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媒体评论称时下的阅读生活进入了“浅阅读”时代。现在流行“读图”,流行“戏说”、“水煮”、“麻辣”,流行“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的“15分钟主义”的“浅阅读”。如今,这种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冲击着语文课堂,使很多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读课文,浮光掠影地了解内容,不愿意深入地研读课文,不肯下工夫探究文章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孙君飞 《课外阅读》2009,(16):24-26
《青年文摘》上一篇文章说.“现在的大学生几乎是零阅读”.有的大学生一年看一本书便不错了,一年能够看20到30本书的更是罕见。其实,也不能说他们没有一点儿阅读生活,闲暇时他们上网浏览,信奉“破万卷”不如“点鼠标”.凡是网上流行的小说或者热门帖子.他们都很熟悉.可谓如数家珍,所谓的“零阅读”只是传统书本阅读上的几近空白。  相似文献   

3.
据调查,当前中学生阅读名著的学生比例为10%。阅读类型以卡通化、“快餐文化”、“大众通俗文化”为主,阅读情趣偏爱时尚流行与轻松刺激的内容,阅读情趣感性化、浅层化,疏离文学名著。的确,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退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图像时代”带来的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便是中学生阅读能力本身的问题。不知道读什么,如何读,更不知道经典作品中有“美”的存在,也无法体验到这种“美”。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退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在2001年上半…  相似文献   

4.
阅读活动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交汇的时代存在严重危机。有时我们发现学生们围坐在一起阅读.可走近一看.他们手中的读物无非是卡通漫画和流行杂志一类的书。向他们了解平时的阅读情况:回答也大多是看些作文选编和学习辅导材料。可见.学生的阅读活动是一种浅层次的平庸化阅读活动。然而.我们的学生却迷恋于另类文学.对流行的“色情卡通”“暴力口袋书”情有独钟.孰不知这些“另类”课外书是精神的“禽流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宫斗”题材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热播,研究“宫斗”小说的艺术特色,探究其流行原因,对于把握时代文化的风向标,引导受众正确阅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欣 《现代语文》2010,(12):47-48
2010年夏,“深阅读”和“浅阅读”的话题因进入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而引起热议。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受到冲击: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浅阅读”、“轻阅读”、“快餐式”的阅读成了流行风景。  相似文献   

7.
“阅读+”课程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博学多阅”“人文表达”“文化传承”和“国际视野”设置主题式阅读年度周期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核心素养。“阅读+”课程通过学科融合,在经典传承中与书为伴,为学生搭建各类阅读展示平台,用书卷气赋能儿童,将传统文化润泽心间,让阅读成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卢君 《内蒙古教育》2006,(10):41-42
目前,传统的文字阅读方式正向新兴的图像阅读方式发生着转变。所谓“读图”,是读者对以图形为主体阅读内容的一种方式。在当今社会,图像压倒了文字,转而成为一种文化的主因“。图配文”的流行表明,文学在图像面前显得异常软弱,它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青少年的文字表达能力在衰退,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文化范式。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图像超越了文字的霸权,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境,成为我们文化的主导。青少年“读图”当然有其积极的时代意义,但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一“、读图”对…  相似文献   

9.
流行文化已渗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总结流行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分析流行文化对大学生阅读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在当前流行文化背景下,社会要净化网络环境、学校要营造网络环境、学生个人要积极发挥阅读主动性,以期改善大学生阅读行为。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东港市实验小学围绕“阅读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1981年引进黑龙江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1991年将其发展为“韵语识字,尽早阅读,迁移作文”实验;1996年.实施“阅读为纲,抓纲带日”实验;200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了“阅读教育”,并在国家立项进行深入研究。30年来,实验小学一直在追求尽早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形成“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11.
2014年,恰逢《中学生阅读》创刊30周年。30年,对于一本刊物来讲,不算短暂,我们在本期策划了《30年刊庆专辑》,分三个板块——“访谈”“回顾”与“故事”——对刊物30年的历程进行了回望。  相似文献   

12.
“浅阅读”如今已成为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人们用它来描述一种阅读的态度、需求和取舍,甚至有人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称为一个“浅阅读”的时代。对于“浅阅读”,人们观点各异,褒贬不一,本文拟谈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浅阅读”现象及原因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流行是指“迅速传播或盛行一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之一的现象都可以视作“流行现象”。简单地说,“流行文化”就是具有流行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尽管各个年龄阶段的社会群体都会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并有所反应,  相似文献   

14.
流行是指“迅速传播或盛行一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之一的现象都可以视作“流行现象”。简单地说.“流行文化”就是具有流行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尽管各个年龄阶段的社会群体都会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并行所反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当前英语世界中所流行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新理论提出对我国高校的“阅读”课教学法中应注意的问题。 文中简要地介绍了两种新理论:构思图式论和认知理解论,并指出,在阅读前给学生以理解方法的指导比阅读后对阅读理解的评价更有意义。 并具体地提出如何在执教“阅读”课时利用当前国外流行的阅读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了解语篇结构和语篇内容,对该课程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第二,“时尚阅读”、“流行阅读”对经典阅读的挑战。 随着大众化的迅速兴起,新的化氛围的逐步形成,人们传统的艺术观念、审美理想和欣赏趣味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反映在阅读领域。人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已发生转移。简单说来。就是那些传统、高雅、严肃、学和思想性高的经典作品其受众越来越有限;而反之以新颖、通俗、休闲以及娱乐性强为特征的“时尚阅读”和“流行阅读”却日益盛行。比如。现在各种明星自传和影视小说的流行,恰恰就是读从经典阅读往流行阅读转变过程中的一个现象。图书给予读的,不再是深沉的思考,更多是一种休闲化消费。传统纯学作品早已退居边缘地位,取而代之是记录流行化的时尚图书。这是整个化现状造成的,说的危言耸听点儿,今后我们的读面临的很可能将是一个纯学荒芜、经典沦陷的时代。而且这种趋势也已经影响到了我们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阅读倾向。  相似文献   

17.
喻文华 《母婴世界》2014,(8):140-141
我们都说,亲子阅读既能促进亲子间的交流,又可以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除了一对一的陪伴阅读,当下流行的“多维”式亲子阅读体验,边玩,边唱,边阅读,对父母,孩子更是一种“含金量”非常高的游乐体验。  相似文献   

18.
时光流逝,但总有一些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和文化元素转为大众的流行语,那么改革开放30年来,究竟有哪些词汇成为了老百姓的口头禅呢?在近日的“四川文艺出版社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书推介会”上,《流行词语看中国》一书正式首发.该书将1978年至2008年间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词汇和盘托出,其中“翠花.上酸菜”、“你太有才了”、“想唱就唱”、“不抛弃,不放弃”等娱乐元素均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9.
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当下流行的阅读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碎片化”阅读模式,能够更好地契合当前学生的阅读特点,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碎片化”阅读对阅读整体性的破坏。本文具体从强化教师引导,开展对比阅读,明确阅读主题,发展学生思维,优化阅读环境五大方面,探讨了高中语文“碎片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表面上看,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四点修订都是一边倒地增加考查内容与强化考查难度,其实未必.“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高考已经考了两年;“适当增加阅读量”,亟须补上阅读策略这一课;“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未必就放在同一份试卷中;“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视野下的“鉴赏评价”等难度,自然超越了一般的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