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乱室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我总觉得还是先扫天下、再理乱屋为好. 到过我房间的人,一眼便能看出这小屋里有三多:玩具娃娃多,垃圾多,书多.娃娃,在我房间占了大部分空间;而被我虐待过的纸团则遍地皆是;书呢,更是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2.
正12月22日晴今天是星期天,我回家写完作业后看到地上很脏,就决定打扫一下。我先走到自己的房间,把所有的角落都扫了一遍,把垃圾都扫出门外。然后,我把垃圾集中在一起,看着垃圾多得快有一个脸盆那么大了。我心想如果再不打扫,那我的房间将会变成垃圾箱啦!我抬头往高处一看,发现上面有蜘蛛网,于是,我举起扫帚朝上一扫,把蜘蛛网扫了下来。接着,  相似文献   

3.
氧气娃娃、二氧化碳娃娃、氮气娃娃都是空气妈妈的孩子。一天空气妈妈对娃娃们说:“你们都长大了,要去学一点本领,学好了本领回来告诉我。”三个娃娃听了妈妈的话,各自学本领去了。过了些日子,氧气娃娃和二氧化碳娃娃回到了妈妈身边,妈妈问它们都学了些什么。氧气娃娃对妈妈说:  相似文献   

4.
我听不得这首歌: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听了就烦。因为,我就是一个宝,一个“蠢宝”。我生下来就是一个宝。夸张点说,从懂事以来,我还从来没碰过浸在水里的衣服。就连吃个饭,妈妈都要把碗递到我的手里。别的事就更不用提了,什么扫地呀,整理房间呀,煮饭烧菜呀,想都不用想。我都12岁了,还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我真想自己动动手。那天,妈妈买菜去了,我想把自己的房间收拾一下。于是,我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才扫了一会儿,只是一小会儿,手就酸了。我不服气,再扫,汗出来了,腰也酸了。只好放下扫帚,休息一下。停停扫扫,扫扫停停,终于把房间…  相似文献   

5.
同样是流年     
王依 《当代学生》2013,(Z2):121
同样是流水,有的带着落花,有的带着养分,有的什么也不带。同样是流年,有的带着收获,有的带着遗憾,有的什么也不带。初中时,别人对我说:"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差?"我说:"我没有学过书法。""怎么没听见你唱歌?""父母没让我学。""嗨,连唱歌都不  相似文献   

6.
教过几回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但学生不满意。有的学生认为逻辑知识不易明白;有的则说看着课本时就懂,一合课本就没印象了;有的学生更坦率地问我:“老师,学逻辑有什么用?”如果学了没有用,这的确是问题呀!我苦恼过,不知怎样才能解答学生的质疑。后来,读了张志公老前辈的有关文章,更体会到逻辑知识课的确不好教。因为近代的语法学、逻辑学、修辞学都是从西方引  相似文献   

7.
周月 《小读者》2011,(12):26-27
“儿子,看你的房间乱的。把你的房间打扫一下。”我正在写作业.妈妈对我说。我说:“知道了,我在写作业.我以后是做大事的人,房间扫不扫没关系……。“自己的房间都不扫.以后还怎么做大事?你还记得陈蕃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8.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您会感到奇怪“:一堆垃圾”会有什么故事?即使有垃圾,为什么不及时扫掉?老师有没有看到?看到之后是怎样处理的……别急,请您先看这样一篇学生作文。教室门前的一堆垃圾星期一早晨,我们正在读书,校长来到我们班,找了几位同学下楼打扫卫生,又请李爱华和阚美华把楼梯和教室门前扫干净。不知不觉,十多分钟过去了,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反正是教室门前的一堆垃圾没有清扫。我发现了,打算下课之后去处理一下,可转念又想:哼,她们两个女生扫地也太不负责,让她们等着挨批评吧。再说,我是个男生,如果去扫了,说不定其他同学还会笑话我,我…  相似文献   

9.
<正>同学们都是家里的宝贝,被长辈呵护着长大,有不少同学甚至都没做过家务,而一些想做家务的同学则被家长以“不如多读点儿书”等理由阻止。古语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首《自立歌》:  相似文献   

10.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常常被用来训斥不拘小节的人,甚至等同于"好高骛远"。诚然,有些人确实是因为忽视小事而难成大器。但纵观历史,更多的却是"一屋不扫,横扫天下"。项羽年轻时,叔父项梁教他学文章,他不肯学;教他学剑术,他不肯学;教他学兵法,他还是不肯。他什么都不学,却想纵横天下,这可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批判标准的靶子。可结果呢?他不学文章,不学剑术,不学兵法,  相似文献   

11.
垃圾     
他俩是公共楼道里碰到的,每人手里拎着个垃圾袋。这是他们头一次搭话。“早上好……”“早上好。”“太太您住610房间。”“先生您住612房间吧?”“是的。”“我还不认识您本人……”“可不是嘛……”“恕我冒味,我已经看过您的垃圾……”“我的什么?”“您的垃圾。”“噢……”“我发现垃圾每次都不多。您家人口一定很少。”“事实上,就我一个。”“嗯……我注意到先生常吃罐头食品。”“是啊,我得自己动手做饭,可又不会做……”“这我理解。”“太太您也是……”“请用‘你’字称呼吧!”“也许你原谅我的冒昧,我也观察到你的垃圾里常有些…  相似文献   

