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时代》2010,(10):12-17
我们是“明星”,无数人为了一睹我们的“英姿”,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我们是“精灵”,敢于勇闯“地狱谷”;我们是“贵族”,拥有全球唯一一处专用的温泉;我们也是“幸运儿”,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中。  相似文献   

2.
1.上海卷   “他们时代“来临的标志   世界是由“我们“、“他们“组成的,“我们“、“他们“原本是互相依存着的,当人们意识到“他们“时也便意识到了“我们“,反过来,当人们意识到“我们“时也便意识到了“他们“.……  相似文献   

3.
天一亮,垃圾桶妈妈就再三吩咐她的孩子们——垃圾:“孩子们,听话,千万别乱跑!”“不,妈妈,在家里闷得慌。我们要旅行!”“我们要玩耍!”“我们要过快乐的生活!”“我们渴望阳光的抚摸!”“我们要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一叶一叶扁舟,骄傲而又自信地行驶在人生浩瀚的大海里。临行前母亲们为我们准备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和“荣誉”,于是我们快乐地出发了。我们懂得这是我们行驶天涯、独闯社会的资本,我们权衡着,却又在一个挫折的关口,我们把“诚信”丢掉了! 我们的船失重了,因为我们的人生模糊了。  相似文献   

5.
陈凤 《红领巾》2010,(11):46-46
我们是“90后”,一君戴着红领巾的小小“90后”。我们纯真无邪,任性而可爱;我们热祖国,热爱生活;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我们尊敬师长,关心同学;我们勇敢无畏,顶天立地,我们是新一代的小小“90后”。  相似文献   

6.
晚餐大战     
今天是刘聪的生日,我们在餐馆里上演了一场“晚餐大战“。我们几个同学是同盟,陆续上桌的美味佳肴则是我们的“敌方“。敌军首先上场的是“醋溜包菜弓箭手“,而我们的肚子早早地就唱起了“空城计“来迷惑它们,没想到它们竟傻乎乎地中计  相似文献   

7.
生活在新时代我们都有着十分温馨的“家”,也许在与别人交谈时,除了介绍我们自己。我们也常会谈及我们的“家庭”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论有关“介绍”、表示“位置”及说明“家庭”情况的一些常用句型吧!  相似文献   

8.
《好同学》2002,(12)
只要是你心底里流露出的、感动你的一切文字——只要情真意切。所有“我”的故事,“我”的理想追求,“我”的智慧情趣, “我”的成长经历,“我”的个性展现,“我”的本真状态……所有“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独特人生,“我们”的时空天地, “我们”的隐私秘密,“我们”的恩爱情怀,“我们”的丑行劣迹……作品要求通过一个故事、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个片断、一个经历、一个偶然,一个……引发出人性的思考和心灵的顿悟。  相似文献   

9.
“199”一个耐人寻味的数字,我情有独钟!“199”我们的勇敢坚强要久久,“199”我们的拼搏进取要久久,“199”我们的团结互助要久久,“199”我们的友谊要久久,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然而我们的“师傅”刘克老师不但把我们“领进”教育的大门,而且对我们实行“扶着走一程,放手阔步行”等一系列带动青年教师的措施。刚刚步入教育者行列的我们对于“教师”一词的真正含义,理解得很肤浅。为此刘克老师给我们讲述她的“师傅”——杨金凤老师是怎样为人师表的。望着她那执著的面容、自信的神情,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教师的光荣。现在我们终于体会到了,那时刘克老师是“牵”着我们的“手”,使我们跨入了教育的殿堂。立志于教育事业是我们的愿望,但仅有远大志向是不够的。千里…  相似文献   

11.
我们“家”有62个孩子,还有一位幽默的“家长”,那就是我们的“贺老爸”,其实,他是我们班的班主任贺老师。我们的“贺老爸”有一张变化万千的脸。他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总是像“摄像头”一样拍下我们上课时的种种行为。为了能更好地“监管”我们,除了眼睛外,“老爸”还找来了得力助手耳朵、鼻子、嘴, 当然还少不了架在鼻子上的那副眼镜。我总怀疑那眼镜被做了手脚,如果不是,那为什么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能被“摄像头”拍进去呢?我们的“老爸”很幽默,有时上上课,“全家人”都会情不自禁  相似文献   

12.
再如教学“热爱”,可抓住这个“关健词”结合句子连续提问:“谁热爱谁?”(我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和‘爱’有什么不同?‘我们热爱共产党’和‘我们爱共产党’有什么不一样?”(“热爱”是非常的爱,“爱”是平常的爱;“我们热爱共产党”是说我们非常爱共产党)“我们为什么非常爱共产党呢?”(共产党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我们在党的怀抱里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3.
弹指一挥间,我们已经结婚四年多了。“情人节”那天,我傻坐在办公室里突然心血来潮:啧,我们怎么这么俗呢?当年那种浪漫哪儿去啦?我们才刚刚进入而立之年,难道就这样成天围着柴米油盐酱醋茶转下去吗?不行不行!我们还年轻!我们还需要“燃烧”,我们还需要“遭遇激情”,我们还需要“心跳的感觉”,我们还需要  相似文献   

