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永远不可能忘记一个女人,她仅仅活了19年。但是却孕育了法国。她就是贞德——圣女贞德,一个在历史上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在近些年出现了不同版本的电影让世人对这位几乎鲜有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女人再次充满了无限的想像。但是让人非常头疼的是,历史上关于圣女贞德的记载寥寥,客观的历史可能不到百字,大多的都是后人根据当时的传说杜撰,而真实的情况已经无从查起。所以圣女贞德和她的故事一直都是艺术家们手上的题材,在今天看来,即使游戏版本的《战争与战主:圣女贞德》把贞德塑造成了一位能力超群的女将军,也并为过,或许这就是在不同艺术形式之间带给我们的不同体验吧!  相似文献   

2.
法国,诺曼底省,卢昂城。我面前是圣女贞德就义的广场。它是那么普通、朴素、简单。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曾经拯救自己国家于万分危难之中,如果没有她,我们不知法国的历史会要怎么写;一个在历史的殿堂中身列前排的伟大人物,她的见识、热情、气慨、勇气,都化为了一个个英雄业绩,永昭史册;一个朴实的农家女,至死她都保持着一个生死不移的信念、一种纯洁闪光的品格、一颗水晶般的灵魂。她就义于这个广场,活活地、而且是慢慢地被敌人烧死,历史上许多慷慨悲歌的就义者,都没有死得像这个年仅19岁的少女这样惨烈、这样难熬,她的死本身就是万世传扬的英雄行为,是真正圣徒的慷慨就义、英勇殉难,足以构成世界上最感人的诗章。  相似文献   

3.
1937年中日淞沪大战中,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冒死向坚守四行仓库的中国守军献旗,这种惊人之举和死守仓库的八百勇士的英勇事迹一起.震惊中外,美国新闻媒体称誉她为“中国圣女贞德”。但她此后的人生之路却充满了坎坷。  相似文献   

4.
巴黎观书海     
8月底,我匆匆从比利时赶往巴黎。之所以选这个时候去巴黎,是因为九十两月是法国出书的旺季。各出版社都在市民度假回来的金秋集中推出新书。1998年大行其道的首先是传记类图书,由于是戴安娜逝世一周年,有关图书席卷而来,而且显得更有深度,更有新意,而不是单纯地追述戴安娜的生平或揭其隐私。PLON 出版社的《以戴安娜为鉴》从戴安娜引发开去,谈到历史上的许多名女人,如圣女贞德、茜茜公主、安东奈特王后等,并对其命运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从历史的角度对戴安娜现象作了一番反思。玛克斯·加隆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他写拿破仑,也写戴高乐,而这两位都是法国人很崇拜的偶像,虽然有关的传记已出了不少,但加隆的博学和妙笔生花仍使其作品十分畅销。《拿破仑传》  相似文献   

5.
画中有话     
"我们是大染缸,可以感染到别人跟着我们这样做。"香港特首曾荫权首次回应陆港"骂战",呼吁港人包容不同文化。"她并没有把自己与圣女贞德或戴高乐将军相比。她只不过曾经当过模特儿,经常收到充当模特的邀请。"一座耗资8.2万欧元、一半由纳税人掏腰包的法国第一夫人布吕尼铜雕像行将落成,引发不满。布吕尼的发言人回应道。  相似文献   

6.
爷爷告诉我,虽然历史给了人们太多的暗示,但是应该说没有人会否认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作为一个后辈,在历史沉淀了这么多年后,总是能沉下心来,希望能够客观地对她作一个评价。应该说历史上能有慈禧一席之地,跟她嫁给一个平庸无能的丈夫不无关系。如果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来看,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根本不可能给女人参政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如果有一个男人,几乎拥有所有让女人向往的事情,通常,我们称这样的男人为“白马王子”。但是不知为什么,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有些女人却离开了“白马王子”为其营造的安乐窝而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的女人不论成功与否都值得我们尊重,如果她还成功地建立起自己的事业王国,她就更加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8.
马基雅维利和卢梭这两位优秀的政治思想家不仅曾经名声显赫,如今仍然炙手可热,解读这两位大师的文献汗牛充栋。但是,所有的研究者不得不承认,这两位充满魅力的思想巨人对女人的态度令人不敢恭维。无论是责难他们歧视女性,还是分析这两人对女性“大不敬”的社会历史原因,两人都见证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政治毕竟还是男性主导的事情,在公民社会中,女性只能依附于男性。可是,无论是马基雅维利还是卢梭,都绕不开一个和女人有关的传说,这个传说中的女性和欧洲共和思想的诞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剩女真的     
法国有一个圣女,叫贞德;中国有一群剩女,是真的。我的身边就有好多剩女。她们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她们至今未婚有多方面原因,可能自身条件太好是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吴迪  韩丽 《新闻天地》2008,(7):53-54
不懂法语,她却写出一部轰动法国的畅销书。巴黎圣母院破例为她在180年前拿破仑结婚的大厅,举行了隆重婚礼;在伦敦倒房成为著名房地产富豪。就连查尔斯王子都感叹:这是位了不起的女人!  相似文献   