12.
氧气娃娃、二氧化碳娃娃、氮气娃娃都是空气妈妈的孩子。一天,空气妈妈对娃娃们说:"你们都长大了,要去学一点本领,学好了本领回来告诉我。"三个娃娃听了妈妈的话,各自学本领去了。过了些日子,氧气娃娃和二氧化碳娃娃回到了妈妈身边。氧气娃娃对妈妈说:"我在医院帮助医生抢救病人,在工厂帮助燃烧锅炉。"二氧化碳娃娃也对妈妈说:"我在化肥厂帮助造化肥,在食品厂帮助生产汽水。"空气妈妈夸他们都是能干的好娃娃。时间过了很久,还不见氮气娃  相似文献   

13.
一根电线     
教学楼前的那个垃圾筒边,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一根长长的淡绿色的线,线的源头在那个垃圾筒的“肚子”里,兴许是哪位师傅把这根线扔进筒里的时候,技术不够高,没有全扔进去,线便一点点地探出头来,到现在,几乎把教学楼的出口都给封住了。放学的铃声响过之后,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在横冲直撞的脚步下,我发现了它,原因是我差点被它绊倒,我想把它拾起来,让它好好地躺到垃圾简里去,但同伴拍手笑道:“哇,活雷锋呢!”我被这变味的称谓所激怒,便将这根线狠狠地往地上一摔,头也不回地走了。  相似文献   

14.
一片树叶     
秋风轻轻地吹,黄叶好似飞蝶,飘飘悠悠,洒满校园。周一的早晨,早到的学生纷纷拿着扫把,到属于自己班级的公共清洁区打扫。偌大的校园热闹极了:洒水的洒水,扫的扫,倒垃圾的穿梭来往,有的甚至不怕脏,把掉到角落的树叶用手捡到垃圾箕……我嘴角浮起一丝笑意:这些独生子女,在家不知道是否会这么卖力?“张老师早上好!张老师您好!”同学们的问候像落叶般的多。“大家好!”我笑着回答。“张老师,四(3)班和四(5)班的同学不讲道理,清洁区的交界处他们从来都不肯扫的同学有意见了,也不肯扫了。你看的助手(班长)跑过来告诉我。我顺看过去,忍不住笑了,3个…  相似文献   

15.
每当自由活动或角色游戏时,班里有一群女孩子就会聚集在“娃娃美容店”模仿洗头、按摩、做发型,玩得不亦乐乎。可最近,我发现以前门庭若市的“娃娃美容店”却很少有人问津了。以前的美容师都改行了,有的到“银行”当营业员,有的到“茶馆”当服务员。眼看顾客来了,美容店没有美容师,我急忙请几个男孩子来当美容师,哪知怨声四起:小强不能当美容师,他太用力了,把我的头都弄疼了;阿茂只帮阿淮洗,不帮别人洗……这以后,“美容店”竟真的无人问津了。为什么会这样?我悄悄地问了美容师小舒。原来都是我的一句话惹的祸——在一次角色游戏结束后,我看…  相似文献   

16.
画娃娃     
活动室里静悄悄,小朋友都在认真地画娃娃。突然,军军大声问:“老师!画两个娃娃可以吗?”老师说:“今天画一个,以后我们再画两个。”军军一边画一边对红红说:“我能画三个呢!”红红没吭声,低着头,细心地画娃娃。过了一会儿,军军高声说:“老师!我画好了,我是第一名!”老师走过来指着军军的画说:“啊哟!娃娃怎么只有一只耳朵呀?”军军抓抓头说:“不要紧的,我一会儿就画好了,加个耳朵还不容易!”说完,他抓起笔,在纸上又涂起来。很快,军军就把画纸塞到老师手里了。小朋友都画好了娃娃。老师说:“现在,我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丈夫如此,学生更是如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寝室内务整理已成为一种习惯,但是,却总是少不了对严格的内务标准的抱怨。整理了这么多次的内务,叠了这么多年的被子,到底为了什么?可能很少有人来思考过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认为,整理寝室内务是为了寝室的卫生清洁,为了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认为上述的认识不全面,如果概括来说,可以说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行成。  相似文献   

18.
史峰 《师道》2009,(4):55-55
家里的玩具成灾,小汽车、枪械、飞机轮船、动物娃娃、人物模型把房间堆得满满的。儿子却要求买新玩具!我有些恼火,外加一点心痛——玩具都老贵!买回来儿子玩上一会儿,过了兴头后,就让它们继续这样到处堆起来,这不是浪费嘛。我对儿子说:“咱们把旧玩具弄出来,看看哪些还能玩,好吧?”儿子那是相当不高兴:“旧玩具有什么好玩的!”  相似文献   

19.
垃圾吸引器     
正我发现很多人对于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忽视了,乱扔垃圾的现象很普遍,甚至在车辆疾驰的公路上,都有人把垃圾往窗外扔,所以每天都会有环卫工人穿行在公路上清扫垃圾,可这样很危险。因此,我想发明一种垃圾吸引器。它有一种引力,可以把它周围的垃圾都吸引成一堆。这样,环卫工人就不需要到公路中扫垃圾了,只需要把一堆堆垃圾搬走  相似文献   

20.
自己来更好     
<正>父母常常给予我无私的帮助,但有时适得其反。妈妈非常细心,喜欢帮我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让我心里十分温暖,但她总是把她认为不重要的东西藏到我怎么也找不到的地方,甚至当垃圾扔掉。有一次,我突然急需一本几年前的教材。我心急如焚,把房间翻了个底朝天,却仍不见它的踪影。我刚要放弃,突然想到妈妈整理过我的房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