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一) 中师物理第一册251页“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一节,研究静止气体的压强大于流动气体的压强的演示实验,我照课本上图7—15装置实验,效果不稳定,我把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1、不用橡皮管和胶囊滴头,改U型管为直玻璃管,长40厘米左右,内径大约1毫米,在直玻璃管中装入5~10厘米红色水柱。 2、把直玻璃管水平放置,然后用电吹风机对准一端管口垂直于玻璃管吹风(如图1所示),可看到玻璃管中的红色水柱迅速向  相似文献   

2.
在教“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我设计制作了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器,并用于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是在橡胶皮塞上打两个小圆孔,用一根与小圆孔等大的玻璃管从橡胶皮塞的一个小圆孔中穿插过去(密封),在橡胶皮塞的玻璃管上套一只小气球,用细线绑紧,然后把气球放进可乐瓶中,用橡胶皮塞塞紧瓶口(图1)。实验时,先将手指把橡胶皮塞的小圆孔堵住,用嘴对着玻璃管口吹气球,此时,气球很难吹胀,而且可乐瓶被胀得鼓鼓的,嘴一离开玻璃管口,可乐瓶立即恢复原状,由此说明空气占据了空间。然后手指松开,再用嘴对着玻璃管口吹气球,气球很容易吹胀。与此同时,从橡胶皮塞的小圆  相似文献   

3.
查理定律是气体三大实验定律之一 ,也是高中热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查理定律内容是 :一定质量的气体 ,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温度每升高 (或降低 ) 1℃ ,增加 (或减少 )的压强等于它在 0℃时压强的 1 /2 73,其数学表达式为 pt=p0 ( 1 t/2 73) .在教学中 ,由于缺乏直观性 ,学生对于比例常数 1 /2 73的得出及其物理意义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 ,造成了学生思维上的台阶 ,特别是像省级重点中学的学生和一般农村中学学生的基础相差悬殊 ,从而不同程度地形成了教学难点 .那么如何突破和化解这一难点呢 ?对于查理定律的教学 ,笔者认为有以下两条思路 :一、探索性实验教学法1 .操作实验测量数据实验定律的教学关键是做好实验 .本实验1.温度计  2 .气节门3.长颈漏斗 4 .排水孔5 .储水玻璃管图 1可采用 J2 557型气体定律演示器 ,其结构如图 1所示 ,具体操作如下 :( 1 )先打开长玻璃管气节门 ,调节长颈漏斗使左右两管中水银面相平 ,且左管中气栓高度取某一值 ,例如 2 0cm,然后关闭气节门 .测出储水玻璃管中冷水的温度 t.( 2 )通电加热储水玻璃管中的水 ,在温...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 (必修 )第一册学生实验验证玻意耳定律 ,教材中方法不符合实验的可操作性、直观性原则 ,不能简明地突出此实验目的。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 :图 11、刻度尺  2、水银柱3、空气柱1 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演示  如图 1所示 ,是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 ,用金属夹子固定在带有毫米刻度尺上。管内有一段被水银柱封闭的空气柱 ,管子内径均匀时可用长度来表示此空气柱体积。管内气体压强在玻璃管取不同倾斜角时有不同数值。玻璃管取不同倾斜角度时 ,被封闭的空气柱体积和压强也随着改变。计算每一对压强和体积乘积 ,可验证玻意耳—马…  相似文献   

5.
大气中存在着压强。公元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首先用实验方法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如图1)。通常,将等于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随海拔高度和天气的变化而改变的。怎样知道大气压强改变了呢?你可按照下述方法制作一个简易的气压计来做实验观察。简易气压计的制作:在矿泉水瓶中注入适量带色(如滴加红墨水)的水;用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事先在它上面画上刻度线),穿过矿泉水瓶口胶盖(或有孔的橡皮塞),插到瓶中的水里;用嘴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  相似文献   

6.
在可乐瓶上戳三个小孔 ,可用来演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瓶盖上戳一个小孔 ,将盛有适量水的可乐瓶倒置 ,可演示大气压强的存在 ;也可用可乐瓶和小玻璃瓶做一个浮沉子 ,来演示潜水艇在水中浮沉的原理 ;另外在可乐瓶中盛满水 ,可演示放大镜成像。以上这些应用为同行所熟知 ,在这里不详细阐述。下面介绍另外二种重要的可乐瓶的应用。1 测液体密度如图 1所示 ,用橡胶管将三通管A和两根竖立的玻璃管B、C及可乐瓶D连接起来 ,B、C两管分别插入装水和某种待测液体的杯中。用手挤压可乐瓶 ,使B、C管下口排出适量空气。放手后瓶…  相似文献   

