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从《论语》谈自我教育邓敏一直以来,儒学都被看作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影响几乎渗透到几千年来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哲学被梁启超称为“人的哲学”,它从宇宙本体的高度说明人的存在,认为人“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  相似文献   

2.
从哲学传统对话中理解儒家人学的独特价值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成中英要比较任何两种不同哲学或宗教传统,必须通过相互质疑这种对话性方法,才能清楚地揭示两种思想传统间的基本差异,突出其自身特色,并从大量的经典中引出其在不同问题上各自所持的立场。我们可以把...  相似文献   

3.
人类历史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同,发展为五种生产方式。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一种经济结构(即基础)。奴隶制和封建制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它们就应有两种不同的经济基础,及与其相适应的庞大的上层建筑,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参看罗森塔尔《简明哲学词典》基本经济规律条)。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人民出版社1959年修订第三版)在奴隶制生产方式下说:‘”奴隶占有制经济,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农民所经营的,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又在封建制生产方式下说:“封建主的经济.基本上是自然经济…  相似文献   

4.
儒家孝道从个体生命意识出发,通过仁爱精神、血缘意识和推恩法则在天地万物生命体之间建立了一种纽带连接和互动关系,把生命意识从个体道德到家庭伦理、家族伦理、社会伦理以至于生态伦理一层一层向外不断扩展和推广,体现了儒家独特的生命价值观和对永恒意义的追求。儒家孝道的生命哲学认为万物生命相通相融、合为一体,最终完成了传统生命观从个体意识到万物生命意识的动态扩展,从而构架起了儒家生命哲学意蕴的层次机构。  相似文献   

5.
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周,至春秋战国渐成一股思潮,历经整个封建社会而不衰。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转折时期,它又成为中国人接受近代民主思想的内部基因。民本思想于是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最强者,在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论及民本思想,学术界每引述《尚书》、《左传》、《国语》和儒家经典来说明,又因孟荀等儒家大师倡民本尤力,所以,常把民本思想的走冠奉送给儒家。如近出《中国儒学辞典》“民为邦本”条说:它是“儒家政治学说的重要论点之一”。《中国哲学辞典大全》“人本、民本、民主”条也主要介绍儒家的民本思想。笔者所见其他中国…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与21世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预言今后将是一个文明冲突的时代,但是从儒家思想的角度看来,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将促进人类文明的新的繁荣,因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史伯论和同》)。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只有按照孔子“和而不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思想来引导,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出路。不同的文化之间虽有一定的矛盾,但更重要的是还有互补的一面。21世纪是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只看到矛盾的一面,看不到互补的一面,将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误导。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着重强…  相似文献   

7.
王锟 《华夏文化》2004,(1):39-41
唐诗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唐代知识分子思想和情感的形象表达。唐诗里生动描绘大自然的诗句,一方面反映了大自然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与大自然之间融合相亲、和谐交流、没有倾轧支配、没有阻隔的面向,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唐诗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渗透着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及“反身而诚”的悟道方式。  相似文献   

8.
杜镇 《华夏文化》2011,(3):24-26
佛教传人中土(以东汉末计)至魏晋南北朝时间总共不到两百年,而佛教通过西域僧人(其中还包括许多西北地区的僧人)的传播逐渐与政治发生关系。佛教思想作为一种哲学又和本土的儒家、道家哲学产生碰撞和磨合,经过文化与思想融合,最终佛教僧人在政治上与儒士、道士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9.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礼俗思想作为儒家社会思想的模板,曾在中国人思想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清末民初,儒家礼俗思想存在的合理性也受到挑战。理论上,民国学者以反对封建等级专制为目标,从礼与专制制度的关系出发对儒家礼教进行批判;运用考古学、社会学手段对礼籍、礼器的考证,否定了儒家思想的神圣性;实践中,兵连祸结下民不聊生,旧日“乡土中国”中的人们不得不背乡离井,礼仪的展示空间日益萎缩。  相似文献   

10.
单滨新 《寻根》2012,(3):100-105
以“敬老慈幼”为核心的慈孝文化是中华儒学的精髓。冯友兰认为,蔡元培的人格“是儒家教育理想的最高表现”。傅斯年在《我所景仰的蔡元培之风格》中说:“蔡元培先生实在代表两种伟大的文化,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自由、平等、博爱之思想。”蔡元培的儒家人格和圣贤修养的重要体现,就是传承中华慈孝文化。  相似文献   