14.
投桃报李     
<正>感恩自古就存在于我们的血脉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感念母亲的养育之恩;“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们感谢朋友的相知之恩;“曾为大梁客,不忘信陵恩”,我们感激贵人的知遇之恩……此外,我们常说的“投桃报李”“结草衔环”都是讲感恩的,而且我们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相似文献   

15.
SARS匆匆来,SARS匆匆去。其实它从什么时候来的,它什么时候才能彻底走,我们现在还不完全知道。我们只知道,当SARS开始流行并影响更多人的生命健康和我们的社会秩序的时候,我们手拉手,我们暂时遏制住它了。而有关它的病源、疫苗和药物,至少目前我们还得静候如今依然在“第一线”的科学家们的“佳音”。但愿这一天不会太远,也不要太远!SARS带给我们的打击是迅疾的,是有些还无法启及和认知的。当我们“有幸”经历SARS并从SARS中“胜利逃亡”出来时,也许我们还谈“萨”色变,也许我们还心有余悸,也许我们已能“谈笑间”泰然处之,但围绕SARS能够而且应该产生的延续性思考却是不能停止也无法停止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从《众志成城 共抗SARS》,到《我们万众一心》,到《海外学人同抗SARS》,到《抗SARS“海归”群像》,再到《留学·SARS》,早在SARS之初之中直到SARS之如今,我们没有停止过关注SARS,我们没有停止过与SARS“战斗”,我们没有忘记因SARS而自己“洗洗脑”,更没有忘记请我们的关注对象和我们的主要读者来一起因SARS而“洗洗脑”,一起帮我们因SARS而“洗洗脑”。好在张大庆为我们提倡了面对SARS时的“科学精神”,黄平为我们引发了SARS之后的“另类发展”,韩小鹰为我们提供了有关SARS的“以法治国”策  相似文献   

16.
SARS匆匆来,SARS匆匆去。其实它从什么时候来的,它什么时候才能彻底走,我们现在还不完全知道。我们只知道,当SARS开始流行并影响更多人的生命健康和我们的社会秩序的时候,我们手拉手,我们暂时遏制住它了。而有关它的病源、疫苗和药物,至少目前我们还得静候如今依然在“第一线”的科学家们的“佳音”。但愿这一天不会太远,也不要太远!SARS带给我们的打击是迅疾的,是有些还无法启及和认知的。当我们“有幸”经历SARS并从SARS中“胜利逃亡”出来时,也许我们还谈“萨”色变,也许我们还心有余悸,也许我们已能“谈笑间”泰然处之,但围绕SARS能够而且应该产生的延续性思考却是不能停止也无法停止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从《众志成城 共抗SARS》,到《我们万众一心》,到《海外学人同抗SARS》,到《抗SARS“海归”群像》,再到《留学·SARS》,早在SARS之初之中直到SARS之如今,我们没有停止过关注SARS,我们没有停止过与SARS“战斗”,我们没有忘记因SARS而自己“洗洗脑”,更没有忘记请我们的关注对象和我们的主要读者来一起因SARS而“洗洗脑”,一起帮我们因SARS而“洗洗脑”。好在张大庆为我们提倡了面对SARS时的“科学精神”,黄平为我们引发了SARS之后的“另类发展”,韩小鹰为我们提供了有关SARS的“以法治国”策  相似文献   

17.
此“充电班”非彼充电班,这都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占用我们的周末,请老师为我们补习奥数和英语的“充电班”。补习是苦闷的,但是,我们却能苦中作乐,因为我们补习班有几个有趣的同学。偷懒的“邋遢大王”一次上英语补习课,M s.周给我们听写英语单词,我们补习班的“邋遢大王”卓娃儿不会写,他便“滔滔不绝”地在英语本上写着“单词略”、“音标略”、“词性略”、“意思略”。听写完了,M s.周让我们“欣赏”一下卓娃儿的“杰作”,全体同学大笑不已。而这时,“哮喘病大王”阳光更厉害,不但“呜哈哈哈……呜哈哈哈……”笑得喘不过气来,而且还“…  相似文献   

18.
沈德馨 《新读写》2023,(11):18-19
<正>这里不一样,我们认可“战争”,我们崇尚“和平”,我们因“战争”而“和平”,我们因“和平”而“战争”。欢迎来到九一班。九一班,可不是什么“就一般”。我们是老师在办公室里口口相传的优秀班集体,是入学考就极其突出的“精英”。不过,说起自己,我思来想去也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混进来的,生活在“精英堆”里也太不容易了些。  相似文献   

19.
专题背景让科研为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美好愿望。但每当我们看到某些学校为了几个“从天而降“的科研课题动辄数万、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地消费时,我们不由得要问,教育科研竞这样“值钱“吗?听听那些学校请来的“教育科研专家“口若悬河地大谈“玄之又玄“的理论,翻翻那些装帧精美的用这个“依据“那个“理论“,这个“原则“那个“术语“修筑起来的结题成果文集,再面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都相同“的学校,我们困感了,这难道就是我们寄以美好愿望的教育科研吗?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内心最渴望被老师赞扬、被老师赏识。当我们逐渐长大并为人师时,却忘记了曾经的渴望。扎根于我们脑中的“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的传统观念,使我们迷失在分数的“名利场”中,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渴望,对于举手之劳的赏识,我们却十分“吝啬”。赏识成了少数学生的“专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