7.
另类浮沉子     
常建  丁志勇 《物理教师》2011,(10):37-38
1引言1.1浮沉子的制作作者在期刊网上搜索关于浮沉子的制作及原理问题.总结出一般浮沉子的制作材料不外乎小滴瓶、医用滴管的橡皮帽;一端封口的玻璃管、废旧的饮料瓶;用于封玻璃管口的橡皮膜、气球皮;水和配重用的诸如焊锡丝、保险丝之类[1].稍加扩展的浮沉子也不外乎用注射器及瓶外接液柱  相似文献   

8.
1 饮料瓶潜水艇原理演示器  a .制作材料 :①无色透明可口可乐饮料瓶一只 ( 1.2 5L) ;②长条形有色气球一个 ;③适当大小橡皮塞一只 ;④玻璃管 ;⑤乳胶管 ;⑥医用血压计上的可充、放气橡皮球一只。b .制作方法 :①撕去瓶外商标 ,用 2 0W尖头电烙铁在瓶身烫穿若干小孔 ,再往瓶内投放大于小孔的小石块适量。②给橡皮塞打孔 ,装上玻璃管 ,玻璃管口伸入气球嘴后系紧 ,然后把扎有气球的那一端放入瓶中 ,塞上橡皮塞。③玻璃管空着的那端接上适当长度的乳胶管 ,再接上医用血压计的橡皮球 (见图 1)。图 1 饮料瓶潜水艇原理演示器c .演示方…  相似文献   

9.
在气体的性质这一章的教学中.常遇到用活塞或水银柱把两部分气体分开而平衡,当一边或两边气体状态发生变化时,研究这时活塞(或水银柱)是否平衡或怎样移动.这一类题,一般解法是假定活塞(或水银柱)不动(即等客变化),研究末状态中两边压强的大小变化关系来判断为了判断末态两边压强大小变化关系,我们可以从理想气体方程导出公式,也可以从图象来判断,下面分别举例来说明以上方法的应用,(一)从气态方程导出的公式判断例1.两容器A、B装有同种气体,用一细玻璃管连接.A中温度为-10℃,B中气体温度为10℃,管中一段水银柱在中央保持平衡.当两容器温度都下降10℃时,水银柱是怎样运动?  相似文献   

10.
1实验目的验证气体压强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之间的关系。2实验用品注射器1支,输液用针头(带一段输液管)1个,输液瓶1只,稀盐酸(或稀硫酸),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固体。3实验步骤a.取医用带塞输液瓶一只,把针头插入橡皮塞里,将针头胶管的另一端与注射器口部相连,塞紧橡皮塞使装置气密性完好。-14-b.向瓶内加入稀盐酸约占瓶体积的4/5,再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产生大量气泡,迅速塞好瓶塞。一段时间后,反应完毕,注射器的活塞被气体向外推出一段。c.做演示实验时,将活塞慢慢往里推,随着瓶内气体压强的增大,气泡大量减少,甚至观察不到气泡,再将活塞向外…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08页“研究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的学生分组实验,玻璃管装入细沙后不容易竖直浮在水面(须练习几次才能掌握好放沙量),稍不慎玻璃管还会翻落水中。为此,我们将实验改进如下。用塑料瓶(装药片的,直径约1.8厘米)代替玻璃管,用一分硬币代替细沙。用一个纸片画好刻度,卷成卷装入瓶内,使其贴紧瓶的内表面,从外面可以看清刻度。(使零刻度与瓶底对齐) 实验步骤: (1)用刻度尺和三角板量出塑料瓶外径,算出底面积。用天平分别测量塑料瓶质量和14枚一分硬币的质量,算出一枚硬币的质量,进而算出其重量。  相似文献   

12.
邹恩情 《物理教师》2000,21(9):11-12
查理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在教学中应从实验出发再现这条定律的发现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程序设计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掌握分析方法,养成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众所周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增加(或减少)的压强等于它在0℃时压强的 .但是,学生对于a= 的得出及其物理意义常难以掌握和理解,那么怎样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呢?1 实验是关键 实验定律的教学关键是做好实验.如图1(a)所示,在一只烧瓶上连一根玻璃管,用橡皮管把它跟一个水银压强计连在一起,这样便在烧瓶…  相似文献   

