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按以往介绍的方法制作的叶脉标本,易被损坏,我们利用乳胶涂膜来制作叶脉标本,获得成功,现将方法介绍如下。将树叶放在烧杯中,加入洗衣粉和清水,用酒精灯煮沸,后将叶片取出,用牙刷将叶肉去掉,剩下叶脉,然后将叶脉晾干,在一块透明塑料薄膜上涂上一层乳胶,稍干后放上叶脉,然后再在叶脉上涂上一层乳胶。经几个小时后,乳胶变干透明,再在适宜位置贴上标签。至此,一张正反面都能观赏的叶脉标本就制成了。这种方法制作成的叶脉标本,将制作叶脉标本的新方法和用乳胶涂膜植物标本的新疗法结合在一起,叶脉清晰可见,能两面观赏,不易…  相似文献   

2.
一般处理叶片取得叶脉的方法是碱解法和酶解法。碱解法是将5克Na_2CO_3和7克NaOH溶于200毫升水中,煮沸后放入叶片,继续煮沸约15分钟(时间长短视叶片老嫩和质地而定)。取出叶片用清水冲洗,用毛刷刷去叶肉组织。也可用4%烧碱溶液浸泡叶片一两天,再刷去叶肉组织。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碱解时间不易掌握,时间短了,叶肉组织不易刷净,时间长了,细脉不易保全。酶解法是用果胶酶分解细胞壁间的原果胶,使叶肉细胞相互离散,而取得叶脉。这种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多次实践,发现通过对其中几个步骤的改进,能够快速有效地制作叶脉书签:l、取材含笑叶可以在任何季节和环境中取材,并且制作得到的叶脉书签不仅完整而且洁净。因此,含笑叶是制作叶脉书签的较好材料。2、加热腐蚀氢氧化钠浓度提高一些,或者再加入少量碳酸钠或碳酸氢钢效果将更好·因为这样可大大提高腐蚀速度。3、冲洗可以将腐蚀好的叶片平整地放在去除石棉的石棉网上·再到水笼头上使水流压力尽可能大一些地冲洗。4、凉干可将冲洗好的湿叶脉置于吸水纸上或毛达纸上晾干。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直接置于石灰墙上快速晾干。制作叶脉书…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反应原理 CO2与NaOH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碳酸(H2CO2)与NaOH的反应。当n(CO2):n(NaOH)≤1:2时,发生反应①CO2+2NaOH=Na2CO3+H2O,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或只有Na2CO3;再向其中通入CO2,则发生反应②Na2CO3+CO2+H2O=2NaHCO3;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三个简易高效的实验方法,可供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参考。1观察植物导管1.1观察叶脉导管的方法将叶片放入2﹪的NaOH溶液中煮沸,待叶肉用牙刷能刷下时,取出叶片用牙刷刷去叶肉,叶脉露出后用清水洗去叶肉,用剪刀剪取边长0.5cm正方形的叶脉放在有1滴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直接压成装片进行显微观察(或将叶脉用镊子抽拉为细丝,把细丝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1.2幼茎、叶柄、果实、变态根、茎的导管观察法将  相似文献   

6.
一、对反应物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讨论 例1将CO2通入100g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1)2NaOH+CO2=Na2CO3+H2O,(2)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完成后NaOH已无剩余,且溶液的质量比原来增重13.2g.求原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体系结构 1.钠及其化合物(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的性质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内容.其重点是:钠与水(盐溶液)的反应原理和现象.②Na2O2与H2O、CO2反应的原理,会从电子转移角度来解释,注意反应前后的气体体积差和固体质量差在计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我在上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叶》一课时,指导学生开展了一次有趣的制作叶脉书签的活动。制作叶脉书签过程分五个步骤:第一步,选材。这一步是最关键的。要选取叶片比较坚韧,叶脉清楚的树叶如桂花树叶,茶树叶等。叶脉清楚,做出的效果良好,而且不易折断。叶脉结构紧密  相似文献   

9.
翻开书,一张云纱般的叶片夹于书页之间,轻轻的、薄薄的。叶片上,红、黄、蓝、绿……各色映衬,缤纷绚丽。叶脉纵横交错,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图案美,这就是叶脉书签——一幅大自然的杰作。它不仅实用,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如何制作这种精美的叶脉书签呢?  相似文献   

10.
由于Fe(OH)_2极易被氧化,在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Fe(OH)2。采用何种方法制取的Fe(OH)2能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存在呢?笔者通过反复实验,认为采用下列方法制取较好。[方法一]FeSO4与NaOH溶液反应。a.将蒸馏水在试管内充分加热煮沸,以除去水中溶解的氧。再把蒸馏水分成两份,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2SO4和NaOH固体,并充分搅拌配成溶液。b.向上述Na2SO4溶液中迅速加入苯,并将其放在冷水中冷却以减少苯的挥发。c.用长胶头滴管吸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插入FeSO4溶液中,缓慢挤压胶头滴管,迅速观…  相似文献   