11.
郑开 《寻根》2011,(6):16-20
春秋末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中期的庄子是继老子而后的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哲学思考构成了道家思想传统的主要部分。历史地看,道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在于:春秋未年、战国初期出现了一场极其深刻的政治社会的结构性变动,同时也酝酿了精神思想领域里的“哲学突破”。道家哲学正是这场“哲学突破”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2.
持续发展是唯一出路──哲学思想和发展战略的转变钱易纵观人类在地球上栖息生存且不断发展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在人类、环境(包括资源)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有正面效应,也有反面效应。例如:环境和资源为人类和地...  相似文献   

13.
在谈到个人利益的时候,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往往把个人利益与道德评价联系在一起,倡导重义轻利的思想。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优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义”始终在“利”之上,“义”就是圣人概括的“理”──一种同事物的合理化趋势相背的,有别于西方科学理论的中国式理性,以这种理性判断的依据,形成儒家双重的价值观念,即“君子──小人”的价值观。董仲舒也特别强调“义”,他认为君子应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他说…  相似文献   

14.
李溪 《华夏文化》2003,(1):F003-F003
由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和陕西省哲学学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2 1世纪伦理观念发展展望”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2年 9月 2 1日在西北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围绕生态伦理学与 2 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转型期伦理道德的变化和建构、普遍伦理的建构、价值哲学等问题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生态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发展无疑仍然是人类社会进入 2 1世纪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人类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资源有限性这一现实矛盾而必须选择的战略道路 ,伦理价值观就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个崭新视角和理论基石。所以 ,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3月13日,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希拉里·怀特哈尔·普特南(Hilary Whitehall Putnam,1926—2016)在家中去世,享年90岁。普特南在欧美学术界声名显赫,曾被誉为“美国哲学的活化石”。他用24本专著和300多篇论文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恢弘的哲学版图。他的学术优势横跨数学、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尤其在数学哲学、心灵哲学、语言哲学等哲学分支上卓有建树。普特南多次改变自己的学术立场,勇于修正自己的观点,以至于有人批评他是一位“思想不稳定且善变”的哲学家。他常常告诫人们,在阐释他的思想时,  相似文献   

16.
陳方正 《中国文化》2007,1(2):141-155
中国从传统跨入现代有两个标志:在政治上是辛亥革命,在思想与文化上是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性质很明确,先例也很多,例如法国大革命、“土耳其青年”(Young Turk)革命,和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就复杂多了,因此它的性质有种种不同说法。最普遍的一种看法是,它相当于欧洲“文艺复兴”。胡适很可能就是这么看或者期待的: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先秦时期的老庄哲学是道家思想的第一期发展,那么魏晋时期的玄学则应是道家思想的第二期发展。这一时朗在哲学上主要有“贵无”与“崇有”两派。裴和郭象一样,他们都被称为“崇有”派的哲学家,并且都把何晏、王迅的“贵无”作为他们批判的对象。因此,郭象和裴在思想上无疑有许多共同之点,但有没有什么差异呢?从他们的差异是否可以看到魏晋玄学发展的轨迹呢?这是本文打算讨论的问题。裴生于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卒于酉晋惠帝永康元年(300),约比郭象晚生6年,早死12年,他们可以说是生活于相同的时代。据袁宏《名士传》…  相似文献   

18.
经世致用是儒家的传统命题,是儒家实行“治国平天下”这种政治关怀在思想史上的体现。儒家讲求“内圣外王”,内圣即指个人的道德修养,外王则指通经致用。由于受到客观社会环境的限制,经世致用思想在各个朝代显隐程度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承平年代,经世致用思想会淡化,而阶级矛盾激化或民族危机严重、社会动荡不安时,则会激起士大夫阶层的忧患意识,所谓“不忧一家寒,而忧四海饥”,从而使经世致用思想得以旌扬。  相似文献   

19.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赋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道家思想通过与儒、墨、法等各家思想变化互补,成为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的建构者。老子作为道家之鼻祖,对道家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子的《道德经》(又名《老子》)蕴涵着颇为丰富的道家哲学思想。本文拟对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道”略陈管见。一、“道”的物质实体存在性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道”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道”字本来是人生的道路,有四通八达的意思。从这一意义引申为“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20.
神话传说中理想景观模式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话与宗教是原始的哲学和宇宙观,是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化思想,它们同所在地理环境中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认识和经验紧密联系。“夫神话之作,本于古民,睹天地之奇觚,则逞神思而施以人化,想到古异,淑诡可观”。神话与宗教不可分,“神话从一开始就是潜在的宗教”,“宗教在它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始终不可分解地与神话成分相联系并且渗透了神话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