13.
例 1 某同学用图 1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 (预先固定好 )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 ,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 ,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 ,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 5cm处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 ,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 .(2 )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为 :①白磷 (足量 ) ;②活塞先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实验结束 ,恢复到常温后 ,活塞应停在约cm处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 0 0 0年山东省初赛题 )解析 实验中白磷足量 ,足以使玻璃管中密封的氧气反应完 .白磷燃烧后生成…  相似文献   

14.
[实验材料]可口可乐瓶,自行车里胎的说明瓶内气体压强增大。气门嘴,气球。[实验原理]1.演示气体定律:玻一马定  相似文献   

15.
一、实验原理平抛运动若用水注来演示 ,非常直观 .但用水注演示存在一个问题 ,即随着储水桶中水位的下降 ,水注喷出的速度发生变化 ,影响演示效果 .为此 ,笔者对储水桶做了如下改进 :图 1取一只 1 .2 5L的可乐瓶作为储水瓶 .选一只与瓶口大小适宜的橡皮塞 ,在其上钻两个小孔 ,插上两根玻璃管 A、B,如图 1所示 .当水从 B管中流出时 ,瓶内液面上的空气的体积增大 ,压强减小 ,这时 ,大气压强不断地把空气从 A管口压入 ,使瓶内水面上的空气压强不断增大 .这样 ,可使得 B管中与 A管口相平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 A、B两管相当于一个连通器 ) ,…  相似文献   

16.
1 现行初中物理第一册中讲大气压强时,为了演示空气有质量实验的做法是:用抽气机抽出瓶里的空气,然后用夹子夹紧橡皮管,把瓶放在天平上,加砝码使天平平衡,松开夹子、让外面的空气进到瓶里,天平就失去平衡,必须增加砝码,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实际上,一个500毫升的圆底烧瓶加上瓶塞、玻璃管、胶管和铁夹子,质量约140多克,烧瓶内总容积约600毫升,其中的空气约0.77克,实验现象不明显。笔者采用1.25升的可口可乐瓶,加上一个自行车内胎上的气门芯,做成一个充气的“压力瓶”。具体做法是:在废弃内胎的气门芯附近以气门芯为圆心剪下一  相似文献   

17.
一、用粗细不同的玻一或弯曲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其结并,引和吗,答;相同.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原理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水银柱,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户一Pga,只跟水银的密度产和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h有关.跟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和形状无关.二、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把玻璃管慢慢往上提,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当把玻璃管完全提高水银槽时,管内水银会漏掉吗?答:不变化.只要大气压不变,水银柱的高度保持不变,只是在玻璃管不断上提的过程中,上端真空部分的长度不断增加;当玻璃管下端…  相似文献   

18.
一般演示玻马定律需要测量压强,压强的测量则通常是用读玻璃管中水银高度差的方法。这样的实验在实验室可以得到精确的结果,但作为课堂的定性演示却不很方便,本文介绍一个有效、简易的装置。整个装置由一U型管和一木架组成(如图)。U型管二端开口,带颜色的水可以从管口注入,无疑此时管内水面高度应相等。再用一气球套住一个管口(气球现在不会鼓起),并用手指压住,如图(A)。把带颜色的水从另一端加入,学生可以看到随着水的加入,二管内水面  相似文献   

19.
一、浮沉子浮沉子是初中教材中一个颇有趣味的实验。不过,它的原理却不像它自身那样简单。如图1,用手指向下压橡皮膜时,气体1的体积变小,压强增加,浮沉子原来所处的那种平衡态被破坏,液体被压入浮沉子内,而气体2由于体积缩小压强增大,而达到新的平衡。同时,由于气体2体积缩小,浮力也相应地减小,浮沉子下沉。反之,浮沉子上浮。  相似文献   

20.
新编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22页上,在讲到大气压强时,介绍了一个用天平称量空气质量的演示实验,实验的步骤是:“用抽气机抽出瓶里的空气,然后用夹子夹紧橡皮管,把瓶放在天平上,加砝码使天平平衡(图5—38)。松开夹子,让外面的空气进到瓶里,天平就失去平衡。必须增加砝码,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这增加的砝码就等于瓶中空气的质量”。我们如果要问这个演示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呢?为什么增加的砝码就等于瓶中空气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