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决定了河南必须充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现从教育大省到教育强省的跨越。长期以来,在“科教兴豫”、“人才强豫”的战略路线指引下,河南各级各类教育无论在供给的“量”,还是“质”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离教育强省的目标还相距甚远。文章认为,教育强省的标准是“人人有书读”、“人人读好的书”、“人人读好书”;通过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以及科技创新与转化的方式使教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方式。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河南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跨越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河南是全国教育人口第一大省.目前,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76万所,教育人口2815.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8.5%.200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出了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八八战略"、打造"平安浙江"的战略目标,并将建设"科技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等五个强省,作为浙江省实现和谐社会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举措。2005年初,在省委、省政府有关负责人的亲自领导下,浙江省建设"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强省课题组成立。"强省"研究旨在从社会不同部类的发展出发,回答这样一系列问题:强省的界定与指标体系构建,强省建设的目标和具体任务,浙江强省建设的形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什么是教育大省、什么是教育强省、教育大省与教育强省有什么不同以及教育强省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富民强省是新一届省委实践科学发展观、立足现实基础、着眼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实现富民强省,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建设教育强省是实现富民强省的必然选择,是夯实富民强省的基础;建设教育强省必须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创新型教育体系,进一步务实基础教育、放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优势、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落实教育强省,关键在树立一流的教育理念,建立一流的管理体制,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营造一流的教育发展环境,落实党政一把手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初冬时节,来自全省各地的教育理论工作、教育行政干部汇聚古城泸州,参加四川省“建设教育强省研讨会”,为四川教育的发展,为实现变教育大省为教育强省的历史性跨越献计献策。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什么是教育强省,就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意义及建设教育强省的政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关系着每个孩子的命运前途.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人民对教育的殷切希望.刘奇葆书记在大会报告中,从科教兴川、人才强省的战略高度,对教育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深刻阐述,高屋建瓴、微言大义.既回顾了五年来四川教育凤凰涅槃、跨越发展的成就,又对未来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规划和部署,充分体现了四川特色,全面回应了人民的关切,为四川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奏响了四川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迈进的雄壮乐章.  相似文献   

8.
河南是一个文化大省,更是一个农业大省.在文化强省战略背景下,培养什么样的新时期农民是农村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农村教育改革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农民受益,还在于为农村培养拥有科学新知识、新观念的建设者.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令他们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和本领,才能使他们发展自我,才能促进人类文明,从而实现“文化强省”的目标.文章结合新时期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原文化强省战略下农村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这是新一届省委实践科学发展观、立足现实基础、着眼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也充分表明了新一届省委积极推进社会经济和教育、文化发展,领导全省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坚强决心.实现富民强省,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建设教育强省,传播文化知识,强化科技创新,精心培育人才,提高全民素质,就是夯实富民强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关系着每个孩子的命运前途。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人民对教育的殷切希望。刘奇葆书记在大会报告中,从科教兴川、人才强省的战略高度,对教育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深刻阐述,高屋建瓴、微寿大义。既回顾了五年来四川教育凤凰涅檗、跨越发展的成就,义对未来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规划和部署,充分体现了四川特色,拿而回应了人民的关切,为四川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奏响了四川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迈进的雄壮乐章。  相似文献   

11.
教育期刊在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为舆论导向、典型推介、理论引领、决策参考、成果推广、队伍建设等方面.教育期刊是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助推力.应重视教育期刊发展,增强教育期刊实力,拓展教育期刊服务功能,提升教育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是推进"两基"攻坚和巩固工作,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采取增加教育信息化投入、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加快教育资源建设等措施,可以保障河南省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育蕴含教育传统,教育传统诠释传统教育.对几千年积淀起来的、凝聚着湘人智慧与血性的湖湘教育传统进行现代转换、诠释、创新和传承,对于推动湖南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仍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藏民族教育资源开发分析与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实现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我国藏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藏族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部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藏语教育资源建设计划.本文围绕青海省开展藏语教育资源建设的实践,对藏语教育资源的建设基础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藏语教育资源开发效益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解决藏语资源开发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介绍了近年来吉林省高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结构和基础教育结构调整的情况,指出了教育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浙江、江苏义务教育经费差异比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的江浙两省义务教育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现象,这种不均衡反映在经费上就是教育经费总投入、义务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可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负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重点建设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7.
实现江苏省普通高中教育战略性转移,必须从"求真、尚善、臻美"开始,在"按规律办事、守住底线、拥有尊严、多样发展、特色发展、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塑造美丽心灵、打造美妙课堂、营造美好环境"的道路上实现"不一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关键在创新.教育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新时期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应把教育科研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以科学理论和先进手段提升教育水平,把握规律,注重实践,进一步增强教育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逐步实现湖南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19.
了解四川省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现状,通过对四川省8个市的96所学校和32个教育局的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雏形基本形成,但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以20世纪末国际上和上海、天津等县区的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与参数为参照,提出了推进四川省农村教育现代化机制与策略,建构其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湖南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具有良好的传统和较好的基础,一直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特别是2001年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建后,省教科院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研立院、科研兴院、科研强院"的发展策略,以繁荣教育科学为使命,以科研体制改革为主线,以科研基本建设为前提,以科研水平提升为重点,高起点谋划,全方位运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切实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湖南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