11.
用叶片制作的叶脉标本,是一种很好的教具,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叶型的直观了解,了解各种形态叶片的叶脉生长分布情况。 制作叶脉,对叶片要进行适当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处于生长旺盛且完好无损的叶。叶片过老则叶肉已硬化,不易腐蚀;过嫩的叶叶肉虽容易腐蚀,但叶脉硬化程度不高,腐蚀中易破坏,故老叶和嫩叶一般不宜采用。叶片的质地不同,制作方法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2.
杨善清 《中学理科》2004,(12):43-44
有关NaOH、Na2 CO3 、NaHCO3 互变型计算题是近年高考试卷中的热点 .这类计算题涉及多个反应 ,关系复杂 ,是考查能力的好题 .现将此种题的四类常见题型及解答规律作分析 ,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题型一 :CO2 与NaOH反应【反应规律】( 1 )涉及有关反应 :CO2 2NaOH =Na2 CO3 H2 O(CO2 不足 )CO2 Na2 CO3 H2 O =2NaHCO3即 :CO2 NaOH =NaHCO3 (CO2 足量 )( 2 )产物分析 :当n(CO2 )∶n(NaOH) =1∶2时 ,产物只有一种 ,为Na2 CO3 ;当n(CO2 )∶n(NaOH) =1∶1时 ,产物只有一种 ,为NaHCO3 ;当 1 / 2 相似文献   

13.
蓝色牧人 《家长》2014,(6):40-40
一.快速制作法 1。选择叶片。选择叶脉粗壮而密实的树叶。在叶片充分成熟并开始老化的夏末或秋初选叶制作,效果最佳。2.用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煮叶片。在不锈钢锅或铁锅内将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煮沸后放入洗净的叶子适量,继续煮,这时需用玻璃棒或镊子轻轻翻动,防止叶片叠压,使其均匀受热。注意开窗通风,因为煮叶片时有臭味。  相似文献   

14.
题目 (2006年重庆中考题)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两种,混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连续多步反应的计算问题是指,凡是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生成物中有一种物质能跟反应物中的一种过量物质在同一体系内继续反应的有关计算.如H2S的燃烧,CO2通入NaOH溶液,CO2通入Ca(OH)2溶液,H2S(SO2)通入NaOH溶液,可溶性铝盐与NaOH溶液的反应,偏铝酸盐与HCl反应,铁与HNO3反应,碳粉与氧化铜(SiO2)反应,Na2CO3与HCl反应等等.  相似文献   

16.
构骨叶脉书签制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构骨叶脉书签选材 “制作叶脉书签”这节课的前几天,我和学生进行了一次交流。明确了实验“探究”的课题,并安排学生自己去准备制作叶脉书签材料。在准备这节课的日子里,我的设计思路中融入了“自主研究性学习”教学理念,这一天,我高兴地走进生物实验室上课,和我课前设计的一样顺利,学生完全处于主体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试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久置的NaOH变质程度进行探究.先称取13.3g 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然后向样品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8.
原题12gH2和CO的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燃烧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增加______g. 解析:本题的思维基点是对一组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分析:2CO2 2Na2O2=2Na2CO3 O2 其总反应式为:CO Na2O2=Na2CO3;2H2O 2Na2O-4NaOH O2其总反应式为:H2 Na2O2=2NaOH;  相似文献   

19.
刘晓芸 《中学理科》2005,(11):65-66
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人教版)中,涉及Na2CO3的化学性质有四点:①Na2CO3的水溶液显碱性.②Na2CO3与酸溶液的反应.③Na2CO3的溶液与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的反应.④Na2CO3溶液与BaCl2或CaCl2溶液的反应.近年来,以Na2CO3的化学性质为知识要素.根据具体的活动情景,考查学生设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中考题屡见不鲜,下面以两道例题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20.
在化学教课书中,讲到SIO2和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其反应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用这个知识解释了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子.因为NaOH与玻璃成分中的SIO。反应生成Na。SIO。,它会使玻璃瓶口和瓶塞粘住.同样,这一道理解释了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因为玻璃旋塞容易被粘住.但是学生还是会提出:试剂瓶壁、试管墨为什么就不会与NaOH溶液反应?工业上铝土矿中A12O3的提纯时,为什么就不考虑这一反应呢?SIOZ和NZOH溶液的反应速度和程度到底如何呢?事实告诉我们,该反应是缓慢进行的与NaOH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