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信息技术是心理健康教育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如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增大服务对象数量、提高学生心灵开放程度、降低师资培训成本等.笔者结合自身教育辅导经验和学校实际情况,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出发,阐述了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梅表蝶 《教学研究》2008,(4):364-366
随着从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当今教育理论界的主要呼声.从广泛意义上来看,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有其自身的科学性,但就某些对象和范围来说,又应当有其自身的限制条件.文章利用日常的中职英语教学平台,曾对教学对象“主体性“进行探讨,现就其中的一些问题,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3.
校园安全,重于泰山.学校如果不能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就失去了教育对象,更谈不上教育的价值.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是居于教书育人之上的责任和重托.因此,校园安全必须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处处把关.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教学模式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身价值和权利,以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为目的,借助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源,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支持、关照和引导.本文主要从具体教学实践的角度,就在开放教育过程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思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班级管理中的"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磁体的磁性越强,它产生的磁场就越强,吸引力就越大."亲其师,信其道".成功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和班委就应当像磁体一样,用自身的魅力,打造一个"强磁场",让同学们相信它,愿意紧紧围绕"磁体"这个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有平等、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才能让学生在团结、向上、愉快的空间里充分发展个性、挖掘潜能.要营造这种新型的班级氛围,建立民主、平等、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班主任不仅应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影响力,还要善于"施教"、"施爱",不断扩大"磁场",增强"向心力".更应善于借助集体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鼓舞学生,使班风日益淳正、浓郁.  相似文献   

6.
韩彩虹 《华章》2007,(8):102-103
国家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国教育要与时俱进就需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并把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关键.然而社会的功利化、教育的工具化及个体的异化从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这就要求从人本思想的角度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解读,分析其缺失的原因从而找出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7.
"问题学生"转化是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命题.如何准确把握"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但是仅仅从形成原因入手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其转化只是一种被动性的教育方法.如何从更本质的角度促进其转化,减少其人群数量的产生,文章将从"希望教育"这一模态对"问题学生"的转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同志针对当前教育科研出现的种种不正常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评.本文则试图从当前教育科研信度缺失这一视角,寻找教育科研自身的原因,即教育科研先天存有的"软肋",并就如何规避"软肋",重建教育科研信度提出改正的建议,以促进教育科研健康发展,真正发挥其在"科研兴校"、"科研兴师"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巧拨学生心中弦——职校班主任育人工作"四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育人工作不仅千头万绪,而且零星琐碎.班主任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教育艺术,找准学生心理的最佳着力点,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有条不紊.本文主要从看准对象,因势利导;抓准时机,对症下药;分清形势,欲抑先扬;摸准情况,擒"贼"擒王四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厚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现在,我们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既当"慈母"又当"严父".  相似文献   

11.
教师应充分认识人文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整合自身已有的数学文化知识,给学生更多的人文教育.下面,就结合"比例尺"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赏识教育适用于所有受教育者,尤其对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有效.对高校"特殊群体"要采取一视同仁、尊重理解、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其优点等措施.进行赏识要对教育对象给予善意的批评.  相似文献   

13.
正确分析和把握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方法,也是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主要环节。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有其自身的特点,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对象与大学本科的教育内容、方法、对象有所不同。就教育对象来说,无论从学习基础,自控能力,自身素质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都有区别。本文试就高职学生特殊心态做以分析。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 1、求知心理。高职学生,他们在高中学习阶段,有些学生一时不能完全摆脱少年的稚气,有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学以课堂为中心,所以,课堂就成为小学生学校生活的主旋律,课堂学习就带有比较强的被动性色彩,为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应注意变"课堂"为"学堂",具体从三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学会思维,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总结学习方法,从根本上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犟"学生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的不良影响,但更多的是自己思想上的原因.思想上与教师认识相悖,有错不认;认识事物时行为上骄傲任性,目中无人,其最终导致了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与教师的思想格格不入,被教师认为是"犟"学生.要想解决学生的这种"犟"的行为和思想,必须要寻根探底,切中要害,从根源上给以探索,找到解决办法;必须要就事陈理,因势利导,从行为上给以矫正.加强教师本身的教育、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论"因材施教"原则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材施教"是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亦称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原则.它是指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组织教学的原则.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出发,分别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叫做"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的实质是指在教学中,对具体对象做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这一原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不仅在当前我国高校的普教教育中应广泛贯彻,而且在高校成人教育中更应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当教师把学生推到校长面前的时候,就一定是个难教育、有"分量"的人物了.面对这样"小霸王"式的学生,校长该如何面对呢? "四了解"是基础 "四了解"是指了解家庭背景,了解成长经历,了解个性特长,了解个人需求. 一个孩子成为让家长和学校都头疼的问题,是和以上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的.从家庭上来说,有离异家庭,单亲教育缺乏平衡;有多子家庭,放任自流,疏于管教;有贫困家庭,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走向两极;有留守家庭,缺乏父母亲情,存在代沟.不同的家庭,孩子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对家庭、学校、社会也有不同的需求.了解这些,就会为我们的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两课"教育中,提高教学效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根本的途径应包括:了解学生思想实际,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模式,强化"两课"科研,实施网络教学等五个基本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政治命题正积极引进"以能力立意、答案多元而不惟一"的开放性试题,其目的不言而喻是要引导中学政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推动创新教育向纵深发展.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保护学生学习哲学中提出的"异议"及保护"异议"作了一些尝试后给哲学教学带来的生机,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复杂的"人性假设"的视角看,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身心尚未成熟的人,是享有特殊权利的个体,是能动的主体.将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理论适当应用于学生管理之中,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