩子成功。在有的书的封面甚至写道:“从问世至今,凡是有幸读到此书并照书中方法去做的父母,都成功地培养出了极其优秀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阿奔的话】 几年前,关于“哈佛女孩”、“耶鲁男孩”之类的书风靡一时,那些介绍中国学生如何到外国名校就读的畅销书,几乎成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教子读本。这本《年轻的战场——一个中国男孩的国际奋斗历程》的作者张杨也是一位“哈佛男孩”,但他的经历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每当一部教育著作问世,如《学习的革命》、《学习的浪潮》;每当一个教育典型出现,如《素质教育在美国》中的黄矿矿、《哈佛女孩刘亦婷》、《东大男孩王欣华》,都会让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的父母如获至宝,疯狂购买,盲目模仿,纷纷效法,从而掀起一股购买热和“学习”热。他们把这些著作和典型奉若神明,趋之若骛;当作培养孩子的金科玉律,灵丹妙药。认为只要按照这些理论和经验去做,就可以培养出“哈佛”女孩或男孩,创造出一个个典型。  相似文献   

15.
女儿的偶像     
女儿在幼儿园上小班,她最高的理想是上中班和大班,常常说的句话是:“我饭吃得多了,长高了,就可以上中班大班了。”那天,我买来本《哈佛女孩刘亦婷》,粗略地向她介绍了封面人物后,女儿的理想一下子发生了大飞跃:“我也要做哈佛女孩。” 以往,我在看书写字的时候,女儿总要抢过我手中  相似文献   

16.
图书市场近来出现一种新趋势,那就是诸如《哈佛女孩刘亦婷》、《北大女孩谢舒敏》、《清华男孩章启轩》、《轻轻松松上哈佛》、《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等有关素质教育的书籍很受家长欢迎。这种现象一方面让人欣喜,说明国人对应试教育有了较为深刻的反思,对素质教育有了高度的热情,另一方面又非常令人担忧,大多数人对素质教育类书籍的关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骨子里喜爱的,仍是带有浓厚功利色彩的能制造天才的教育。家长把眼光投注于提高孩子的素质上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素质”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不幸的是,我…  相似文献   

17.
每到一座城市,总习惯到书店里去逛逛,哪怕不买,也觉得对自己有个交代。新到一地新华书店,走至“素质教育“专栏时,忽然感觉很有趣,呵呵,好多相似的名字:《哈佛女孩刘亦婷》《清华男孩***》《我家笨  相似文献   

18.
先过文化差异关从国内高中毕业直接考进哈佛,压力大不大?和许多读过《哈佛女孩刘亦婷》的读者一样,记者最关心的也是这个问题。“1999年9月,我刚考入哈佛时,最大的压力就是要过文化差异关。”刘亦婷说。美国学生平常说话有不少俗语,喜欢评论橄榄球、新书或新片。初来乍到的刘亦婷虽然语言表达没问题,但一碰到同学们谈论这些话题,她就只有旁听的份儿了。“那个时候,  相似文献   

19.
常识的警告     
这个事实人们一定记忆犹新:四川女孩刘亦婷“一不小心”考上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学,于是有人刻意写了一本记载她成长轨迹的书《哈佛女孩刘亦婷》,2000年9月登入非文学排行榜,发行量持续牛气冲天。许多望子成龙抑或望女成凤者,将此书看成是哈佛的录取通知书。其实被哈佛的喜悦冲昏头脑的人忘记了一个基本常识:哈佛大学录取名额这一分子不变,书的发行量即梦想藉此书登堂入室哈佛的人数这一分母越大,可能性的结果之数必然越小。  相似文献   

20.
“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究竟指的是什么?作家出版社 2000年 11月出版的《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一书回答了这些问题。本刊摘选了刘亦婷父亲的自述中“逆反期的家庭教育”一章的部分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