11.
般配     
大清早的有个女人在我的博客上发狠,说的是要“K了那男人!K了那女人!”这里的事故我是知道一点的,该女人贤良淑德且美艳如花,唯一先天不足的是,书念得少了点,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当年以奋勇的姿态将一位理科硕士捕入囊中。几年相安无事,眼看着这位硕都已经在她的温情脉脉中被培养成了博,不想事故出来了:博爱上了另一位女人——博的师妹兼助手!  相似文献   

12.
如果有一个男人,几乎拥有所有让女人向往的事情,通常,我们称这样的男人为"白马王子".但是不知为什么,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有些女人却离开了"白马王子"为其营造的安乐窝而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的女人不论成功与否都值得我们尊重,如果她还成功地建立起自己的事业王国,她就更加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13.
法国圣特鲁贝的秋天,一匹高马,一只小种马,一只小狗,活蹦乱跳地带领着一群“四爪”朋友,在乡村的林荫路上享受它们的自由,这群小家伙的“妈妈”,是法国最著名的美人——碧姬·芭多,她从屠宰场里夺回了它们的生命。“是的,我是它们的教母。”自从息影之后,碧姬不再扮演性感明星的角色,这个被认为是全法国甚至全世界“最富有挑逗色彩的女人”,成了最坚定的“动物保护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英国王室情妇里,有一位值得一说的荷坦丝·曼西尼。她生在意大利,长在法国,结婚在巴黎,逃亡在英格兰,成为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的情妇,还让他的女儿爱上了她……荷坦丝·曼西尼生来就是欧洲名流,在聚光灯下长大。她是马萨林枢机主教五位曼西尼外甥女中的倒数第二位,巴黎人称她们为"马萨林姐妹花"。五位都在幼时从意大利被带来法国。交际花妮依曾在给圣·艾沃蒙侯爵的信中写道,她觉得她们的血缘中带有魅力因子。但即使在这群美丽佳人当中,荷坦丝仍旧艳冠  相似文献   

15.
培养女孩的目标是什么?让她学习名列前茅?让她成为"乖乖女"?让她嫁个好人家?培养女孩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她成为一个幸福的女人。松永畅史在《好妈妈这点和你不一样.女儿要管》一书中提出只有重视女孩的感受力,女孩和男孩不同,往往容易陶醉于美好的事物,这正是她们与生俱来的感受力。  相似文献   

16.
当代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已由被界定、被观看的第二性,逐渐步入重视女性自我表达与性别认同的现代社会,女性导演创作的女性电影更让女性从银幕边缘走向中心,《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正是在这转型期间涌现出的优秀作品。与史蒂芬·茨威格原著中男权意识的隐形书写不同,徐静蕾改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将男性置于被审视、被讲述的客体而让女性成为电影的主体,对传统男权文化与意识形态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解构。陌生女人并不陌生,她只是万千女性的一个缩影,徐静蕾敏锐地洞悉了女性面临的困境与桎梏,她对电影的改编实现了女性由缺席到在场的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17.
安娜·圣克莱(Anne Sinclain)是法国人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是法国最著名的三大女士之一,曾多次获电视金奖,在民意测验中被评为世界十大美女之一.她每个礼拜天晚7时至8时这一黄金时间  相似文献   

18.
“同志,麻烦帮我查一下迁移证存根。”一个女人的声音,我顺着声音看去.一副渴求的眼神出现在眼前。我忙着向她索取相关证件:一看,吓了一跳,身份证除人头像外,什么都不清楚,户口簿上的名字据说还是她自己填上去的,她说她这是第五次到档案局。大热的天,先帮着查查看,我这样想着。  相似文献   

19.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09,(32):88-88
米拉·乔沃维奇与男友完婚 8月22日,曾主演《第五元素》《圣女贞德》等影片的乌克兰女星米拉·乔沃维奇在美国洛杉矶和导演男友保罗·安德森完婚。结婚晚也有好处,两岁的女儿已经可以给自己的父母当花童了。  相似文献   

20.
本月,北京人艺小剧场上演的话剧《霸王别姬》每天都观众爆满。编剧莫言强调,这部历史剧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 “这是一部让女人思索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子的女人的历史剧;这是一部让男人思索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子的男人的历史剧。”他说。 《霸王别姬》甚至可以说是为两个女人而写的戏。假如是虞姬和吕雉让莫言来选择,莫言会选择吕雉.因为那种深沉的、有质量、有重量的爱情是每个男人都向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